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光”而行——访中国音协主席叶小钢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悦 时间:2015-10-12 【字体:

不久前,叶小钢回了一趟西藏。他用“回”而不是“去”来描述这次西藏之行,是在他号召并主持召开全国音乐创作座谈会之后一次身体力行的实践,也是他新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后一次重要的“精神之旅”。

“从音乐从业者来说,包括从哲学角度来说,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接受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内容。音乐创作或者说音乐生产是核心,是源泉,是根本,没有音乐创作就没有音乐文化。”作为有着旺盛创作力的作曲家,叶小钢特别强调了创作的核心竞争力,他说,“专门针对音乐创作的全国性座谈会已经30多年没有召开过了,需要总结更需要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这次会议可以说既是学习会,也是动员会。我们讨论的是一个经久弥新的话题——中国音乐创作的未来发展,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极为重要又亟须解决的问题。”

深埋在民族的DNA中

叶小钢说:“我有三个音乐精神来源:中国古典音乐、德国古典音乐和美国当代音乐技术。瓦格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精神来源,主要是他的强者意识。美国是一个比较讲究传统意义美感的国家,我也比较喜欢传统意义美感的艺术作品。中国古典音乐更不必说,那是浸润在我的骨髓与血液中的,或者说是深埋在民族的DNA中的,如古琴曲,如民歌,是我重要的精神文化来源,不是突然地拔地而起,而是自然而然。”

叶小钢创作音乐与古诗词的渊源,还与从小的阅读有关。“我记得当时有一本书叫《屈原九歌今译》,看后就想,总有一天,我要把这些诗词都谱成曲。那些美术和文字的意象,让年纪那么小的我就产生这样的憧憬。能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灵感的激发,我觉得这是中国音乐家的幸运。”传统文化与音乐相结合,也需要契机。2013年,叶小钢的“中国故事——大地之歌”音乐会在美国林肯中心上演,其中的《大地之歌》就是对马勒的同名作品进行了重新创作,歌词是李白、钱起、孟浩然和王维的7首古诗。既保持了原汁原味,又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文化语境,让意境更加绵延深长。“透过音乐来表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于我个人也是很好的学习。我曾写过一个作品叫《岭南四首》,从唐、宋、明、清各选一首描写岭南的诗,构成了4首交响组曲。我觉得这个作品非常有意思,镶嵌在古典文化灿烂的墙壁里的那些诗词,能够再次发出它应有的光芒。”

叶小钢还写过一个作品《临安七部》,他挑选了7首著名的诗。“中国文字的力量,根本没离我们远去。我很自豪,也很高兴能够看到这些优美的诗句依然活在现代人的心里,我们在今天还能感受到先人那些伟大的创造,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叶小钢说。这部作品经过三次修改,更名为《七阙西湖》,将由杭州爱乐乐团于10月14日在北京国际音乐节期间再度上演。

割舍不了的西藏情结

对西藏,叶小钢一直有一种难以言说又割舍不了的情结。1985年,叶小钢就开始做西藏题材的音乐作品。他先后多次深入西藏、尼泊尔等地寻找创作灵感。成功创作了《地平线》《五色经幡》《西藏之光》等交响题材作品。他的心愿是要为西藏的九大圣湖都做一首室内乐,现在已经完成了《纳木错》《羊卓雍错》《玛旁雍错》《巴松错》《纳木拉错》,分别来自世界各地的委约。

“西藏之美是没有到过那里的人永远无法想象的,雪山如此静寂,湖水冰凉清澈见底,碧蓝的天让人相信天堂会存在。”叶小钢喜欢西藏地区的佛教、古典及民间文化。他说,西藏带给人一种庄严、平静、宽容和忍让的心灵状态。多次去西藏调研、采风及游历的经历,让他对西藏音乐中涉及宗教仪式、民间生活场景的乐器很熟悉,也记录了大量西藏民间尚存的民歌、民谣,而僧侣们念经时的音调也让他非常着迷。西藏古乐中的古音阶、音调都比较特殊。对音乐与语言的敏感,令这些独特的音乐形式都在叶小钢的脑海扎根。耳濡目染的文化体味,则让他在创作西藏题材音乐时,对音色选择、和声语言、民族乐器与西洋乐队结合方面都有一种全新的追求。

《喜马拉雅之光》是他近期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西藏题材作品。这部作品2013年在纽约林肯中心进行了世界首演。由李劭晟、刘索拉、藏学学者米久旦增作词的《喜马拉雅之光》,采用独唱、合唱、民族乐器特别是藏区特有的民族打击乐器与交响乐队结合的方式,用音乐深入探讨了生与死、精神与物质、瞬间与永恒以及生命的本源与终极意义等主题,强调精神与心灵的力量,也展示了作曲家对于人类精神家园和生命的深切关怀。“在亘古空旷的地方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微小感,也让人感受到眼界的有限与世界的无限。西藏的古典音乐充满了庄严和神圣,藏族群众的生活方式是安详而非娱乐性的,他们祈求未来的虔诚精神令我致以一生的敬仰”。谈及这次的西藏之行,叶小钢兴奋地表示“感觉非常好”,不论是人的精神状态还是当地的风物都呈现很好的面貌,这让叶小钢更感欣喜。他说下一次想要去阿里和珠峰大本营,感受真正的“喜马拉雅之光”。

发出高质、独立、有担当的声音

继今年推出崭新的原创歌剧《永乐》之后,叶小钢还陆续完成了《普贤》及《文殊》的创作,并且将于今年12月在国家大剧院推出以“地平线”为主题的作品专场音乐会。刚刚过完60岁生日的叶小钢对工作丝毫不懈怠,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的副院长,在接受采访的空隙,叶小钢一边在处理中央音乐学院的事务性工作,一边还用上海话及英语交替着与电话那头交流作品的创作问题。而采访结束,他就又要赶往机场,赴陕西汉中进行调研和采风。

叶小钢的大学同班同学、作曲家刘索拉曾这样评价叶小钢的创作风格——“叶小钢的作品,各种风格里有一种风格,就是‘大旋律’,是老百姓能听的风格鲜明的大旋律。”叶小钢则这样总结自己作品的风格:“或许是成长历程和多元文化背景使我的音乐有些特别之处。我的音乐创作,一般不会把个人情绪放进去,我只是把握音乐创作的规律,音乐有它自己的抽象走向。听众不会觉得我是一个愤懑的人、浪漫的人,不会觉得我是一个愤世嫉俗、呼天抢地、对时代心怀不满的人。音乐就是音乐,它有发展的自我规律,它是美好的、天真的、励志的、温暖的,能滤去世间的尘埃,将撕裂的心胸抚平,缝合滴血的创伤,把人世间的悲伤稀释,为绝望的灵魂重塑信心,让我们的心胸变得宽容与仁慈,永远鼓舞人心。”

叶小钢希望自己的音乐能够“凛然绽放于中国文化的天空,发出高质、独立、有担当、无愧于历史与时代的声音,为后人留下时代美好的记忆与特色”。对此,他看得很高远,“我相信从现在起,中国音乐将走进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个寻根并在古老根脉上生发新枝绿叶的时代。在悠久历史空间里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并形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具有人类永恒价值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必将像不灭之火炬,照亮东方与人类的未来。只要我们扎根到人民生动的现实生活中,扎根到中国丰沃的传统文化土壤里,去创作,去抒怀,中国音乐必将承载这种高昂向上的文化精神,伴随中华崛起并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与未来。”叶小钢说。

中国音协 叶小钢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