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中认识自然
——观吴作人《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丁建中 时间:2021-06-04 【字体:

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布面油画) 吴作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国家为了发展国计民生,先后举全国之力治理淮海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水患。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先后发出号召和指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毛泽东主席深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十分重视新中国的水利建设,他说:“1959年冬,全国参加水利建设的人有七千七百多万,我们要继续搞这样大规模的运动,使我们的水利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吴作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先后分别于1955年冬和1961年秋赴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考察采风,并在大坝工地作了大量写生,随之在回到北京后的短短几年里创作了一批“黄河三门峡”主题油画作品。其中的《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堪称吴作人艺术人生中重要的油画代表作之一,也是近现代中国油画民族化发展之路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意义的经典之作。如今这幅油画及吴作人于1955年在三门峡工地所作的4幅写生速写一起收藏在中国美术馆。

  《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是吴作人原计划创作“黄河三部曲”的第一个篇章。同一题材,作者画过大小两件作品,小的作于1955年底,尺寸为40厘米×53厘米,材质为木板油画;大的完成于1956年,尺寸为150厘米×118厘米,也就是收藏于中国美术馆的这件,两件作品均为吴作人第一次从三门峡考察归来后创作完成。吴作人第一次去三门峡是在1955年12月初,当时他以人大代表的身份随河南省人大代表团视察黄河水利工程。而此时工程建设才启动不久,还不能看到热火朝天的紧张施工场面。

  《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由开阔的黄河之上,远处山峦逶迤以及滚滚奔腾的河水构成画面的主体,故而我们不妨将这件“主题性”作品看作是一张风景画。熟知吴作人油画风格变迁的,一眼就能看出这幅作品的绘画语言已不再是当初吴作人从欧洲学成归来时的风格。尤其在色彩运用上,一变之前沉郁凝重的色调为明丽轻快。在画面的下半部,零星散落着几座帐篷和一些大概用于勘探之需的简单支架。画面中部右侧一边的岩石上,有两组密密麻麻的人群,人群上方有一团因爆破作业而腾起的烟雾。虽然我们不能看清楚这两群人具体在干什么,但从画家轻松的笔触表达中,却看到了众多人物不同的生动情态。向上望去,一路奔腾而下的洪流呈轰然之势弥漫连天,形成强烈的画面张力和视觉冲击力。描画黄河水的黄、白、棕等色彩交杂而成的色块和笔触,明快又协调,丝毫没有浊浪排空的恶煞感。人群上方山包另一侧那一点最初的爆破光焰,像擂鼓一样震撼着黄土地,似乎是在宣示着人民创业的新时代到来了。

  吴作人的油画笔法与徐悲鸿有所不同。徐悲鸿用“摆”笔较多,吴作人则多用“揉”笔。“揉”笔需要笔笔相承,相接相套,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对造型的准确塑造和色彩的协调处理,甚至会令色彩变得脏而杂乱,这就要求画家对造型、画面结构、色彩关系等都能有很强的把控力和塑造力。这对于油画科班出身、有着坚实西画造型功底的吴作人而言,恰恰是他的过人之处。在《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中,可以看到作者“揉”笔连连,色色相生,轻松地将恣意的创作激情蕴藏于娴熟的笔触、色调之中,画作一气呵成,将画家对伟大时代及人民创业精神的感受与祖国山河的壮丽之美融合在了一起。

  上世纪50年代,吴作人步入油画创作的成熟期。此时的油画“已经成为中国人民自己的画种,是中国油画家为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人民以有这样能充分寄托自己的情思、获得美的享受的优秀作品而感到自豪”。吴作人始终怀揣着一颗拳拳爱国之心,用他那成熟而独到的艺术语言与祖国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创作出了《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这样能够屹立于近现代油画民族化探索发展史上的标杆之作。

  主题性绘画题材往往以历史上或当代社会生活中有影响力的事件或生活状态作为创作母题,并且以明确的创作“主题”为基础设计并再现,它在构思和画面表达上以表现带有社会意义、历史意义的形象和主题为主。吴作人的《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就是这样的一件“主题性”油画。

  吴作人与乃师徐悲鸿一样,是坚定主张现实主义文艺创作观的艺术家。他在青年时期就提出:“艺术是‘入世’的,艺术是‘时代’的”,例如他创作于抗战时期的《重庆大轰炸》,上世纪40年代末的《解放南京号外》,上世纪50年代的《佛子岭水库》《李大钊同志与孙中山会见》,以及《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三门峡大坝工地》等。吴作人学贯中西,他以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观和写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方法,以其独特的艺术视野,高超的艺术绘画技能,毕生创作了丰富的“主题性”油画艺术作品。

  “深入生活”是做好艺术创作的“不二法门”。吴作人为进行艺术创作而深入生活所做的功课并不简单,他到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地上的采风不是浮光掠影地走走看看,而是既动脚又动手、既动嘴动眼又动脑。他问他看,他画他写;他边走访边思考,边观察边写生。且不说他在现场画的速写和油画写生为后期创作积累的丰富素材和经验,尤为令人敬佩的是,他在采风写生期间,还以澎湃的激情创作诗歌,甚至当他回京不久,又旋即专门给当时的《旅行家》杂志撰写了一篇题为《黄河三门峡巡礼》的长文。由此足见吴作人沉浸基层生活之深入,采风体验之深切。

  艺术作品要具有时代性,这不仅是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每个时代对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艺术创作要反映一个时代的样貌,就必须要紧扣时代的脉搏,抒时代之情,发时代之声。那么,深入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与吴作人几乎同时代的从传统中国画创作走过来的一些老艺术家们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还真是“老革命碰到了新问题”。例如题材的问题、画法的问题、境界的问题、思想认识的问题等等。有些老画家还是用“勾、皴、擦、点、染”等程式套路来创作,作品让人觉得“了无生气”,更谈不上有什么时代气息。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改造思想认识,从根本上认识这个时代的新气象、新风貌,尤其要深深植根于鲜活的时代生活之中。正如吴作人所说:“在社会中认识社会,在自然中认识自然。”

  上世纪60年代初,江苏省国画院的那场行程二万三千里的写生之路就是一个很好例证。画家钱松喦来到三门峡,不顾年迈疲乏的身体独自攀登上黄河对岸山头的禹王庙。他居高临下,悉心观察山下大坝工地的建设场面,巧妙运思,用一反常态的构图方法,将高高在上的禹王庙反而置在画面的最下方,把峡谷底的水利大坝建设工地置于画面上半部,摈弃陈旧的笔墨套路(他原先的笔墨方法都习惯于表现江南山水),创作出了那幅新中国画《黄河三门峡》。此作既体现了西北地域地貌特点,更呈现了生龙活虎,热火朝天的劳动和建设场面,突出而鲜明地反映了建设者们的时代面貌和新时代的新气象。

  1951年,吴作人在《新中国的美术》一文中说:“由于士大夫对于文学偏好,画的风格渐倾向于表现文学的内容,画家们竞仿前人的风格,于是到了清代,(中国)整个的艺运已由盛而衰。要复兴中国的美术,必须要等到中国整个社会得到了改造,思想上得到解放,才能在文艺思想上,在创作方法上有新的启发和新的成就。现在的新中国的艺术正是这个新时代的开始。”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