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艺评论遇上网络时代:弹幕与题跋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高寒凝 高森 时间:2016-12-27 【字体:

不同的媒介造就不同形态的文艺评论。在口传媒介中,那是季札的“美哉! ” ,是票友的叫好;在印刷文明中,那是页脚点评,是书报文章。那么,在今天的网络文化中,文艺评论呈现出什么样的新形态?

其实这是一个无限延伸的话题。一方面,网络如何将其特有的数字基因、 “网”状结构、“多媒体”特征和人际传播特点赋予文艺评论本身?文艺评论与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的结合,如何孵化出论坛、榜单、弹幕、评分、高楼等不同形式的评论?如何产生了天涯、贴吧、豆瓣、知乎、微信等不同风格的评论阵地?如何培育出微博大V、豆瓣网友、知乎大神、微信大号等一批原生网络文艺评论力量?另一方面,网络文艺评论如何与整个文艺生态互动?如何影响艺术生产的其他环节?如何改变传统艺术的生产关系?这些变化又以何种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因什么原因推动或影响了艺术的发展?最终,为了让网络文艺评论乃至网络文艺更好地生长,我们需要并能够做些什么?

从本期开始, 《数字艺术》特设“网络文艺评论”专栏,将不定期组织专题稿件,以逐步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本期话题是“弹幕” 。我们在这里了解一下“弹幕文化”的二次元和新媒介文化基因,同时也侃一侃中国古代的“书画题跋”与当下“弹幕文化”之间那一丝似有若无的关联。从老宣纸到网络终端,在这两种媒介所承载的似乎八竿子打不着的文化形态中,去体会一把文艺评论的“穿越感” 。

——编者按

弹幕,不仅是评论

高寒凝

弹幕是什么?

世界上最早的弹幕视频网站niconico2006年12月在日本开始运营,网站提供的即时评论功能允许用户发布的文字评论叠加在视频画面之上,其所呈现出的视觉效果,十分类似军事术语“弹幕”所意指的炮弹齐发、弹道交错,仿佛在天空中展开一张幕布的景象。最初,这一功能并未被直接命名为“弹幕”,然而由于该网站核心用户主要由二次元爱好者(日系动漫、游戏爱好者)构成,他们自发地从海量的二次元流行词汇中选取了“弹幕”(该词汇在科幻题材动画和射击游戏中出现频率极高)来为这一新奇的评论功能命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弹幕视频网站则主要有2007年开始运行的AcFun(简称A站)和2010年正式开始运行的bilibili(简称B站)。

尽管这种视频评论功能和相关视频网站已经存在了十年之久,但它们真正进入主流视野则是通过2014年的一系列弹幕大电影,如《小时代》《秦时明月》在院线放映时的相关报道。电影在中国是比较主流的大众流行文化之一,经由这一事件,弹幕很快受到来自媒体、学术界和普通观众的关注。

突如其来的关注必然伴随着误解。从表面上看,弹幕无非是一种新奇的评论功能,形式有趣,夺人眼球。但事实上,弹幕自诞生至今的十年间,受网络流行文化、二次元文化的滋养,已经发展出了一套系统的弹幕文化,正是这套弹幕文化构成了某种机制,持续生产着弹幕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在大多数弹幕用户中间,存在某种共识,即登录A站、B站或其他弹幕视频网站,其目的更多地是为了观赏弹幕,而非视频本身。使这一说法成立的,正是弹幕文化。

弹幕的“二次元”基因

在弹幕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始终发挥着作用:第一个因素前文已经略有提及,即弹幕对二次元文化的深度整合,这主要是由于在弹幕文化发展成熟的这十年间,其用户主体一直是由二次元爱好者构成的;第二个因素则与弹幕自身的媒介特性和物理属性有关。接下来就从这两个因素出发来分析一下弹幕文化的形成原因与过程。

首先要分析的,就是弹幕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对二次元文化的深度整合。最恰当的例子是存在于弹幕文化中的一些套路化的弹幕行为,这种弹幕行为通常都会借用二次元文化中的经典桥段和典故,并将其创造性地应用于某个非常具体的视频播放情境之中。例如有一条出现频率极高的弹幕叫做“前方高能,非战斗人员迅速撤离”。这是一句科幻题材动画里经常会出现的台词,当主人公们在茫茫宇宙中航行时,为了对敌情展开预警,会进行能量侦测,当发现前方有高能量反应的时候,就会立刻向整个飞船进行广播。由于在多部作品中反复出现,这句台词就像电视剧《西游记》中沙僧那句“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一样,成了脍炙人口的台词。当它被运用于视频播放的情境中时,通常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秒钟内,将要出现一个非常令人意外的、或惊悚或爆笑的剧情。这时,视频画面上就会飘过大量“前方高能”、“前方高能反应”之类的弹幕。这种看似繁琐多余的、套路化的弹幕行为持续生产着弹幕的趣味性,并带来丰富的互动体验及某种沉浸在只可意会的同好交流氛围中的快感。

类似的弹幕行为还包括空耳(将外语歌歌词故意错听成中文)、计数(模拟电子游戏中的计数系统对特定台词和情节进行计数)等。二次元爱好者们早已习惯于在使用弹幕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勾连二次元文化的既有资源和当前播放视频的具体内容,开展有机的互动,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玩法和套路,及某种持续生产趣味性和观赏性的机制。

弹幕的新媒介特性

在分析第二个因素,即弹幕自身的媒介特性和物理属性在弹幕文化形成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之前,不妨用一个事例稍加引入。笔者在此前某次电影节期间,曾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观看了一部电影《卡罗尔》。大约由于影片本身是较为安静舒缓的文艺片,因此在整个观看过程中,全场观众几乎鸦雀无声,完全沉浸于影片之中,笔者亦感觉不到周围有其他观众的存在。这就使得笔者和这部电影之间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读者-作品的封闭结构,这与弹幕评论即时性、交互性的特点大相径庭。

然而这种封闭结构也并非没有缝隙,它出现在主人公卡罗尔赠送给恋人特瑞斯照相机的时候,当箱子打开的一瞬间,镜头给了相机一个特写。这时,在电影院中的观众大致同步地发出“哇哦~~”的感叹声,这可能是由于某些对相机型号比较熟悉的观众对这个相机的价值做出了判断,而情不自禁发出惊呼。事实上,这其中正包含着某种发弹幕的原始冲动。然而在电影院这个具体的情境之中,由于需要遵守某种礼仪和公共秩序,除了一声感叹,便不会再有更多讨论了。

关于弹幕的新媒介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作为舞台的弹幕。它使得弹幕视频网站的媒介特性和界面构造的异质性凸显出来。暂时抛开弹幕中隐蔽的时间维度不谈,我们可以把弹幕视频网站的播放界面与剧院空间做一个比对。在剧院这样的场所中,不同空间区分不同的功能,舞台的部分是表演区域,观众席是观看区域,大多数情况下,其空间边界与功能是不可以被打破的。舞台上面的演员就应该好好表演,观众在观众席就应该安静地观看,并遵守一些基本的剧场礼仪。这一点亦可以对应到传统的视频网站上,可以认为视频画框就是舞台,下方的评论区则是观众席,它们之间的空间界限同样非常明确。然而在弹幕视频网站,这个界限并不存在,弹幕作为一种文字评论,会直接浮现在视频画面的前方,这就意味着观众正在舞台上行走、舞蹈,他们甚至不惜遮挡舞台上的表演,展示自己。弹幕视频网站的这种界面设置和空间结构的安排,深刻影响到了弹幕用户的表达倾向和行为模式,使得他们在潜意识中认识到自己虽然只是一名观众,但却已经站在了舞台上,被其他所有观众观看着。这不仅仅是打破了第四面墙,让人们看见观众,而是更进一步,在戏剧演出的过程当中,允许观众跳上舞台,喧宾夺主。

在这种状况下,弹幕的发布者不会像电影院的观众那样,遵循某种剧场秩序,抑制自己的表达欲望,反而会受到“身处舞台中央”的潜意识影响,更多地表现自己,试图令自己的语言更具有表演性、观赏性。

二是作为注释的弹幕。在模拟弹幕中,笔者还列出了一条“Canon IVSb 1/125秒快门同步闪光,1952年发售约726刀”。这种弹幕通常称之为科普弹幕,是对于视频内容中缺少的背景知识的补充,在弹幕视频中非常常见。我们可以轻易地想象出,发布这种弹幕所需要满足的条件,那便是视频网站提供的暂停功能。因为只有通过暂停,弹幕发布者才有可能仔细地分辨这个相机的形状、型号并且可以切换到别的网页上查找资料,再发布出包含如此确切知识点的弹幕。这种科普弹幕发出之后,也会得到许多其他弹幕用户的赞美和回应,类似“涨知识”、“暂停看科普”或者“谢谢科普”等,由此形成某种轻度的弹幕社交。这事实上凸显出,弹幕视频网站的视频播放是可以随时被打断的,并能够由观众插入补充一些内容,甚至形成讨论。而在剧院情境当中,舞台上的表演、电影的放映通常都是不可以被打断的。而这种弹幕科普,事实上也拓展了视频本身的丰富度、知识性和互动性。

三是作为仪式的弹幕。我们知道在剧院情境中,哪怕是最嘈杂的演唱会上,都会使用技术手段例如扩音器之类的设备,避免下面观众的声音盖过舞台的声音。而在弹幕视频播放当中,盖住原有画面的行为则是被鼓励的,弹幕视频的核心用户们看到这类密集弹幕出现的时候,往往会非常兴奋,觉得很有趣。这是一场弹幕用户共同参与的仪式和狂欢。它改变了剧院空间中的秩序,将它彻底地颠覆了。

四是作为画布的弹幕。当弹幕固有的物理属性与视频画面相融合时,使得弹幕文化出现了表意性越发模糊而图形属性越发明显的特性。这意味着在某些弹幕用户看来,弹幕不仅仅能够作为文字评论存在,也能够作为图形模块在视频画面上进行涂抹与“绘画”。例如在某特效水平粗糙的电视剧中,有一个男女主人公一起观赏夜景的情节,镜头中呈现出的夜空一片漆黑毫无看点,主人公却在感叹“夜色好美啊”。于是B站用户忍不住出手相助,发了很多星星符号的弹幕,错落分布在画面之上,组成了一片璀璨星空。这种用法,就完全抛弃了字符的表意功能。

五是作为虚构时空的弹幕。前文已经阐释过的空间维度,弹幕还存在一个隐蔽的时间维度。通常,出现在同一帧画面中的弹幕,在现实世界的时间线中,往往并非是在同一个时间点发出的。例如在很多动画、电视剧的最后一集结尾处,弹幕用户们常常会进行“完结打卡”,即通报自己看完这部剧的时间。于是,在同一帧画面里,就会出现标示各种不同时间点的弹幕。这就是弹幕的所谓“拟同步性”,常年研究niconico动画的日本教授滨野智史认为,尽管这些评论发布的时间在真实的时间线上相距甚远不可能相遇,但是他出现在同一个视频的同一个时间点上,便制造出了一种大家同步观看视频的错觉。

不可否认的是,弹幕的出现早已在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上改变了观众观赏视频的状态,与此同时,也通过在极短时间内叠加过量信息的奇异视觉效果,革新了用户的视觉经验。总而言之,相比其外在呈现出的文字评论的表象,弹幕这一形式新奇的视频评论功能所承载的亚文化属性和对传统剧院秩序的颠覆才更为鲜明地展现出它丰富的可能性和可阐释性。

用户根据某电视剧台词“夜色好美啊”,为夜空添加星星

 

书画题跋是古代弹幕吗?

高森

乾隆皇帝是一位能文、善书、好题、乐鉴、喜钤印的书画艺术从业者。据《乾隆宝薮》中记录,乾隆在书画中经常使用的印玺多达1000余方,著名的有《乾隆御览之宝》《御书房鉴藏宝》《古希天子》《太上皇帝之宝》等印玺,这代表了他不同时期、不同作品的“网名”,其中《古希天子》更是其晚年得意之玺。乾隆时期,其题跋书画之多、收藏钤印之繁,罕有可相匹者,凡在书画历史中称得上“优秀作品”者,无不被“涂鸦”和钤印。人们在无奈之余,只能反讽其“弹幕包”贯穿了整个书画史,堪称古代书画的“弹幕之王”。

我们不妨借这个戏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乾隆算得上“弹幕王”吗?进而言之,题跋在什么意义上能被我们当作古代“弹幕”;在什么意义上,又只能是“古代”的弹幕?为此,我们需要先从题跋本身说起。

题跋是什么?

书画题跋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变过程中比较有特色的一部分,它囊括了诗文、书法、绘画、印章等多学科知识,是以品评、鉴赏、考证、记事为主的文字,以及鉴藏的印章,体现在“诗书画印”结合的审美内涵,以及诗画同源、同法、同理的认识之上。题跋自宋元文人画盛行开始,成为了书画艺术不断发展变化下一种特有的体裁形式追求,具有布局、交流、品评、鉴藏、展示等功能。

有趣的是,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古老文化,现在竟然被人们戏称为古代“弹幕”,这当然源于网友们的创意,可也少不了题跋本身的特点。一个最直观的相似点就是:题跋长得比较像不会“动”的弹幕,可除了外观的相似性之外,“题跋”又有哪些功能上的特点,让它能够被当成古代的“弹幕”?

题跋的确很像弹幕

首先,题跋具有多种功能,但最本源的功能之一还是现在常说的“文艺评论”,即作为文艺短评尤其是同一时代人的题跋,往往是记述对这件作品本身的评论和感受,并对作者的艺术思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同为“元四家”的倪瓒在题王蒙《岩居高士图》时云:“临池学书王右军,澄怀观道宗少文,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与当下强调专业性和学术性的“现代文艺评论”相比,这些文字多为短文。一方面,写作比较自由;另一方面,因题在画中,不能长篇大论,语言精练,言简意深。其实,不仅是题跋,中国传统的文艺评论有很多都是简短的个人论断。后来是因为现代学术体系的建立和印刷媒介的发展,才催生出了所谓的“现代文艺评论”形态。虽然,弹幕在现代文艺评论之后,题跋在现代文艺评论之前,但不难理解,两者都不同于位于“中间”的现代文艺评论,都分享了个人化、非论证等不同于现代文艺评论的特点,因而呈现出某种跨越古今的相似。

其次,题跋不仅仅只局限在“对于作品的品评”,有时也构成了作品本身。题跋者会根据画风的需要,经营位置,巧妙安排。有的画面补空,章法饱满;有的顺势长题,气韵生动;有的诗书画印,布局平衡;有的题头著尾,协调统一。题跋者也会根据作品主体选用不同书体进行搭配;考虑题款的长短、字的多少与大小,墨色浓淡等;考虑印章使用的大小,朱文与白文的选用以及钤印的位置;印泥朱砂或朱镖颜色的选择等,都有着十分严苛的范式,这样才会使书画作品上黑白红三色呼应,使布局千变万化,不落俗套,形成别具一格的书画组合。因此好的题跋,不仅在内容上堪称艺术,在形式、位置上也与作品互相增益,构成一个统一整体。

这一点对于弹幕来说更加明显,甚至出现了“无弹幕不视频”的呼声:飞来飞去的弹幕非但没有破坏作品的审美,反而构成了独特的弹幕体验。当然,这并非因为弹幕有着堪比题跋的章法布局和形式美感。但弹幕也有自己的讲究,真正懂弹幕的人深知,弹幕看似随意实则门道颇多,要想弄清这些门道,恐怕需要在弹幕网站泡上一段时间,才能真正从新媒体的互动社交文化和青少年亚文化中找到那些构成弹幕审美体验的元素。我想,这会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再次,题跋也可以充当社交空间。题跋内容分为批评、鉴赏、考订、记事等。在古代,文人士大夫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之间来往频繁、关系密切,大多数都是亦师亦友,他们之间常有书画雅集,互赠书画,相互品评,通过笔墨记述生活琐事,而后随着作品的流传,题跋的内容更加丰富,批评、质疑、争辩也会出现。不同历史年代的书画家可以通过传递的形式,将“题跋”继承下来,比如王羲之《兰亭集序》冯承素摹本(神龙本)、王珣《伯远帖》、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帖》等古代书画,都已成为历代书画爱好者心摹手追的传世神作,他们对于“神作”的顶礼膜拜产生了自我的情感抒发,即兴赋文,长款题跋并钤印盖章。

或许我们可以打趣认为,所谓的“兰亭论坛”、“颜真卿书法论坛”、“苏轼书法论坛”等,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这不是实体会议也不是虚拟网站,而就是那个直接构成了作品本身并被作品本身传承下来的题跋!在这个意义上,题跋利用宣纸实现实体形态,而为我们提供的却是一方虚拟空间,古人、后人、不同地域的人,借助这个提供的特殊平台,实现超越时空的相遇和互动。综上所述,题跋的确充当了虚拟社区的功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社交属性。

题跋毕竟不是弹幕

虽然在评论形态、作品构成和社交属性上有着诸多或必然或偶然的相似,可题跋毕竟不是弹幕。

一个最重要的不同就是,题跋出现在宣纸上,弹幕出现在屏幕上,宣纸上的东西下笔无悔、独一无二;屏幕上的东西往往可读可写、可复制可传输,这在根本上注定了题跋和弹幕的不同:前者不可更改、不可复制,决定它只能是精英的文化,只能为少部分人占有,成为文化资本意义上的主流文化;而后者作为信息化趋势的一个组成部分,则向更多人敞开,成为用户数量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因此,同样是在原作上直接评论,对于弹幕,是观众冲上舞台,昭示的是“观-演”关系的变革,更多地体现了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革新。但对于题跋,是一届精英卸任把另一届精英请上台,是少数人的传承有序,更多地体现了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延续。

再回到最初的问题:乾隆是“弹幕王”吗?是的!他的确创造了众多“古代弹幕”。乾隆是“弹幕王”吗?不是的!因为只有乾隆才能成为“弹幕王”,所以他虽是“王”,可这并不是“弹幕”,并不是我们理解的“每一个人的弹幕”。

王珣《伯远帖》上的乾隆题跋

文艺评论 弹幕 题跋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