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与自由》:“漫步”式的艺术远足之旅

来源:《 中华读书报 》 作者:陈子安 时间:2023-05-04 【字体:

07d4aeb9902d4109a2c0a3985a9a84a4.jpg

在20世纪40年代,在抗战逃亡湘西的路途中,钱锺书先生写了一部《谈艺录》。先生于书《序》中自述:“《谈艺录》一卷,虽赏析之作,而实忧患之书也。”“销愁舒愤,述往思来。托无能之词,遣有涯之日”。无独有偶,2023年元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本年度开年新著《天真与自由:漫步中国古代艺术》中,著者翟进在自序中写道:“个人的境遇在一切历史和天地之间变得微不足道,我至今清晰地记得在攀登华山的时候,隐藏在石壁不明显的地方,有这样一个石刻——‘看看我们的河山’。看到的时候我瞬间热泪盈眶,我知道这不是简单的爱国主义或者民族自豪,而是一种对自己文明的体认,是一颗漂泊的心终于寻到它的归宿而不再慌张。”翟进在这一感情与认知下写就的《天真与自由:漫步中国古代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一部21世纪的《谈艺录》,是新时代新世纪里一位中国知识分子在“漂泊途中”藉写作而对心灵的安抚,是对“道”与“艺”的寻求与表达。

 钱锺书先生的《谈艺录》侧重在论述中国古代诗歌与文学之艺,“盖取资异国,岂徒色乐器用,流布四方,可征气泽芳臭。”“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述未裂。”广征博引以启迪后昆。翟进这部著作,则是真正“谈艺”:谈中国古代艺术。更令人拍案惊奇的是,这部妙趣横生、时时启人思索的谈艺之作,著者翟进竟是北京大学电子与通信专业工程硕士出身,由此可见北京大学博雅教育之深厚底蕴。

 《天真与自由:漫步中国古代艺术》是一部别出新裁的艺术书籍,书中正文与大量的为正文而标明其知识谱系源由的注解,令人想到钱锺书先生《谈艺录》中时不时而出现的“附说”与“补订”部分的内容。这种“注解”与作者在著作中所作的“按语”“附说”“补订”,实是中国传统文化学人著述的一种学术传统著述方式,源于诗话、词话、疏证、笺注、注解的学术传统,内中集合了著者对注解内容的学术溯源研究与思想理解、创见发挥,至如明人《文章辨体序题疏证》以“疏证”而成书,因此,这些大量的注解实是著者对相关文化艺术与文化思想方面所作的研究心路轨迹,亦可作正文来阅读。大量的来自于博物馆的艺术与历史文物,又可让读者作为艺术与历史文物来赏析,在“美的惊艳”中获得艺术享受与知识体认。

 艺术史的空间是巨大的,被称为“哲学与历史学的再生缘”。艺术史作为历史的一种,其叙事自然有着主题学意义上的“叙事伦理”。这种“叙事伦理”其实就是著者(言说者与解释者)自己的伦理思想在其中发挥“春秋之义”。《天真与自由:漫步中国古代艺术》的艺术之光,是著者藉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畛域空间,“从时代面临的问题出发,继而去发现文明中每一个时代的两种应对:其一是哲学应对,每一次人与自然的远离,意味着一次边界的重建,哲学作为时代的守望,要完成人与自然边界的重建以及人类多种秩序的重建;其二是艺术应对,边界确立之后,艺术继而“联结”起被新边界隔离的世界,这样的“联结”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一种对望,也是哲学冰冷身影背后温暖的对望”,从而“帮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建立起一个可以自足的中国古代艺术脉络,对了解每一个时代的精神有所启发”。从著者此种创作动机论之,这部看似对中国古代艺术领域的“漫步”之作,其实是指向由艺术而溯及时代精神的艺术文化思想史之作。

 在中国传统文化学术领域,有“六经皆史”之说,于史实与经义之关系论,此说又可辩证理解为“诸史皆六经”的义理置换与阅读理解,这也是克罗齐所说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真义所在。而翟进著这部书时,又时不时以他的敏感心性加以艺术直觉表达体认,无意中合了克罗齐的“艺术直觉”说,也深契中国古代文论艺论中的“直觉”“片论”学术特质,这是有别于西方学术重体系建立,而中国学术注重心灵体认的“直觉”的“片论”“品论”“论断”等表达方法,其“品”“论”“断”,均出自作者论者之心中感觉体认与评价。《诗品》《书断》《书谱》等,均可作如此观。

 全书以“天真与自由”揭櫫中国艺术与中国艺术家的心性追求与艺术创作的驱动力,可谓深得其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构成,儒、释、道各自发挥着引领与暗示人们行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势必反映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与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天真与自由”,正是中国国民性中最契合中国人心性的两大追求。老子说“朴散为器,大制不割”,先民心灵的本质是朴真,为器,则是百行出而“朴真”散也。因此,中国古代艺术,其原创性是来自自由创作环境下的天性生发,以骨为笛,因为天籁吹万;因为天真而歌以咏之,从而产生诗与歌;因快乐之极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从而舞蹈。诗文与音乐舞蹈是如此,书法,美术,雕塑,建筑……各种艺术发生皆为如此也。著者对此,更有着独到发现:艺术的发生,源于“……更多的边界意味着相互理解的难度不断加深,也意味着更深的孤独。而孤独让我们渴求知己,渴求表达,渴求冰冷的边界两旁温暖的对望”。著者的这种理解,中国古代合于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外国经典作家则合于左拉在1866年写《迈斯·海因斯》所说——“对我来说,艺术是对社会的否定和对人的肯定,置于社会的一切法则和要求之外。”尤其在中国古代,艺术家与诗人、士与社会制度尤其是高压的政治制度的冲突是如此强烈,屈原“行吟泽畔”,司马迁发愤著书,李白醉卧长安“高蹈狂放”,在其艺术表达与惊世骇俗的行为背后,站着的不正是一个个在天地之间发出呐喊,欲冲出樊笼与无形枷锁束缚的自由心灵吗?

 《天真与自由:漫步中国古代艺术》可视为当代“谈艺录”,是一部当代青年学人关于中国古代艺术的“思想录”与艺术随笔集。于中得见性情、得见史实、以及国人思想与人文脉络,这样的阅读是一场有人亲切伴随、侃侃而谈的中国古代艺术的“漫步”式的艺术远足之旅,实为读书人至为快慰之事。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