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
2022年05月11日 让我们一起阅读宋诗与宋词“宋诗与宋词在成就上堪称并驾齐驱,在艺术上则如春兰秋菊。”如何阅读宋诗与宋词,始终是个问题。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悦读》为读者推荐两本好书:《莫砺锋讲宋诗课》《王兆鹏讲宋词课》。两位作者都是研究宋代文学的知名学者,他们为读者提供了全方位的解说与...
-
2022年05月05日 从书法碑帖略窥古人春景赠张大同卷跋尾(局部) 宋 黄庭坚 清明至,春和景明,花草萌动。春暖花开时节,趁着清明放假,我们可以发条信息招呼好友就近郊游野炊,若不是因为疫情,我们也可以一张机票或高铁票轻松到各地寻山问水,即便足不出户,也可以在朋友圈欣赏“春季摄影大赛” ……在信息、交...
-
2022年04月25日 古籍保护这十年: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明万历苏州刻本“丹渊集”修复前。资料图片明万历苏州刻本“丹渊集”修复后。资料图片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杜伟生在修复敦煌遗书。受访者供图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 草长莺飞,春风拂柳。这个春天,古籍修...
-
2022年04月21日 “出于醉笔,最富天真”:王羲之《兰亭序》兰亭雅集 傅抱石/绘 《兰亭序》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这件书法神品的作者王羲之,则是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也可以说,这是中国东晋时代一位北方南迁世家子弟在江南青山绿水之间创造出来的艺术上品。 王羲之写这篇文字时,已是51岁,书法风格臻于佳境炉火纯...
-
2022年04月11日 曹操的多疑与诸葛亮的多智——浅谈《三国演义…曹操的多疑与诸葛亮的多智——浅谈《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演讲人:孙绍振 演讲地点:华南农业大学网络讲座 演讲时间:2022年3月【光明讲坛】孙绍振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写作学会会长等,主要代表作为《文学创作论》...
-
2022年04月07日 以面向世界的儒学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以面向世界的儒学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读《儒家哲学的现代价值》作者: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作为对中华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观念体系,儒学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在2500多年与时偕行的过程中形成了悠远绵长的思想的力量。为深入探究儒学的现代价...
-
2022年03月23日 张炜读杜牧:“他就是诗,他就是青春”编者按:近年来,对中国古典诗作、诗学的关注成为了作家张炜的一大特色,他已先后出版了《也说李白与杜甫》《陶渊明的遗产》《楚辞笔记》《读》等专著。近日,张炜新著《唐代五诗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择取王维、韩愈、白居易、杜牧和李商隐这五位重要诗人,从...
-
2022年03月17日 作家年谱,有着生命温度的文学史编者按 作家年谱是当代文学另一种形式的编年史,为当代文学史料体系的建设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基础。 本期《光明悦读》推荐的《柳青年谱》《路遥年谱》《陈忠实年谱》,是对柳青、路遥、陈忠实人生和创作真相的揭示。从三部作家年谱中,让我们感受到,他们都热切...
-
2022年03月14日 符号与声音:明代的文章圈点法和阅读法《用丹铅法》,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章正宗》,南宋末年刻配补元刻本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特殊样式,评点通常由文字形式的评语和符号形态的圈点两部分构成。与诗文评不同,评点的特殊性来自于它对作品文本的高度依附性,特别是圈点,须嵌入字里行间才能使符号...
-
2022年03月03日 占尽东风第一鹞——南通板鹞的文化溯源风筝,是中国传统的民间玩具。一根长线连接手心与遥远的天空,借由风筝,“天人合一”的想象似乎变得有迹可循。 “风筝”一词较早出现在明代陈沂的《询刍录》里:“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可见鸣唱的“纸鸢...
-
2022年02月23日 谢赫六法与传统绘画的解读——从故宫博物院所…采薇图(中国画) 李唐 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古代绘画的审美理论,是绘画理论和作品批评的总和。南朝谢赫在他的《古画品录》中不但对魏晋以来的众多画家进行了分类品评,开创了中国绘画品评的先河,同时还提出了“六法论”,成为中国绘画理论史上最有价值的理论体系之一。...
-
2022年02月09日 青铜器铭文与古史新证王国维先生提倡以“地下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相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即以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和传世文献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不二法门。新中国成立以后,学者们利用商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先秦史,新知叠见,收获颇丰。今择其要者,结合拙见,以作介绍。 一 19...
-
2022年01月26日 《有诗自唐来》:唐诗是如何炼成的1908年8-9月,伯希和(Paul Pelliot)将自己花费五百两银子在敦煌所获的写卷运回法国。虽然藏经洞已被先来一步的斯坦因(Aurel Stein)搜刮了一轮,但伯氏仍收获甚丰。尤其相比于不谙中文的斯坦因,汉语流利的伯希和在挑选写卷时对汉文材料更为游刃有余。 《有诗自唐来:...
-
2022年01月17日 赵柏田:李清照的才女之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位汉学家斯蒂芬·欧文,凭着一本《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以下简称《追忆》),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这部书力图证明,中国古典文学给人以这样的“承诺”:优秀作家可以通过书写实现不朽,文学传统里渗透了对不朽的期望,并使这种期望成为文...
-
2022年01月06日 存世最古的刻本《圣迹图》原标题:孔圣风采 千古如见 存世最古的嘉靖沈藩刻本《圣迹图》 在中国古代,孔子是被当作“圣人”崇奉的。《圣迹图》即是根据《论语》《史记·孔子世家》及宋儒朱熹纂辑的孔子事迹,绘图、叙事、题赞的连环画读本,亦即孔子的画传,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孔教宣教...
-
2021年12月23日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杜甫如何教子作者:朱美禄(贵州财经大学教授) 杜甫是唐代诗歌巨擘。远祖杜预,乃西晋名将,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可谓允文允武。祖父杜审言,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崔融、李峤、苏味道一起合称“文章四友”,且成就最高,...
-
2021年12月13日 《红楼梦》的螃蟹宴与《闲情偶寄》的蟹秋清供[清]孙温 全本《红楼梦》局部 1917年8月的《新青年》载陈独秀《答钱玄同》,谈及中国小说的毛病,其中说到《金瓶梅》《红楼梦》细说饮食衣服装饰摆设,实在讨厌。这当然只是经不起推敲的一家之言,但话说回来,陈独秀这种几乎是“物极必反”式的观感,恰恰说明《...
-
2021年11月30日 《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著书者说】 作者:宁稼雨(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竹林七贤图 范增 近日,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笔者编纂的《世说新语》(全文全注全译全解)。这是一个与学界论著不同,面向大众的读物。 所谓“全文”,是指本书选取了《世说新语》原书的全部原始文字。...
-
2021年11月16日 画中纹枰有深意——古代绘画中围棋的文化含义围棋是中国古代文人最喜爱的娱乐雅戏之一,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认为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 刘熙载《艺概》言,“艺者,道之形也”。中国古代传统将“道”作为知识、思想、信仰的依据,作为形下之器的艺,被认为是“道”的...
-
2021年10月25日 作为“经”的《诗经》——从《毛诗传笺》谈汉…作者:边家珍(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徐瑛子(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学生常问:儒家何以兴盛?我回答:“有经学教材,是儒家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所谓经学,即儒家学派在经典的诠释中,注入了自己的学说、思想,为己所用的学问。 我以《毛诗传笺》中的《...
-
2021年09月26日 暗香盈袖 月满西楼——浅谈秋日园居的营造意趣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土地充满敬畏和依赖,并发展出丰富独特的基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的文化艺术,园林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北京红砖美术馆后院并置六重院落,顶部覆盖地锦天棚。沿轴线排列的月洞门营造出深远的空间感,将视线凝聚于尽端的透砖墙上。 北魏《洛...
-
2021年09月13日 钗黛重像的文化基因与文学创意钗黛重像的文化基因与文学创意 ——品读《红楼十五钗》中的视角与新见曹立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 《红楼梦》通过人物塑造来体现华夏雅文化,应为古今多数读者的共识。但如何体现文化之雅,评论者往往见仁见智,亦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2021年09月08日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庄子内篇释义》…与当下众多版本的《庄子》相比,杨国荣先生《庄子内篇释义》(中华书局2021年版,以下简称《释义》)提供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庄子》解读版本,其特点是以哲学的方式让《庄子》说哲学。《庄子》采用了寓言、重言与卮言的言说方式,既内涵“诗意地说”,也包括“叙事...
-
2021年09月03日 最大的西汉金印,南越丝缕玉衣,熊浮雕空心砖…汉初吕后时期,在如今的广州,第一代南越王赵佗僭号为“南越武帝”,其孙继位为第二代南越王,僭号为“南越文帝”。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上,一枚金光闪闪的“文帝行玺”龙钮金印,见证了南越国这一重要历史。这枚金印...
-
2021年08月30日 唐代“书手”:盛世时代的记录者中国有着悠久的书写历史,在印刷不发达、无法大规模机械复制的古代,书写、抄写工作成为传承文明、记录时代的重要职业。而“书手”,作为担任书写、抄写工作的专职人员,其群体也逐渐趋于定型。目前所能见到的早期书写文本当是出土于敦煌和罗布泊的纸质文书,如斯...
文联动态
-
4月12日上午,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工作部署,... [详细]
-
4月7日,中国书法家协会2022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 [详细]
- 中国煤矿文联召开学习传达中国文联…
- 梁嘉琨会见中国煤矿文工团党委书记…
- 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中国…
- 中国煤矿文化艺术联合会、中国煤矿…
- 中国煤矿文联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