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 2023年08月14日 西夏文中的中华文明
    西夏文是宋辽夏金时期西夏王朝创制的文字,记录西夏统治民族党项族的语言。西夏灭亡后,党项族与其他民族融合的步伐加快,于明清之际消亡,融入汉族以及其他民族之中,西夏文便成为无人能识的死文字。20世纪初以来,在内蒙古黑水城遗址,甘肃武威、敦煌,宁夏贺兰...
  • 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中的制扇铺  滴翠亭宝钗戏粉蝶 王叔晖  花鸟扇页 任薰  山水扇页 文徵明折扇在我国明代大量出现和使用,此前大都是团扇。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六:今聚骨扇,一名折叠扇,一名聚头扇,京师人谓之撒扇。闻自永乐间,外国入贡始有...
  • 中国青年网兰州8月 3日电(记者曹迪)简牍是纸张普及之前中国古代普遍使用的书写载体。两千多年前的官府文书、书籍图录主要用简牍书写。20世纪以来,全国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简牍,其中甘肃境内出土了6万余枚,为名副其实的简牍大省。近日,“简牍中国”网络主题活动...
  • 笔者的学术研究,是从《孔子诗论》开始的。廖名春先生曾指出简文并非全部是孔子论诗,故改称《诗论》。而经过简序重排,所谓颂、雅、风的顺序说明显然站不住脚。《诗论》的出版,并没有解决大家关心的子夏传《毛诗》、诗序等问题。不过笔者曾经据《诗经》等,指出...
  • 2023年07月31日 黄宗羲的异代知音
    黄宗羲入清之后,对抗清复明之举已经绝望,于是决意不仕,独处穷乡僻壤,数十年致力于明代遗献征辑与选编。康煕三十四年(1695),年迈八秩的黄宗羲终于以一人之力,完成了皇皇巨著《明文海》四百八十二卷的编纂,成为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明代遗献最完整的明文总集...
  • 联句是古诗创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两人或多人各吟一句、一联或多句合作成篇。相传始于《柏梁诗》,在唐代非常流行。韩愈和孟郊合作了大量联句诗,创新了联句规则,推动了联句诗的发展,留下了文坛上的一段佳话。孟郊比韩愈大17岁。792年,两人一起考进士,韩愈...
  • 经典的魅力在于伟大作家们的创作实践、人生历程、理念哲思和学术思想,蕴含着丰赡而持久的阐释可能与意义空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为接力承续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光荣传统,展示当代文学成就与经验,弘扬经典作家的当代价值,本报决定重启“经典作...
  • 雅致逸韵——管窥王羲之尺牍的艺术特色每次临摹王羲之尺牍,总会让我们通过字里行间,循其一点一拂而欲探究那个曾经的魏晋风度,这本属历代文人自有的“原风景”,一直让我们魂牵梦绕、流连忘返。今管窥王羲之尺牍的艺术特色,以求探骊得珠。一、精致之美。唐太宗...
  • 自20世纪90年代转向精神生态研究以来,鲁枢元在文明互鉴的语境中汲取各种生态思想和观念体系,以丰富其生态文艺学、精神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后来,他调整了聚焦目光,将视野从西方收回到东方,在中国古典资源的上溯过程中,重勘历史现场,发掘出大诗人陶渊明、大作...
  • 在记录先秦历史的典籍中,《战国策》是一部比较特殊的存在。它主要记载了战国后期纵横家、谋臣策士游说诸侯、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可以说是一部“说辞”的合集。“纵横家”的人生:战国社会风貌《战国策》成书于西汉,记录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
  • 红楼续书的别样景观早些年,老一辈红学家俞平伯曾提出“书不能续”的断言,原因是“凡好的文章,都有个性流露,越是好的,所表现的个性越是活泼泼的。因为如此,所以文章本难续,好的文章更难续。为什么难续呢?作者有他的个性,续书人也有他的个性,万万不能融洽...
  • 黄河沿线博物馆负责人聊“镇馆之宝”——文物之光照亮中华文明浩瀚星空  编者按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 《慈恩寺雁塔唐贤题名帖》(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宋拓残卷,转引自罗福颐《雁塔题名帖介绍》,载《文物》1961年第8期)自隋唐时起,科举制选官形式被不断完善、沿用千余年,大批士子为此“皓首穷经”,又有多少英才为此沉寂辗转,直至1906年清廷废止科举、兴办新学,中国...
  • 出没于古代器物与画像中的鸟兽草木,题材广泛,映现着人们与自然界生物丰富密切的关联,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含义和艺术脉络。《文物中的鸟兽草木》一书通过描述这些图案、纹样的风格,剖析其意涵,来推想古人对自然资源的认识、改造与利用,复原彼时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活,...
  • 2023年06月02日 贯休:五泄唐诗知多少
    贯休《禅月集》之《送僧入五泄》    贯休绘“十八罗汉像”之一贯休是唐诗爱好者很熟悉、很喜欢的一个文人。他的诗,题材广泛,禅意浓浓,升华心灵;他的画,形象夸张,状貌高古,颇具“梵相”;他的草书,别具一格,自成一路,被誉为“姜体”,因而时人称其为诗僧、画僧、书...
  • 天津博物馆馆藏有一件书法艺术精品,深受书法爱好者们的喜爱,它就是国家一级文物、(唐)摹王羲之草书《寒切帖》。《寒切帖》是王羲之写给朋友的一封回信,这封信为何叫《寒切帖》?是写给谁的?信里都说了些啥?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擅长隶、草、行、楷各种...
  • 作者: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宋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王玉红(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 邢福义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之一,也是国学大家。他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曾刊发文章20余篇,后连同他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结集为《光明语学漫议...
  • 演讲人:宋时磊 演讲地点: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 演讲时间:二○二三年四月 这个讲座的时间恰逢春茶大量上市之际,在这样的日子里,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唐代“茶圣”陆羽以及他的著作是如何影响了唐代茶文化,同时唐代茶文化又是如何影响了陆羽。  宋时磊 武汉大学茶...
  • 在20世纪40年代,在抗战逃亡湘西的路途中,钱锺书先生写了一部《谈艺录》。先生于书《序》中自述:“《谈艺录》一卷,虽赏析之作,而实忧患之书也。”“销愁舒愤,述往思来。托无能之词,遣有涯之日”。无独有偶,2023年元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本年度开年新著《天真与自...
  • 作者:向净卿(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宋末元初大书法家赵孟頫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中国书法技法由三个部分构成:笔法、结体和章法。笔法是最基础的部分,往往会影响结体和章法,因此,从古至今,笔法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书法史的高峰在晋唐,此...
  • 《黄山松谷五龙潭》黄宾虹 纸本 设色 纵168.5厘米 横120厘米 1953年中国美术学院藏 《映日荷花别样红图》潘天寿 纸本 设色 纵137.5厘米 横272.5厘米 1960年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两宋绘画,万象森然,丘壑谨严,其状物之精当,意境之高妙,令后世叹服。邵雍...
  • 作者:苏静、奚沛翀(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明清是我国古代版画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伴随着商品经济活跃、文化市场繁荣,版画艺术得到空前发展。此时版画题材之广泛,品类之繁多,前所未有。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在文人、画家、书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明清版...
  • 作者:周少川(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教授)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学术、梳理学术发展脉络的传统,从先秦诸子论学,到《史记》创设《儒林列传》《汉书》创立《艺文志》,延至明清,历代皆不乏名贤对前代或当代学术作“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工作。到了清初,浙东学者...
  • 讲述人: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主任 罗瑶“敦煌遗书”专题展厅 光明图片 华夏典籍经历了漫长而又剧烈的历史变革,兵燹水火、鼠啮虫咬、焚籍毁版、千里播迁,留存于世的典籍已百不存一。1900年,藏经洞中发现了敦煌遗书,出土了公元4至11世纪的佛教经...
  • 作者:王仁湘,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束带,即系腰带,在古代中国是一种文化习俗。带钩,则是束带的钩挂用具。虽然只是小小的物件,但带钩却拥有至少4000多年的历史。古人因为需要而创造了它,后来又创造了新物件带扣取代了它。如今,束带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但...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共346条信息/共14页 转到第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