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夏广林

来源:中国煤矿文联 时间:2025-03-10 【字体:

为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志愿文化,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落实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活动部署,根据中国文联有关工作要求,中国煤矿文联、中国煤矿文化宣传基金会共同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在中国煤矿文联各团体会员单位积极推荐的基础上,结合推荐条件,根据活动方案安排,即日起,将部分候选志愿者、候选志愿服务组织和候选志愿服务项目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展示。

候选志愿者:夏广林

02eed273fb914123afe039914faaf7aa.jpg

推荐单位:淮北矿业集团

所在志愿服务组织:安徽省淮北市红十字救援队

主要服务项目: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安全宣教

主要事迹:

夏广林,淮北矿业工程处青东矿建工区职工。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开展人道救援、生命健康安全教育等志愿服务。夏广林2017加入淮北市红十字救援队,现任该救援队中队长。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各种救援行动,冲在救援行动的第一线。他始终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志愿精神,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展现了一名红十字志愿者的责任和担当。

2020年被安徽省红十字会评为“先进个人”,同年被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处授予“十佳好人好事”、“抗疫最美家庭”“矿区十大典型人物”、“最出彩的工程处人”等。

默默奉献,彰显社会责任

长期以来,夏广林带领救援队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及培训工作,参与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救援,参与各项赛事和活动的应急保障,开展“为菜农爱心助力”“博爱送万家”暖冬行动,以及“平安相山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他竭尽所能,传播“急救为人人,人人学急救”的人道之路,举办应急救护员培训236余期,走进校园、厂矿、社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讲座120余场,应急救援技能传递近2万多人,让更多的人学习了解了应急救护知识。

夏广林不仅积极组织参与各种大小救援行动、赛事保障工作和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期间的志愿者,他还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满足临床需求。他是RH阴性O型血型,他说,每一次献血都是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心里都会充满一种自豪感。如今他献血量已超过2000多毫升,夏广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责任和担当,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忘初心,疫情防控挺身而出

身为中队长,夏广林在淮北红十字救援队统筹安排部署下,既当调度员,又当排查员、宣传员和战斗员,曾连续数十天奋战在抗“疫”一线,开展128个重点区域、269个风险点的消杀,消杀总面积达81.9万平方米,共计出动消杀队员1527次。坚守防疫点执勤,组织救援队共出动2586人次,服务总时长达7758小时,运送物资近50吨,出动各类车辆300余辆,为全市学校、社区、单位及防疫卡点搭建237座检疫帐篷,累计消杀60所学校及单位。他逆行向前,成为抗疫战场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暖心相助,大灾面前显大爱

2021年7月中旬,中原大地洪魔肆虐,河南新乡发生特大洪水,在安徽省红十字会领导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夏广林与救援队前往河南新乡,浴血奋战十多天,用橡皮艇转移重灾区人员,进行救灾物资发放和灾后消杀等工作。当时正值高温酷暑,天气炎热,夏广林每天汗流浃背,满脸汗水流淌。救援工作中,他出队10多次,使用皮划艇185次,不顾个人安危和险情,在肆虐的洪水中搜寻群众1500余人,转移病人12名,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700余人。转运15吨纯净水和2000余箱方便面、火腿肠等食品,帮助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转运22吨消毒液、雾化剂等救灾物资,协助卸运3000多台弥雾机,装卸转运1000余方物资,并分发13个集装箱物资,为34个村共发放近万个赈济家庭箱。在对新乡市高新区临时群众安置点、学校、社区等多个地域进行灾后消杀,总面积约为934400平方米。

2023年8月,河北省涿州市突发特大水灾,在工作单位和红十字会领导统一指挥调度下,夏广林和红十字救援队前往河北省涿州市救灾救助,防疫消杀和赈济家挺箱发放等四个阶段的救援工作,年8月5日,洪水逐渐消退,红十字救援队仍坚持排查被水围困的村庄,工厂等地,并于当日上午在花田路附近的一处工厂和村庄内救出11名被困人员。洪水过后,生活拉垃圾堆满道路和巷道满目沧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烂的恶臭味,在涿州的救援工作由紧急搜救和转移安置,全面转入灾后防疫消杀阶段,红十字救援队员跟据灾区需求,一方面搬运赈灾家挺箱,给灾区人民分配赈灾救济物资。一方面配备防疫消杀设备及药剂,从城市到乡村,逐街道,逐楼逐巷,逐村逐户进行防疫消杀作业。圆满完成党和单位,红十字会领导安排的救援救护工作。

夏广林始终不忘初心,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在人道救援的路上,积极进取,严格自律,铿锵向前。他用最直接而真诚的行动谱写着人间爱的赞歌,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为淮北这座爱的城市播种着温暖,播种着生的希望。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体现了行善积德、关爱生命、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Scan me!

本页二维码

关闭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