国学经典
- 2014年12月15日金中都有多少个城门?今年是北京建都861周年。天德五年即1153年,金朝海陵王迁都燕京,取五京名号之正中之意改为中都。但在阅读《金中都》一书(北京出版社1999年9月版)开头所附“金中都城图”时,发现金中都的城门很不寻常。金中都与明清不同,在北城墙有四…[详细]
- 2014年12月12日清初理藩院对藏传佛教的管理清代的边疆政策独具特色,其中清廷与西藏地区宗教界、政治界的关系更是学界研究重点之一。当时漠南漠北以及卫拉特蒙古、西藏等势力均属藏传佛教信仰。清朝一方面需要借助宗教力量稳固政治局势,同时也需防范其他势力借宗教力量对边疆地…[详细]
- 2014年12月11日论章学诚在思想史上的地位章学诚处于乾嘉时期考证风气盛行、哲理思维相对薄弱的时代,他逆于时趋,以救治学术流弊、推进哲学探索自任。他对《周易》等儒家经典作了具有特识的新阐释,尤其是,他集中于关系到认识社会进程和学术根本宗旨的历史哲学层面,总结出三…[详细]
- 2014年12月08日《春秋》与殷墟甲骨文《诗》《书》《礼》《易》《春秋》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献,记载着商周两代的重大事件、典章制度、诗歌礼仪、社会生活,堪称华夏民族的“圣经”,汉唐以来被儒家奉为经典。其中,《春秋》是东周时代的鲁史,也是我国保存至今的第一部史…[详细]
- 2014年12月05日中国古代钱币的文化内涵浅谈中国古代钱币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最初的分工。当产品有了剩余,就出现了交易。《诗经》所记载的“抱布贸丝”、“握粟出卜”,就反映了早期的交易情况。有了交易,就会产生货币。从商代中晚期出现铜贝开…[详细]
- 2014年12月03日儒家慈善文化的历史建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之健康发展,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理论建设提供支撑。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蕴涵着悠久而丰富的慈善思想资源,正有待于我们去加以深入发掘、系统研究,并在中西比较的视野里,开展多元对话。从本…[详细]
- 2014年12月02日汉代士人民间慈善行为论析孔子说的“仁者爱人”,本质上是一种慈善观念。儒家的慈善“仁爱”观念经孔门后学,特别是孟子等人阐发,到汉朝时已逐渐被世人接受。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这一思想更为深入人心。汉代士人是儒家文化的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