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审美文化焕新传统艺术
新兴娱乐样式和传媒正在将传统艺术和年轻人的时尚连接起来,年轻人都爱美,对他们来说,传统文化不仅并不老旧过时,而且还具有不可取代的魅力
随着青年人才国际流动日渐活跃,文化认同迫切性也将越来越突出。一旦有机会表现出文化血脉中的美,海外华裔就会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生力军,这与国内青年文化现象其实是同一趋势不同侧面
在积极顺应这一时代趋势的同时,需确保传统艺术核心要素有效传承;理论阐释与文化交流并举;赞助层次要与艺术分层对应,避免“错位”
前两年上映的电影《百鸟朝凤》中,传统唢呐艺术在新技术和新生活方式冲击下濒临失传,给人以沉重甚至悲壮之感。其实不只唢呐,随着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娱乐样式与新兴传媒对社会生活的介入,大多数传统艺术、工艺都面临后继乏人、市场萎缩的危机。表面上看,当前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更热衷于晒自拍美颜、玩手机游戏。但深入了解之后,我们恰恰发现新时代下,新兴娱乐样式和传媒正在将传统艺术和年轻人的时尚连接起来,年轻人都爱美,对他们来说,传统文化不仅并不老旧过时,而且还具有不可取代的魅力。大众文化和新兴媒体并不必然是传统文化的对立面,相反可以是促成传承创新的强有力手段。在新媒体方兴未艾的潮流里,正蕴藏着充满复兴希望的趋势和机遇。
传统之美在青年人中越来越有市场
趋势之一,30岁以下的城市年轻人已开始成为传统艺术新受众群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人对美有着强烈需求和辨识能力,最直接的表现是“美”的市场越来越大。青春版《牡丹亭》以古典与时尚结合的美,将曲高和寡的昆剧从北京大学校园推向全国剧场,十余年常演不衰。如今,部分品牌昆剧演出的票房号召力已不低于演唱会、音乐剧。越剧、粤剧等地方戏也拥有众多年轻戏迷,其拥趸早已超出“地方戏”的地域范围。戏装照、戏曲体验课等文化衍生产品不仅折射出戏曲市场的渐趋升温,还释放出古雅文化已开始步入日常生活的讯号。不独戏曲,博物馆创意礼品和新媒体产品博得广泛赞誉,相关纪录片广受好评,古老的器物文化正重绽生机;电视综艺节目推动下,诗词、汉字之美也吸引来越来越多的爱好者。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和人才流动,地域符号逐渐成为身份认同的文化资源。此前围绕汤圆、粽子等展开的“南北之争”就表达了不同地区民众的地域认同需求。方言、地方戏、民俗仪式当中蕴含着精妙的文化特色,或将成为未来大众文化新资源。当精神需要比生存需求更突出时,“曲高”不一定“和寡”,越是高雅的、独特的,越有可能激发市场积极响应。这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以后必定更多。
还要特别提一下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我的一位学生曾在欧洲一所孔子学院做志愿者,给当地高中生讲授基本中华文化常识。为活跃课堂气氛,她尝试教授简单的戏曲身段动作,发现对多数人来说,生动的艺术演示比成体系的知识讲授更有吸引力,当地人很乐意模仿学习。与此同时,年轻华裔对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出尤为高涨的热情,不仅比本地学生更积极,其投入程度也远远超出国内同龄人。随着青年人才的国际流动越来越活跃,其文化认同迫切性也将越来越突出。一旦有机会表现出文化血脉中的美,海外华裔就会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生力军,当这一群体学成回归,或将成为当代文化创造新动力。这与国内青年文化现象其实是同一趋势不同侧面。
趋势之二,大量传播图像、视频的网络渠道将为优秀传统艺术提供前所未有的舞台。微信表情包、朋友圈小视频以及各种视频网站或手机应用,将更有助于传统艺术传播,加速“美的时代”到来。最初,人们或许只是热衷于“小而酷”“短而炫”的视觉冲击力,这类视频容易吸引眼球。但缺乏表现力的东西热度越高,也就越快过时。喜好新奇的年轻人终将厌倦简单的挤眉弄眼,也终将摒弃演技粗糙的“小鲜肉”和各种“辣眼睛”的修饰。在身体语言上,越来越多的人会去追求更细腻的表情、声音和肢体动作。灵动简约的线条、平仄抑扬的声韵、饱满雅致的颜色搭配、气韵流动的形体表现、婉转有层次的声腔……这正是许多年轻人喜爱传统艺术的原因。
更进一层,年轻人从单纯追求色彩、设计、声韵进而讲究规范、气质。“汉服风尚”为代表的小众文化现象就体现着这一趋势。在网络媒体推动下,有些年轻人从“日本有和服,我们也有汉服”的简单想法开始接触古代服饰文化,继而被其丰富和华美吸引:一部分人开始讲究“宁穿破,不穿错”,自发学习传统历史、礼仪以及更深层的思想文化。孔子说“富而好礼”,即提倡一种从物欲到文采、由外在而内化的修养过程。可见,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并不必然对立,而是可以且应当协调互补。新媒体文化现象的涌现也并不是对传统艺术的挤占,反而是其复兴的时代机遇。
有所坚守也有所突破
在积极顺应这一时代趋势的同时,这几点值得强调。其一,确保传统艺术核心要素有效传承。以戏曲为例,情节、情感固然不可或缺,丰富的表演程式才是这种艺术的特质所在。汉服运动也承载着价值观的追求,但“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形式美则是吸引人的主要原因。无论是舞台表演,还是君子淑女的日常威仪,举凡站、坐、走、说、哭、笑,依不同身份、场合都有严格规范,同时又高度个性化、风格化。严格的规范保障表情达意的稳定性和可传达性,高度的个性化、风格化使其可以适应新环境、新场景。
规范和风格都来自长期、艰苦的基本功训练,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许多年轻人敬佩韩国偶像组合训练的刻苦程度,可从电影《霸王别姬》管窥的戏曲训练之艰辛则不啻数十百倍。个性化技艺还要求师徒传承、口传心授,如今看来更是奢侈。若没有稳定支持和长远预期,极少有人甘愿坚守终身,更无法期待普通家庭支持孩子去传承这一传统艺术。公共管理机构(政府、基金会等)要承担起扶持之责,不能指望追求短期回报的商业组织培养长线人才。
其二,要有开放的心胸,既重视理论阐释,又重视文化交流,不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古时,多数技艺在“不言自明”的环境中自然地得到传承发展,无需过多阐释。在文化选择空前多样的当今时代,“什么好”“为何好”等问题就要尽量讲清楚,诸如“火候”“气韵”等传统文化术语也需尽可能说得明白。理论性的人文学科与实践性的艺术传承应相辅相成。
面对古与今、中与外的文化差异,有些传统文化提倡者倾向于贬低外来文化,这种做法只会把热爱流行文化的部分年轻人推得更远。民族文化的特质可以在比较中更加凸显和面目清晰,无需通过贬损他人来衬托。我们本有的优秀文化还需在与其他优秀文化的互动中创新发展。这种互动的前提是理解,即把功夫下足的交流和阐释。这方面,美学、艺术学和艺术史等学科可以大有所为,对内对外提高阐释力,提炼出不同文化的相似与相通。
其三,尊重市场的创造,弥补市场的不足,避免“错位”。艺术的发展总离不开“赞助人”,“赞助人”有时是公共管理者,有时是大量而分散的民间力量。赞助层次要与艺术分层对应。仍以戏曲为例,最顶端的是作为根基的经典“骨子戏”,它们面向同行、批评家等少数“行家”,重在定标准、立规范。“骨子戏”离不开慢工细活、十年一剑的弱功利投入,最需要政府或社会公益机构支持。其次是旨在普及的市场化创作,如“青春版”和各种新编戏,其成功与否取决于满足市场需要的程度,艺术高度则系于“骨子戏”磨练出的名角;最外围是诸如“戏歌”“电音戏曲”等,处于跟其他艺术和娱乐形式的交叉地带,跟随时尚,旋生旋灭。
如今有些错位的现象:政府有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普及性作品中,一旦评审结项就束之高阁,少有市场效果;急需公共资源支持的艺术传承却遭遇“扶持不足”的困境;满足大众市场需要的娱乐化试验又被责以“歪曲传统”。这种错位主要是因为没有厘清市场与非市场的关系:市场无法支持艺术的核心传承,却比评委会更有权评判某个作品的普及效果;政府难以代替市场做出选择,却有力量保障传统文化的核心传承,从而成为市场产品的源头活水。
简而言之,当今年轻人对美有更强的需求,无论是装点生活、个性表现,还是文化认同。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艺术有独特的美,能满足这种需求。网络渠道和技术手段还为美提供前所未有的传播条件。从需求、供给到渠道,传统艺术有较乐观的发展前景,也有急需突破的瓶颈。公共文化事业要集中资源支持那些弱功利、需要长期投入的艺术传承,而各种艺术创新则应交由社会力量,鼓励民间去自发探索,让一个繁荣且健康有序的市场去评判、去筛选。
(作者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