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锦霞:谈越剧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越剧流派艺术的传承
谈越剧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越剧流派艺术的传承
□ 舒锦霞(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舒锦霞在电影《李三娘》中饰李三娘
从口传心授到订单培养
科班是一种学艺与演出相结合的教习群体,最早的越剧科班是1923年嵊州商人王金水创办的女班。早期的科班教育以“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人才,以其因材施教的优势,在越剧的鼎盛时期成为全国各地越剧团培养后续人才的最重要手段,也培养了大批现代越剧“中流砥柱”的演员。
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越剧演员的培养也走上了学校教育之路。学校教育以班级授课制的方式,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由专门的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是目前表演团体人才供给的主流形式。
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不能与表演团体完美结合以及招生难等不足,“订单式培养”的院团合作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针对剧团所需、由学校量身订制,同时带有剧团文化色彩,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2007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与浙江越剧团合作单独培养“男班”;2008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联手开办“小百花班”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订单式培养”的合作模式虽然解决了演出人才的供求难题,但是在流派传承方面仍有欠缺。在这一背景下,2010年4月,“中国戏曲学院京剧流派艺术研习班”挂牌开班,就是我们所称的“流派班”。它以培养优秀流派传承人为目标,很好地解决了流派传承中出现的流派发展不平衡、发展较好的流派迫切需要年轻的优秀继承者等问题。实践证明,“流派班”是非常成功的培养模式,“国家主办——学院统筹——基地教学——回团实践”四位一体的教学运行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受此启发,被誉为“越剧艺术家的摇篮”的嵊州越剧艺术学校,2010年秋也开设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流派传承人班”。聘请“越剧十姐妹”及越剧流派创始人等一批老一辈越剧表演艺术家和京剧名家作为学校顾问,组建由著名越剧演员、导演、文化名人组成的“越剧导师团”来艺术学校讲学、授艺和指导,成为“娘家戏校”建设和发展的有力支撑。
越剧流派久远
越剧流派的产生主要在上个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其产生与越剧唱腔本身和流派创始人的修养都有很大关系。一方面,越剧作为板腔体艺术,允许演员在板式许可范围内对行腔、润腔、咬字等有灵活的把握和安排;另一方面,演员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根据自身嗓音条件,扬长避短,吸收前辈精华,不断丰富越剧唱腔和表演技巧,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和演唱风格。
越剧流派依据形成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两代。
第一代影响较大的有袁雪芬大师创立的旦角流派——袁派和尹桂芳大师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尹派,以及徐玉兰的徐派,傅全香的傅派,范瑞娟的范派,竺水招的竺派等。
以尹派为例,尹桂芳在继承竺素娥等同行前辈精华的基础上,又向京剧小生名家叶盛兰、姜妙香等求教,逐渐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表演特色。她嗓音厚实,音色甜润。根据自己的条件,充分发挥其中低音区的优势,着重追求唱腔音色的变化、腔词的韵味,在唱法上讲究以字行腔、字重腔轻、内紧外松,赋予字音浓厚的感情色彩,使唱腔有一种独特的韵律美。代表剧目《何文秀》《盘妻索妻》《山河恋》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二代越剧流派创始人形成了自己独特唱腔风格,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陆(锦花)派、戚(雅仙)派、王(文娟)派、吕(瑞英)派、金(采凤)派、张(云霞)派、毕(春芳)派等。
第二代流派中,社会影响最大的是我的恩师王文娟创立的王派。她在“红楼梦”中饰演的林黛玉,堪称王派艺术的巅峰之作。王派唱腔很注重音调节奏与语势感情的结合,平易朴实、自然流畅、韵味浓郁。在表演上,王文娟老师素有“性格演员”之称,其唱腔情真意切,运腔平缓委婉而深藏一种内在的力量。她中低音区音色浑厚柔美,在唱段的重点唱句中,则运用高音以突出唱段的高潮,从而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演唱时她以真声为主,不追求花哨,在朴实中见华彩,把不同曲调、多种板式组织为成套唱腔,细致而有层次地揭示人物内在感情的细微变化。
传承的窍门
从学习的角度而言,我个人的体验是要做到“五多”,即多听、多看、多问、多练、多演。过去京剧行里有句老话,“学在北京、练在天津、演出在上海”说的就是这“五多”。多听、多看、多问才能将前辈的精华学到手,多练、多演才能结合自身融会贯通,学得灵活。记得1998年参加越剧新十姐妹大赛,我选择了恩师的杨开慧片段《记得当年清水塘》,在保留流派经典同时,根据自身嗓音条件,在老师的理解和赞同下,与著名作曲家谈声贤老师反复斟酌,把唱段后半部分大胆改成更高的音区,让演唱更具张力、更具感染力。使得杨开慧烈士在外柔内刚中多了几分革命者的浩然气节。
另外,我的梅花奖作品《李三娘》,她落难磨房16年后与丈夫久别重逢,悲喜交加时刻,却得知丈夫12年前已经成婚……李三娘真是欲哭无泪、痛断肝肠,如泣如诉的大段无伴奏清唱“十六年,三尺磨房作证,留下了多少血泪痕;十六年,千斤石磨可作证,磨灭了多少晨与昏;十六年,风雪井台可作证……”可谓字字含泪,声声悲戚。清唱至最后一句“十六年哪,苦水鱼塘可作证,闯过了多少死与生”,当唱到“多、少”时,李三娘运用泣声、欲哭无泪,然而让悲愤交加、催人断肠的音乐语汇先行,李三娘颤抖的身躯跪步移动着,仿佛在控诉16年悲苦命运,这个突然的停顿,既让李三娘16年悲情有了充分的宣泄点,也让观众有了喘息、联想、释放,那一瞬间,使人物与观众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塑造好人物形象,有时我会跳出流派,许多时候,我也会站在观众的视角去思考,努力引领观众与舞台人物的情感和剧情演绎保持同步,激发观众内心的共鸣。
四功五法+举一反三
正如我们前面谈到的,传承不能使流派艺术僵化,这就涉及创新的问题。“学我者生,似我者亡”,齐白石老人这一名言揭示了艺术传承的真谛。他认为应该虚心向有成就的前人学习,但假如艺术创作酷似前人、迷失了自我,艺术就会失去活力。艺术总是相通的,齐白石老人的这个观点对于我们越剧的传承与创新很有借鉴意义。
2000年,我作为特邀演员加盟温州越剧团《白兔记》的创作排练,其间,常与恩师电话交流“李三娘”的唱腔设计,她由衷地对我说:“锦霞,你的嗓子条件比较好,不要局限于我的音区,应该大胆发挥。”后来,老师专程赶往温州看了彩排演出,恩师鼓励学生说:“剧情几处情感制高点,高音运用得很到位,观众的掌声已经证明……”
越剧以唱功见长,演唱是语言的夸张,但不能为唱而唱,更是为了塑造人物服务。除了很好地传承越剧流派,如何能唱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唯有让越剧流派、演唱技巧和演唱功力发挥到极致,才能进一步去深化人物的内涵和特征。
当年一曲杨开慧唱段的改良,赢得恩师及业内同行的首肯,也顺利获得“越剧新十姐妹”称号。后来,在我出演八集越剧电视剧《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时候,遵照恩师教诲,按照人物情感需要合理布局流派的运用,杨开慧从清纯少女成为毛泽东妻子,再后来成为革命者,英勇就义。与著名作曲家陈国良反复交流,在保持质朴自然的王派基础上,更注重了人物逐步发展的音乐形象,力求合理完美地呈现“这一个”人物形象。
所以,做好流派传承,既要在“四功五法”的表现形式上得其精髓,又要善于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当下,许多名家在不断地演出实践中,也在积极进行着越剧流派唱腔的开拓创新,如茅威涛的尹派艺术,塑造了许多风流倜傥的越剧小生形象,独具潇洒飘逸、抒情流畅的艺术魅力;吴凤花的范派艺术在继承范派的基础上,在声腔上运用真假嗓音结合,具有清纯明亮、跌宕起伏和顿挫鲜明的艺术特色。另外,如钱惠丽、方亚芬、赵志刚、郑国凤、王志萍等越剧艺术家,他们在努力继承流派的同时,也逐步形成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流派唱腔。
开流派班,让越剧进校园
中国戏曲学院在我国戏曲教育领域的优势得天独厚,教学效益显著,社会影响广泛,是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因此责任也愈发重大。2011年,中国戏曲学院越剧本科班首次开班,越剧班的同学们充分享用了中国戏曲学院的资源优势,接受京剧名家、昆曲名家、越剧名家、川剧名家以及众多剧种的知名人士给予他们的许多指导。这四年学习下来,同学们的表演都得到了更好地规范和极大地丰富,为今后的舞台生涯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越剧是全国第二大剧种,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歌剧,影响深远。当年周恩来总理到瑞士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带去的中国礼物是“两台”,也就是茅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并亲自设计了广告词——“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统观当下,越剧流派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一是少数流派的传承状况令人担忧;二是少数流派出现流派特征弱化的现象。
中国戏曲学院作为戏曲的最高学府,没有开设越剧“流派班”非常遗憾。我作为一名越剧演员,由衷地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在“国戏”的校园里也会有越剧“流派班”学员们的身影。
“流派班”的意义不但在于越剧流派艺术后继有人,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年轻观众群体。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为了争取更多年轻观众,我也尝试拍摄过全新视听的越剧MTV,尝试创作了江南越歌《断桥的传说》,颇受年轻越剧爱好者的欢迎。
每一种艺术都有其继承性,随着时代的前进,又必须推陈出新,否则就会导致剧种的凝固和僵化,最终会失去观众。但假若急于求成,在改革中采用突变的方式,使剧种失去了个性,也同样会失去观众。必须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使之有所突破,有所前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