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中国文艺繁荣发展的美学旗帜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向云驹 时间:2016-05-24 【字体:

文艺要发挥“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作用,要通过“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来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我们当下时代的美学问题和美学高度

《讲话》用“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来标识作家艺术家的美学境界,指出这种美学境界包含着三个层次,这是中国诗学的美学总结,也是创作美学的诗意表达

《讲话》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艺批评标准,确定了文艺批评美学观点和批评标准的总则和总纲,即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

 

从美学的视野观察和讨论文艺,有利于准确把握文艺发展规律和文艺问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具有宏大的美学视野,一方面用美学的视野分析、总结文艺现象和规律,另一方面用美学的高度来衡量文艺的功能、影响和意义。深入学习和理解这篇《讲话》的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下的美学问题及美学高度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文艺,每一个时代的文艺都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特色,不断认识文艺的历史价值,探讨和厘清所处时代文艺的使命和责任,是文艺发展的重要问题。我们要把文艺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这个大势就是:“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文艺要在此大势所趋中发挥“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作用,要通过“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来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我们当下时代的美学问题和美学高度。

文艺要“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这个审美追求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充实之美”,《讲话》强调:“文艺魅力无不是内在充实的显现。”美学上的浮躁之风是当前文艺气象的重病。由此而来,还有一系列“反美学”的文艺现象应该引起警觉。在这些“反美学”现象中,有些属于创作方向导向问题,有些属于美丑不分、美丑颠倒的问题,有些属于价值观是非观问题,有些属于审美趣味问题,有些属于利益观问题,有些属于善恶问题,有些属于艺术追求问题,等等。总之,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艺术观、美学观上出现了偏差,如果不加以扭转改变,我们的文艺将面临严重的失德、失职、失范、失序。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这些文艺病症开出了治疗的药方。主要途径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真正解决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二是处理好文艺的精神价值和物质利益的义利关系,“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市场不能“低俗作品大行其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三是切实解决文艺美学判断的品位。没有美学的高标杆、高品位、高趣味、高追求,就没有文艺的高境界。媚俗、庸俗、低俗,恶搞、恶趣、恶行,说到底是源于文艺美学的败坏。《讲话》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批判性锋芒和建设性力量。

作家艺术家的美学境界

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是文艺作品。怎样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是《讲话》的重要核心,也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具有深刻启示意义的创作论美学。《讲话》特别从作家艺术家思想、美学素养、学养、艺术训练等方面论述了创作主体的美学境界与创作水平的关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引导性。

《讲话》用“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来标识作家艺术家的美学境界,指出这种美学境界包含着三个层次:志存高远,不畏“望尽天涯路”和独上高楼的清苦,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寂寞;哪怕为伊憔悴也“衣带渐宽终不悔”;最终领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中国诗学的美学总结,也是创作美学的诗意表达。

如果说文艺作品是文艺家安身立命之本,德艺双馨就是文艺家的人格基石。《讲话》指出:“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讲话》提倡文艺工作者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要通过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给人们以审美启迪;要通过文质兼美的作品为世人弘美德。正如诗人惠特曼所说:“一切美来自美的血液和美的头脑。”

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命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根本命题及美学基石,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常说常新的理论话题。《讲话》对此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新的丰富的思想。《讲话》从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三个层次论述了人民与文艺的关系及其时代内涵,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首先,《讲话》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把历史比喻为一出生动的“活剧”,《讲话》进一步指出人民是这部历史“活剧”的“剧中人”和“剧作者”。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他们“编剧”和“表演”的历史“活剧”永远是文艺的源泉。“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社会主义文艺把人民放在中心的地位,并内化为天性和天职,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我党为人民服务的文艺传统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其次,《讲话》从“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这一文艺美学规律出发,阐释文艺的杰出性、伟大性正在于其充满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文艺能否尽到天职的根本在于能否“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第三,《讲话》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最终都要为内容服务,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对生活中的丑恶现象,文艺不能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希望、梦想。古老中国的深刻变化和13亿中国人民丰富的生产生活,“值得写的东西太多了”,中国文艺可以为人类提供中国经验,“只要我们与人民同在,就一定能从祖国大地母亲那里获得无穷的力量”——这是对人民的历史的自信,也是对文艺人民性的美学的自信。

文艺批评的美学观点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基于对文艺这样一个基本的美学判断,《讲话》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优秀文艺作品的意蕴:“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讲话》立场鲜明地指出,文艺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这是审美力量和美学境界对人类文明的推动和引导的必然前景。因此,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中国人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作为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成果,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论、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讲话》特别指出,文艺不仅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永不褪色的价值,而且要着力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在这里,《讲话》从三个方面描述了中华美学精神的特点和优点。即言志寓理的文艺道统传统、简洁精练的文风面貌传统、形肖境高的文质兼美传统。从知、情、意、行的统一中理解中华美学追求真善美统一的独特路径,从文化立场、文化基因、审美风范上提高中华美学精神的地位、作用、价值、意义。

文艺作品的美学判断标准是文艺美学重要的理论问题。首先,《讲话》多角度、多方位地论述了文艺作品的标准问题,具体包括如下几个层面:一是好的文艺作品要有益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所以,应该是能够“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这是从文艺作品传播效果的角度提出的文艺标准;二是提倡文艺作品在创作上要精益求精,“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古往今来,文艺巨制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晶,这是从创作方法角度而谈的文艺标准;三是文艺作品要百花齐放,“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这是从文艺作品的客观审美效果和主观内在性品质来评判的文艺标准;四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文艺作品的评判,应该有一个综合度高的标准,即“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这些精当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重大贡献,也是我们在复杂的文艺评判中保持清醒、保持定力、保持正确取舍的核心的标准。

其次,《讲话》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艺批评标准,确定了文艺批评美学观点和批评标准的总则和总纲。在文艺批评意义上确定的文艺作品标准是最高层次、最高美学境界的文艺标准,具有美学的品格和哲学的高度及其普遍效应。这就是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这样的文艺批评标准是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和最高境界,是提高审美的重要力量,是解剖文艺真相的“利器”,是引导的“方向盘”:“历史的”,要求用历史唯物主义尺子检验文艺作品反映的历史深度;“人民的”,要求用丰富而深刻的人民性衡量文艺作品的向真向善程度;“艺术的”,要求用充分的艺术创新、艺术技巧水平分析作品的艺术魅力;“美学的”,要求用大美的境界和美学的高度判断文艺作品的美学力量。

(作者为中国艺术报社社长)

中国文艺 美学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