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民歌”:“京腔京韵”的新味道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邓立峰 时间:2017-11-27 【字体:

“我对于民歌的崇拜,是甚于对贝多芬的崇拜的。”作曲家伍嘉冀的一席话,逗乐了大家,他告诉了大家自己对民歌的痴迷:“听说吕梁山正月十五的灯会上有民歌演唱,我和朋友专门赶到那山沟沟里去听当地人唱民歌,虽然歌词听不太懂,但真的很好听。”近些年来,伍嘉冀经常到云南、贵州等地,听当地人的民歌演唱,“在民歌面前我是‘跪拜’的姿态”。

今天,像伍嘉冀这样的民歌迷为数不少,他们听着传统的民歌,思考着“新民歌”应具备的样式,一些人甚至投入了创作,用他们的实践去对“新民歌”进行探索。11月15日,在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市文联系统北京民歌创作研讨会上,一群北京民歌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北京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这群北京民歌爱好者中,既有像音乐评论家金兆钧和民歌专家、原生态北京民歌传唱人陈树林这样的北京民歌研究者,也有像伍嘉冀、田晓耕、赵方、董雁军这样的词、曲作家,还有像陶庆友这样的北京民歌演唱者。

然而,对于研究者来说,北京民歌究竟是什么?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长期进行民歌研究的陈树林试着为北京民歌下了定义:“北京民歌是长期流行于北京地区的山歌、劳动号子、小调、花会歌曲、儿歌、风俗歌、叫卖调等歌种的统称。”陈树林认为,北京民歌都是人民自己创作的,它们涵盖了从民族历史到各个时代的生活,从各种劳动生活到家庭、婚姻和爱情生活等各类题材。“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北京民歌认知的不同而引发了争论,北京民歌始终没有被正式推向舞台,流传的作品也并不多。”

考虑到北京民歌传承发展的严峻形势,北京市文联数次邀请陈树林为各区县文艺工作者讲解北京民歌的发展历史、歌曲特点、创作路径,并现场示范演唱技巧。同时,北京市文联还鼓励各单位发动各方力量,搜集整理本区民歌,并根据地域特点创作适宜舞台演出、百姓传唱的“新民歌”,创作的成果也即将登上舞台。

记者了解到,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2017年北京市区(局)、产(行)业文联原创优秀文艺节目展演”将于12月2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北京民歌正是此次展演的重头戏。在展演报送的25个音乐类节目中,北京民歌就有17首,且全部为原创作品,《京华春早》《五彩风车》《前门前》《欻子儿》《手把件》《永定上河图》等民歌旋律优美、歌词朗朗上口,听起来有京味儿、有生活。

有专家称这些作品为“北京新民歌”。尽管对这个称号的使用还未达成一致的认识,但这些歌曲都显现了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以“京腔京韵”的北京民歌形式为基础,加入了一些时尚元素和生活气息强烈的内容创作而成的。其中,由青年歌手龚秾演唱的《好山好水好心情》获得了专家们的好评。在龚秾看来,跟传统民歌相比,“新民歌”是形式上加入了新的元素后,在内容上反映当代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民歌。

而说起“北京新民歌”的创作,专家们认为,保持“京腔京韵”是创作的根本。“北京各地的方言也是有区别的。”音乐活动家刘国超认为,想要创作民歌,必须先把这些地方“土语”“摸清楚”,这样才能创作出纯正的“京腔京韵”。

“在保持‘京腔京韵’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怎样去加入新的东西。”作曲家孟文豪表示,他在创作《咱们的大北京》时,用了很多电吉他的元素,插入了说唱的形式,“‘新民歌’应该是流行的,大家都能传唱的”。

北京 民歌 京腔 京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