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
美学是什么?复旦大学终身教授朱立元有话要说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
美感是人类的一种普通经验,同时又是一种神秘现象。美是什么?美学是什么?如何研究美?古往今来,对于这个问题,哲学家们没少思考,却很难有个定论。
美学研究发展到当代,关于“何为美学”,反而变得更加莫衷一是。
作为著名的美学家,复旦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立元就试图通过这堂浙江人文大讲堂,解释清楚这些问题。
要讲清美学是什么
先要弄清美学研究什么
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集中要解决的,实际上是美学研究的对象到底是什么。它不像数、理、化等学科,甚至其他人文学科那样,研究的对象是很明确的。美学是从西方引入到中国的一个学科,从传统来讲,从古希腊开始就种下了根。
“美学”这门学科,现在为止,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大家对其研究对象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统一的认识。
影响最大的一种看法,就是将美作为研究对象。有的学者说,如果美学不研究美,那还算美学吗?
第二种,认为美学是专门研究艺术,美学如果不研究艺术,怎么研究美呢?这个研究对象,从大的美说到艺术,其实是一个范围的缩小。这种说法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方美学的一位大家——黑格尔。黑格尔的哲学核心,是“绝对精神”。他认为,艺术作品是人的精神的产物,这种美是高于自然界物质性的自然美的。有了这种观念,就自然地把自然美排除在了美学研究的范畴,所以他的哲学也被称之为艺术哲学。
第三种看法,实际上就是认为美学研究对象就是我们的审美经验。比如有人觉得《红楼梦》是美的,也有人会觉得《红楼梦》是色情的。鲁迅先生也讲到,有的人把它看成是政治小说。
第四种,就是在这个审美经验基础上又有更进一步的深化,那就是观察思考审美经验背后,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心理机制、心理要素的变动,我们现在称之为审美心理学,也就是把审美经验深化到心理学这样一个层次。
第五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认为前面四种都有片面性,认为美学应该研究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
美学研究的应该是
人和世界间的审美关系
传统美学普遍认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美,就是美本身。
这个观念朱立元以前也是深信不疑,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通过研究西方的当代美学,同时也研究国内学术界的讨论,对美学的看法有了改变。
朱立元说,研究美学,不是孤立地研究美的本质或者美感的本质,而是要研究人和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这个审美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审美活动,在我看来二者是一体两面,分割不开的。也可以说,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建构起这么一种关系,而审美关系在现实中的展开,便成为审美活动。”
基于这个观点,广义的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它都不是现成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这个跟主体论是不一样的,因为主体论认为没有人之前,自然界的美,都已经客观存在于那里,这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研究审美关系,也包括研究人类审美活动是如何产生的。人类审美是从无到有的,审美不是原来就有的。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刚刚从动物界分离出来,这时候谈不上什么审美,生存都成问题。美感也是,因为审美从无到有,所以美也是从无到有的。美感,也是从无到有的。包括自然界的美,也是从无到有的。只有人和自然界发生了审美关系,才会有自然的美。
蒋孔阳在《美学新论》里讲到审美关系论时,就提到人和世界之间会发生千丝万缕、各式各样的关系,我们一生下来,其实就存在于这样一个关系的网络中。
但是精神方面的关系,只有我们人才会有。这些关系里的一种,就是审美关系,这是比较独特的,跟其他的精神方面的关系不太一样,更倾向于感性,不是理智、理性、认识性的,而是通过五官感觉能够把握到的,这就是感性的关系;它还是情感的关系,这跟科学、认识的关系完全不一样。审美关系始终伴随着人的情感;第三,它受助于形象,这个形象当然也包括音乐形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象化的;第四,它是一个整体性的关系,就是说审美对象是整体地呈现在你面前,不是分解的、支离破碎的,一旦要全身心投入,你的各种心理要素,包括情感、想象,都是全身心投入的。
如果在审美过程中,你理性思考一些问题,加入太多功利性的因素,就不行了。只有全身心投入,这才是审美。比如一幅画,我看到香蕉画得很逼真,我想拿出来吃一下,这就是使用功利的想法。
一旦人和世界之间发生了这样几个层面的关系,他就上升到审美的关系,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了审美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