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电视剧缘何引发追剧热潮
——“重点现实题材电视剧精品现象”透视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蕾 牛梦笛 时间:2021-03-18 【字体:

近期,电视荧屏好戏连台,一众优秀现实题材电视剧接连播出,让观众熬夜追剧,直呼“上头”。“导演简直是‘细节控’!”“被家人拉着看一集,结果就离不开电视了”“感觉每一句台词都像是历史考点,每一段都是一篇小论文”……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在央视一套播出,让人们重新认识百年前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引起网友广泛讨论。《山海情》豆瓣评分高达9.4分,“美滴很”等西海固方言一时成了人们的口头禅。《跨过鸭绿江》多日领跑收视榜,制造了几代人围看、对相关剧情和历史热烈讨论的景观。

这股现实题材电视剧播出热潮早已现出端倪。无论是讲述抗疫故事的《在一起》《最美逆行者》,还是聚焦脱贫事业的《石头开花》,抑或是展现都市生活的《装台》《安家》,2020年收视口碑双丰收的现象级作品大多是现实题材。业内人士认为,这已构成引人注目的“重点现实题材电视剧精品现象”。艺恩数据发布《2020年国产剧集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卫视播出的剧集中,现实题材是最大的剧情类型,占比78%,同比上升17%。种种迹象表明,在挤掉产业泡沫的过程中,从业者跳出了脱离生活实际的创作泥淖,在现实题材挖掘上展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气与锐度,使电视剧业在“十四五”开局之时迎来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开端。

回归现实主义传统,用踏实的创作态度记录伟大时代

这些现实题材创作为什么让观众着迷?前不久,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重点现实题材电视剧精品创作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关键在于“实”字。“是真实的‘实’,也是踏实的‘实’。”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分析。

中国电视剧是靠现实题材起家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渴望》等一批制造万人空巷播出效果的精品奠定了“现实题材现实主义创作”的艺术传统。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商业思维引入,集粉丝众多的IP、高颜值的明星以及精致唯美的画面于一身的网络文学改编剧席卷荧屏。一些作品披着现实生活的外衣,用刺激性话题贩卖焦虑爽感,制造短暂舆论热度,却难以引发观众的心灵共鸣。这些倾向曾一度稀释现实主义传统,使创作陷入虚实失调的美学困境。“相较于凭空想象的神族魔功和为制造话题而设、平面极端的工具人,还是冒着人间烟火气的现实生活最打动人。近期现实题材创作的成功,不仅是回归到被一些创作者遗忘的艺术常识和传统上来,更是在回归基础上的提升,对‘实’这一创作理念的新诠释。”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指出。

近期涌现的现实题材作品要么由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要么有现实原型做基础。《觉醒年代》以《新青年》“三驾马车”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通过“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刻画早期革命先驱有理想有锋芒、置身困境勇于探索的革命品格,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的爱国群像图。该剧真实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思想觉醒的启蒙先驱形象以及他们探索真理的激情岁月,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党的初心与梦想、早期革命先驱的伟岸情怀,多线并进的叙述方式,让这一历史画卷精彩纷呈。而扶贫题材《山海情》摒弃以苦煽情和以喜避实的惯用套路,在不回避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展现向上、向善的精气神。剧中这样的镜头反复出现——在飞沙走石的土路上,满身尘土的马得福、白校长奔波着。看似普通,却将扶贫干部、乡村老师等一个个不断发展、有实践精神的人物形象立了起来。正是有他们操心移民通电通水、操心双孢菇销路、操心孩子辍学问题,才有了从涌泉村到闽宁镇、干沙滩到金沙滩的历史转变。

“不管写的是伟人英雄,还是普通劳动者,创作者把主题隐形,让生活自己展开阐释,通过真实情境里的真情实感,讲述内生的成长发展故事,表现时代前进的方向。它们串起来,就是一部中国人的奋斗史。”《中国电视》执行主编李跃森这样阐释。

“年轻态”与“我”视角,唤起青年人的共情

在一些人的固有印象中,现实题材剧费力不讨好,尤其不讨年轻人的好。近期这批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热播,改变了这种印象——本来适应了短视频碎片化观剧的年轻人为了追剧,每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作品在视频网站上线后,被好评弹幕刷屏。全媒体时代来临,年轻人娱乐选择日趋多元,这些作品为何能把年轻观众的注意力聚拢到荧屏上来?这主要得益于“年轻态”的表达传播方式。

革命先辈陈独秀、李大钊等在《觉醒年代》里也是青年。他们从一本杂志起步,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中国道路,用实际行动唤起一个时代的觉醒。很多年轻观众由剧推己,发出“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责任,我也想做有为青年”的感慨。《装台》中,顺子等下苦人的生活如同升级打怪,困难一个接着一个。他们却从不怨怼,永远葆有积极的劲头,给屏幕前无数身处逆境的青年以精神力量。《大江大河2》中宋运辉在东海厂处理人际关系的剧情,被网友视为“职场教科书”。该戏播出阶段,某导航软件上午九点自动播放配有剧照的问候语“今天你奋斗了吗”,让人一天动力十足。

西南大学教授董小玉认为,在青年群体中存在丧文化、佛系文化的当下,这些电视剧用独特的方式焐热了年轻人的心。这批作品逻辑严密,为人物设置的困境具体接地气,解决方法细致可行,让年轻观众在“进程式收看模式”下自然地进入原本陌生的时空,感受“这一切与我有关”,思考“如果是我该怎么做”,领悟“整个国家都在努力,我应该是其中一分子”,从而提振精神、震撼心灵、夯实信仰。大学生观众李林原感慨:“爱国就是和国家所经历的一切产生共情。《觉醒年代》等一批硬核作品把视角放在‘我’身上,讲述在历史画卷中具体人物的苦乐悲欢,让我看到祖国鲜活有亲和力的一面,我愿意把青春留在这滚烫的土地上。”可见,以往那种认为“年轻人只爱网感、悬浮、嬉闹”的观念,其实严重低估了他们的鉴赏力和成熟度。创作者应该深入到他们中去观察体验,理解他们的想法,回应他们的诉求,并用优质有内涵的作品为他们的奋斗注入精神动力,他们就会主动为电视剧“打call”。

从粗放式到集约化,电视剧专业水平稳步提升

《2020腾讯视频年度指数报告》指出,观众对优质内容大多始于卖点、合于故事、久于品质。可见,作品要想成为经典,必须品质过硬。以专业态度投入创作,是提升品质的有力保障。近期现实题材作品的拍摄过程和播出效果,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中国电视剧业的专业水平正在稳步提升。

电视剧《觉醒年代》由于所表现年代的特殊性,创作者对背景细节的把控尤为精心。剧中大到当时的建筑,小到制服上的金属纽扣,大到院子中的枣树,小到杂志社的纸张,大到外交部的陈设,小到剧中人物所用的牙刷牙粉,无论是大小还是材质,都力求真实再现。为了拍摄出最佳效果,北大红楼建筑甚至按照1∶1.2的比例复刻原版。为在阴雨连绵的横店还原老北京黄沙漫天的景象,剧组从河北专门运送沙土配备鼓风机。主创不仅试图还原真实历史环境,也做到尽量符合历史逻辑。比如蔡元培吃饭的铝饭盒,还有铅笔、暖水瓶、唱京戏的女旦等,尽管这些画面在剧中只有几秒钟,几乎是一扫而过,仍要做到符合当时的情境。该剧导演张永新认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点点滴滴的细节塑造增加了作品信息密度,从而形成可信的故事场域和审美体系,凝聚成庞大的真实感,这是电视剧与观众建立信任的首要因素。

专业化成为创作基础,不仅为叙事“助攻”,也让编剧、导演、演员更专注于情感表达和创意构思。在《在一起》中,张嘉益凭借剧中一瘸一拐的背影登上热搜。“我仔细观察人物原型、身患渐冻症却坚守抗疫一线的张定宇,觉得自己和他最像也最难演好的就是脚步。印象最深刻的是影像资料里他在走廊尽头远去的镜头。脚步高低不平,却走出了坚定的步伐。所以我演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不能‘使劲’。”演员丁勇岱为了演好《跨过鸭绿江》里彭德怀的形象,拍摄期间每天早晨都听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朗诵,让自己快速找到感觉。

现实题材电视剧精品迭出,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相关管理部门围绕建党100周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重大时间节点,发挥组织作用,聚焦主题,提前谋划,精准实施,全流程参与,举全社会之力鼓励扶持重点项目。中国视协编剧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海平认为,在各方努力下,现实题材创作从思路到流程正在实现全方位迭代升级,必然会带动电视剧业稳步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进军。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