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举要》存人存史,新意迭出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曾大兴 时间:2015-01-29 【字体:

《唐宋词举要》,彭玉平著,商务印书馆2014年10月版第一版,69.00元

 

《唐宋词举要》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在解读方面。彭教授治词服膺王国维,其选词亦准王氏“境界”说,但是在具体的作家作品的解读之中,则不为王氏的个别言论所限,既能博采众说折衷裁断,又能独出机杼新意迭出。

彭玉平教授的《唐宋词举要》是近年来国内出版的一部很有特色的词选,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在标准,二在选目,三在解读。

彭教授近年来精研王国维《人间词话》,深得王氏词学之精髓。王氏论词标举“境界”,在他看来,有境界的词,即真实、自然而又韵味深长的词,以此为标准,他认为唐、五代、北宋词好过南宋词。彭教授此选即依此标准,故全书选词211首,其中唐五代词75首,北宋词89首,南宋词只有47首。这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而是体现了选家的一种倾向和眼光。彭教授在《序》中说:“余年来颇读海宁王氏书,深契其境界之说。盖五代北宋词之独绝,在清雅疏朗、珠圆玉润,在自然神妙、不隔不深,吾人读其词,可见其性可感其情;南宋以还,雅重寄托,烟水迷离之致略远,而重拙大厚之意渐生。此虽于词之体制,有不得不变者,然于小词而言,自然情深总胜凝涩意重,此亦所谓本色变调之异也,故数典问祖,自以北宋词为最上。”此论客观公允,最为切当。持此标准选词,就能再现唐宋词史的真实面貌,避免个别选本如上彊村民(朱祖谋)《宋词三百首》的某些偏颇。上彊村民《宋词三百首》选词283首(唐圭璋笺注本),其中北宋词129首,南宋词154首,选得最多的是南宋词人吴文英(梦窗)的作品,多达25首,而于北宋词人中选得最多的是周邦彦的作品,也只有22首。这种刻意“宗南宋”、“尊梦窗”的做法,既违背了词史的真实,也误导了读者。著名词人和词学家夏敬观先生指出:“北宋词较南宋为多朴拙之气,南宋词能朴拙者方为名家。概论南宋,则纤巧者多于北宋。”他主张“初学为词者,不可先看清词;欲以词名家者,不可先读南宋词”。理由是“取法北宋名家,然后能为姜张。取法姜张,则必不能为姜张之词矣。”(《〈蕙风词话〉诠评》)彭教授对朱氏词学亦深有研究,他这个选本能够力矫朱氏之弊,还唐宋词史以本来面目,真正达到“存人存史”之目的,可谓令人欢欣鼓舞。

《唐宋词举要》在选目上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既重主流,亦兼赅其余”。全书重点选录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柳永、欧阳修、晏几道、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等大家之词,同时于李白、白居易、皇甫松、孙光宪、牛希济、欧阳炯、李珣、范仲淹、张先、晏殊、黄庭坚、贺铸、陆游、张孝祥、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名家之词也予以应有的重视,甚至对若干长期被别的选本所“黜落”的李隆基、寇准、曹组、杨万里等人的词,也酌情收录,以副其“存人存史”之旨。相信读者“手此一编”,即可“识唐宋词之门径源流”,且对其风格之多样性有一个全面的体认。

当然,《唐宋词举要》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在解读方面。个人认为,解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需要具备两套功夫:一是“还原”,一是“发挥”。所谓“还原”,就是还原作家、作品的本来面目(包括作家的时代、身世、思想与个性,作品的写作年代与地理环境,作品所写事件之真相,作家所表达的真实情感,作品字、词、句、典故的原意,作品的艺术形式如文体、结构、修辞、格律等),“还原”的目的,就是把读者带进作品所描写的那个真实、具体、可感的艺术世界。所谓“发挥”,就是在“还原”的基础上,就作品所描写的那个真实、具体、可感的艺术世界,进行联想、比较、阐释和评价。“发挥”的目的,是在求真的基础上,进一步求善、求美,这是一个拓展、挖掘和提升的过程。“还原”的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解读者是否具备扎实的文史功底和专业修养;“发挥”的工作做得好不好,则要看解读者是否具备较开阔的视野、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审美能力。彭教授长期在高校从事古典诗词与古代文论的教学和研究,又具备诗词写作的经验。他不是那种只懂考据而不懂理论的人,也不是那种只懂考据、理论而不懂创作的人,他是考据、理论和创作三者兼擅,因此他对于唐宋词经典作品的解读,就既能做到准确的“还原”,又能做到恰到好处的“发挥”。

彭教授治词服膺王国维,其选词亦准王氏“境界”说,但是在具体的作家作品的解读之中,则不为王氏的个别言论所限,既能博采众说折衷裁断,又能独出机杼新意迭出,其“才、胆、识、力”令人钦佩。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