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金色河流》:新时代的财富思考(汪政)

来源:《文艺报》 作者:汪政 时间:2023-03-13 【字体:

我曾将鲁敏先行发表于《收获》杂志的《金色河流》推荐给《南方周末》2021年度好书的虚构类,我的推荐理由是,《金色河流》问世于中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是一个偶然,与确立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更是巧合,因为鲁敏已经长时间地思考中国的财富问题。财富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社会与政治问题,这也是每一个财富主体的财富到了一定阶段必然要对财富的生产、分配与出路进行思考的原因。中国的财富生产、财富现状正在催生新的财富思想、财富伦理、财富人格,正在建设新的财富社会。鲁敏的这部作品是对这一社会趋向的呼应,也是其先在思考的意义。最近拿到成书《金色河流》,我依然执念于这样的阐释视角:这是新时代的重大现实主题,也是当代文学新的财富书写。

鲁敏

财富首先是历史的,说到底,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物质生产的历史,同时也是创造财富的历史。回溯中国这几十年的沧桑巨变,就是改革开放开启中国人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中国人民发挥出了勤劳勇敢、奋发图强的精神和聪明才智,以惊人的速度推动了财富中国的崛起。这不仅是一个财富创造的过程,更是一个社会对劳动、生活、人的价值不断追求,对公平、效率、正义不断思考并调整社会运行机制、财富与人的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的过程。可以说,《金色河流》对这一个历史过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表现。

小说的主人公穆有衡(有总)是改革开放背景下拼搏成功的第一代创业者。他并不是一个天生的生意人,虽然他对贫穷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梦想着“吃白面吃大肉”的日子,但是,支撑着穆有衡最初人生理想的还是耕读传家的农耕思想,是体制内的一份工作。这正是当年许多人的艰难选择,也是只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社会心理之一。如果不是穆有衡战友何吉祥的资助,特别是何吉祥遭遇意外,弥留之际托付他处理的巨额遗产,穆有衡定然不会有今天。当然,也正是对何吉祥遗产的挪用,使穆有衡背上了终生的道德包袱。这不仅直接导致了穆有衡对何吉祥遗孤也即书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河山的寻找、资助与遗产之托,而且成就了穆有衡后半生特别是临终的自我追诉与反思。穆有衡对往事的道德忏悔,表面上看是情节上的展开与推动,其实是人与财富的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心理震荡。穆有衡可谓是一代人的典型代表,如同穆有衡在回忆中一一飘过的他的那些生意场上的朋友与对手,如张大头、田老大、王总、下海的丁教授、做化工的“城北王石”、中韩合资的配货经理等等。当初下海时,什么来钱他们做什么,“大多白手起家,是斩草劈蛇的开路先锋,也是乱中取胜的野路子,三四十年冲杀下来,固然是吃了很多苦头、流了不少血汗,但毫无疑问,最肥厚的那一勺猪油都给挖到他们碗里了,有的碗大,有的碗小而已。”正是这样的财富经历,使他们对金钱有了直接、朴素而一针见血的认识:“‘钱’一祭出,所向无敌。”又正是对金钱的这种认识使穆有衡对身后的财富有了担心:“这辈子经过的所有事,不管好孬,都不是我这个人在做主,而是钱,从来都是钱在后头装神弄鬼、兴风作浪。”富起来了的穆有衡由此开始了反思,也开始了自己第二阶段的财富规划,这一规划的实质就是理顺财富与人、财富与社会的关系。

让穆有衡困惑甚至挑战的是,这人生第二阶段的财富生涯比起当年的创业来更加艰难、更加复杂,他做过投资,做过慈善,做过捐赠,项目资助、道路冠名,他想让财富增加“附加值”,有个更好的去处,更想让财富发挥更多的作用,惠及更多的人。而最让他不踏实的是他的下一代,他担心自己的孩子对付不了金钱,“伤着皮肉,坏了五脏”。如果他们的子一代不但创不了业,不能促使财富的增殖,反而为财富所累,“真不如把那些阿赌物给铺到大马路上去,给千人踩万人踏呢”。小说的主线就是围绕着穆有衡生前身后的财富去向展开的。所以,为财富而忧虑的不仅是穆有衡,而是小说中几乎所有的人物,也正是因为这根主线的联络与牵扯,才使穆有衡一个人的财富心结成为所有人对财富的牵挂、思考与谋划,从而极大程度地突显了主题。这里有谢老师的冷眼观察。这个当年的媒体刀笔,而今穆有衡大内总管,当他带着偏见审视穆有衡的财富人生后却发现了穆有衡这个矛盾体,这个不断试错、试图用“橡皮”擦拭生命、重组命运的人,这个在反思中企图涅槃的全新的人。这里有王桑的叛逆与觉悟。这个穆有衡的小儿子,一次次挣脱穆有衡为他安排的人生设计,为的就是与财富脱钩。但是,现实纠正了他对财富的偏见,也让他在最后理解了父亲,“应当公正地看待金钱,像看待阳光和水。应当爱慕商业,崇拜经济规律,像爱慕春种秋收,崇拜季节流转”。这里有穆沧。他是穆有衡的大儿子,一个阿斯伯格症患者,但在作品中,他却似开了天眼,以若愚之大智用特殊的话语方式一次次让人刮目相看。更为关键的是河山。这个当年何吉祥的遗腹子,过早地领略了人生的苦痛与磨难,在奇迹般的人生中,她与穆有衡如同财富的两极。“受过伤的人,才懂别人哪里疼”,正是长期“被救助被给予”的经验,使得她对于社会慈善有着贴己切肤的独特感受,并在无数次的创业失败中深刻认识到财富创造的艰难,尤其是财富转化的价值。所以,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穆有衡最终将自己的遗产捐给了“吉祥梦想基金会”,并将基金会交给河山主持,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实现了他对财富社会化处置的自我推动。

穆有衡的往事独白、谢老师的非虚构笔记本、王桑的昆曲传承、丁宁的曲折求孕,穆沧的澄明本真……细数中国几十年的重大时间节点,在古典戏曲的鼓声弦歌中,《金色河流》以多重视角营构出了一部关于财富的复调叙事。它的最大贡献在于给当代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新的时代形象,那就是新型的财富价值实现者穆有衡。以前的文学作品的新人形象都是青春的、叛逆的,而鲁敏这次却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老熟”的新人形象。正因为其老,才承担了更为丰富的社会内容,正因为其老,也才可以完整地呈现出中国几十年来的财富之路,呈现出中国走向现代化财富社会的转型之道,呈现出从当初一部分人富起来到现在迈向共同富裕的历程。小说的最后,穆有衡离开了人世,但在他新的财富理想中复活了,他的生与死无疑是一种象征。这个新人的诞生昭示了我们面向未来的财富梦想。

(作者:汪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