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莫言”不若热阅读,日常化是文学常态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施晨露 时间:2012-10-18 【字体:

  
  诺贝尔文学奖引发的莫言热持续升温,莫言作品在各大书店、电商网站引发抢购潮,手稿价格飙升,签名本叫价18万元,作品影视改编费水涨船高就连国内股市也因此受益,文化传媒个股大涨。分析人士预测,未来数月,莫言热将带动一轮中国文学作品的网络销售热潮,引发电商业、出版业的全面骚动。
  不光莫言的书卖得火,印着莫言头像的T恤在淘宝网走俏,2012莫言新款之类挂羊头卖狗肉的关键词,也在淘宝搜索中名列前茅。莫言热渗入社会生活各角落,令文学评论家感慨,诺奖效应和能量之巨,国内任何文学奖项无法比肩。在诺奖效应下的莫言热可以理解,而正如莫言本人所说,希望莫言热退烧后,读者能把更多时间用于阅读文学作品,恐怕是诺奖效应对于社会生活的更大助益。

  文学一夜成显学?
  诺奖之后,一夜之间,莫言图书价格涨幅近两成。据统计,京东的莫言图书涨价比例达79%,亚马逊中国是37%,当当网为32%。即便如此仍一书难求,有限库存被抢一空。长期以来,作家,或者说文学,始终处于边缘化地位;因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大热,作家和文学被热捧如此,可说史无前例。有消息称,莫言作品将被收入高中教材,高校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也将因此改写。莫言获奖仿若强心针,对文坛、对高校及其文学院,都是莫大鼓励。
  更有不少商品开始搭便车,诸如莫言故乡的手工馒头、莫言故乡的泥老虎等等,都成为卖家推荐的新热门。在旧书网,书商的标价令人咋舌:《檀香刑》签名本188888元,《透明的红萝卜》签名本100000元,《金发婴儿》签名本25888元,《道神嫖》签名本19888元莫言获奖也若一剂迷幻药,狂欢之余,留下什么?

  诺奖之后路还长远
  诺奖在文学层面带出很多话题,莫言的创作能力、艺术水准得到认可,与他同代的一批作家,如王安忆、张承志、阎连科、余华、苏童等也得到普遍关注,文学评论家、华师大教授杨扬认为,从纯文学角度来说,这是一批当代作家多年创作努力的一次集体曝光;从文学批评角度来说,也是评论界的一次集体亮相,集中展示对当代文学的研究、认识。从这个意义来说,文学确实从隐到显,一跃成为舞台中心的话题。
  但从生存环境来说,纯文学领域毕竟是小众的,正因如此,严肃文学才需要奖项的肯定、鼓励与扶持,文学往后的道路依旧漫长。辽宁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时祥选认为,一段时间内,莫言作品会热销,但文学不是米面蔬菜,普通人,包括年轻人,不会从此人人捧读文学书。杨扬提出,未来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包括莫言在内的当代作家的批评空间仍是开放的,批评意见甚至是相当激烈的批评意见,仍应持续下去;优秀作家的创作是在各种各样的文学批评和审美取向的交流、交锋中不断向前的。

  日常化才是文学常态
  我不希望引起‘莫言热’,如果不幸引起的话,我希望这个热度快点退下来,顶多一个月,大家就忘掉了。由此会不会引起文学的热情,这我很期待,我希望大家能把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文学作品,也希望作家们更加努力地写作,写出不愧于读者的小说或者诗来。谈及莫言热,莫言本人如此表态。
  文学奖是光环,作品才是根本。作家韩少功说:高兴一个小时后,继续写作。这是写作者的态度写作,是作家的常态。而写作加阅读,应是文学的常态。读者应该更关注作家的作品,读作品总比空口说白话的各式议论要好。杨扬说。热莫言,不若热阅读;谈作家,不若读作品。当文学摆脱事件性,当市民谈起一个作家,不是因为这个作家获了奖,或是出现在别的什么新闻事件中,而是他读了作家的某一本书,忍不住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或是向他人推荐,是诺奖后效应值得期许的。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