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邓成清的“新闻情”

来源:南桐矿工报社 作者:易承素 万征 时间:2014-04-14 【字体:

    

邓成清在看查找自己写的新闻稿件


  他是一位普通的老人,现年已经八十三岁高龄;他曾是一位基层的工人,也是一位新闻写作的发烧友,他对新闻写作如痴如醉;他凭着一支笔、一个本、一架相机,奔走于重庆能源集团南桐矿山的每一个角落,记录了矿区七十余年的发展变迁,他就是南桐矿山目前最老的一位记录者邓成清。
  春日一个晴朗的午后,笔者走进了居住在重庆能源万盛新田路邓成清的家,在邓老的书房里,一张老式的书桌,上面放着一台电脑;十多个夹子有序地挂在墙上,上面夹着一叠叠厚厚的报纸。两摞红色的荣誉证书,整齐地堆放在墙角的一张凳子上,足足有一米高。
  

孤独和爱好让他开启新闻梦
  

    邓老虽已年过八旬,但看上去依然神采奕奕、思维敏捷。当笔者向他说明来意后,他喝了一口茶,慢慢地回忆起了当年的点点滴滴
  1953年,邓成清从重庆煤炭工业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南桐煤矿基础建设科当上了一名普通的工人。矿区条件差,业余生活单调,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便觉得孤独。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渐渐地,他爱上了新闻写作。为了给自己充电,业余时间他几乎都在图书馆和书店度过。一旦发现有关写作方面的书,他便像发现宝贝一样,想方设法弄过来,然后回到宿舍废寝忘食地学习。
  我要把矿工兄弟的生产、生活状况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煤矿工人为能源事业的发展和支持国家经济建设所做的贡献。谈起自己当初的创作激情和动力,邓成清老人仍是激情高昂。
  

记录矿工兄弟的点点滴滴
  

    那是我刚接触写新闻的一个夏天,我连续多日冒着酷暑去现场采访各个岗位的员工,收集整理资料。白天静不下心来,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将书桌搬到院坝里借着昏暗的路灯写稿。可怕的蚊虫密密麻麻地将我围住,刺穿衣裳往肉里乱扎,扎下去就是一个大包,奇痒难忍。后来,我索性用雨衣将身体裹得严严实实,只剩下手和脸在外面,一连这样持续了几天。稿子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七月的矿区夜晚,没有一丝风,如同坐在蒸笼里,汗如雨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人物通讯报道《红星在矿区闪耀》,同时被几家报社刊用。回忆起自己第一篇成功稿件的撰写经历,邓成清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此后,矿工兄弟的悲悲喜喜,所想所盼,邓成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关注着、记录着、定格着。
  1991年,已年近60岁的邓成清,为了采访一位矿工的真实工作状况,捕捉到精彩的细节,邓老与其一道下井,在宽不足0.5米,高不到1.3米的工作面,猫着腰坚持了一整天。采访结束后,他感觉整个人都像散架了,全身被汗水浸透,从原路乘坐猴儿车升井时,深秋大巷的风显得格外刺骨,本来就感冒多日的邓成清,出井后高烧不退,在医院躺了足足半个月,但他撰写的稿件《矿工的一天》被《重庆日报》、《现代工人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刊用。
  

在公厕里搭起的摄影暗室
  

    上世纪七十年代,已调入重庆能源集团砚石台煤矿从事工会工作的邓成清萌生了用相机拍摄新闻图片的想法。他向朋友借钱才凑够了180元钱,在重庆买了一部120相机。为此,他与爱人没有少拌嘴。这180元钱,几乎是当年全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相机里的影像如何转换成真实的照片,是我拥有相机后面临的一大难题,那时候,我一家大小都挤在不到20平米的矿山小屋里,一个院子,十多户人家,挪脚的地都没有。说起刚开始摄影的那段经历,邓成清摇了摇头。没有地方布置暗室,去照相馆冲洗照片费用很高,质量也难以保证,怎么办?他挨家挨户地说好话,在征得所有邻居同意后,在公共厕所的墙角用木板搭起一个简易的棚子,四周用黑布围起来作暗室。当时周围的人笑称那个棚子为停尸房。炎炎夏日,棚子里面的温度比外面高出许多,又闷又热,空气中还夹杂着厕所里发出的恶臭味。寒冬腊月,棚子里寒风刺骨,他手脚被冻得僵硬,不听使唤,常常因为一张照片忙碌到深夜。
  几千个日日夜夜,他就是这样,用这部相机拍摄记录了矿山的动人画面,并把它们作为见证改革发展的历史资料保存了下来。
  

我愿写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1992年退休后,邓成清被选为重庆能源集团砚石台煤矿退管会党支部书记,负责该矿退休人员的思想和安全教育工作。他除了为退休人员服务外,其余时间又拿起笔和相机重操旧业。
  他用一支笔、一个本、一架相机,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记录了矿山发展的脚步,也记录了矿山人的欢笑和泪水。如今,已经耄耋之年的邓成清老人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新闻梦。尽管老伴埋怨他、孩子不理解他,旁人奚落他,但他从不理会。人们不解地问他:你都这把年纪了,这么拼命到底图个啥?他笑着说:我不图名不图利,只想做一个见证矿山发展的记录者,这样我心里觉得踏实、高兴,我愿写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