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是先起题目还是先写作?”作家付秀莹这样说……

来源:长城网 作者:张晓明 时间:2018-10-08 【字体:

9月8日下午,在河北省作家协会“文学读书荟”现场,《长篇小说选刊》执行主编、小说家付秀莹应邀主讲《语言、细节、想象力:看小说如何生长》。

付秀莹为读者签名

付秀莹从语言,细节和想象力三个方面分享了小说写作的特色。

“写小说就是写语言”,付秀莹做了这样的开场白。在她看来,好的小说语言是有个人气息的,不需要华丽,朴素的、家常的反而更加有味道。

她举例子,有作者写公鸡打鸣,不用“喔喔喔”这样的惯用词,而用了“我我我”,乍看之下好像是错别字,但这样写给人带来了拟人的感觉,好像公鸡在说“我的一天开始了”。“这样的语言就非常富有个人气息,让人过目不忘”。

“细节是小说的血肉”,她认为,细节考验着小说家的敏识度,就像是一粒粒埋藏心底的种子,要求作者对生活的点滴有充分的观察和细腻的把握,在作者的浇灌和 呵护下才能生根发芽。她举了自己的短篇小说《爱情到处流传》的例子,因为一个细节让很多人误以为是发生的真事,也有很多读者在里面读出了自己的故事。

现场观众在认真做笔记

“除了语言和细节,小说家还需要具备虚构和想象的能力。”付秀莹如是说。关于如何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发挥和运用想象力,她提出八字箴言:“无话则 多,有话则少”。她说,知道的、想要表达的越多,这时越要学会克制情感,节制语言;对于不知道的、不熟悉的人与事,就要在符合情感和性格的基础上充分展开 联想与想象,促使人物趋于饱满,故事更加充盈。

在付秀莹看来,写小说是一种“控制的艺术”,这种控制力决定了小说是僵硬的还是丰满的。

“对我来说,写小说是一种补偿和安慰”,个人的渺小无助可通过创作小说得到抚慰和平衡,同时写小说也是对人生只能窥生活一面、对单调生活的补充。在现场,付秀莹分享了自己认为写小说的意义。

同时,她表示,对读者来说,通过阅读小说,人们在里面找到与自己相似境遇的人,通过这种“人生的交汇”,读者产生“被说中心事”的幸福感,也让自己的现实人生得到安慰和满足。

现场有观众提问,“自己一直想写小说,苦于想不到好题目,一直没有动笔”,她想请付老师给个建议。付秀莹表示,“我认为作品的题目不是最重要的,可以根据 自己的写作习惯,不一定要先起题目才能写作”,付秀莹坦言,自己就习惯先写作后起名字,自己的长篇小说《陌上》就是在创作完成后,经多方讨论,最后定下的 题目。

付秀莹在河北无极一个叫芳村的村庄出生、长大,她的小说《陌上》以“芳村志略”的方式呈现了一幅当代乡村浮世绘。继《陌上》之后,付秀莹目前正在创作一个长篇小说,也是与“芳村”有关的,大概明年初会在《十月》杂志与读者见面。

付秀莹是河北无极人,谈及她的小说,有一个标志性的村庄是绕不开的,那就是她的精神原乡和文学故园“芳村”,“我的故乡是河北省无极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庄, 在我的小说里,叫作芳村。我在芳村出生、长大,那个小小的村落,盛放着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记忆,漫长的、寂静的,有着淡金色的投影,同村庄的草木庄稼月光 蝉鸣缠绕在一起。”付秀莹曾说,“芳村”是她的文学想象的全部源泉。而说到“芳村”,就不得不提及她的一部小说《陌上》。小说以“芳村志略”的方式既为我 们描绘了一幅田园风情画,又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当代乡村浮世绘。因此,付秀莹被评论界誉为“荷花淀派的精神传人”。《陌上》之所以能够大受好评,“芳村”之 所以会如此迷人动人,离不开付秀莹对小说艺术的独到见解、对文学语言的精准把握,对文本细节的精益求精,对审美想象力和可能性的持续勘探与反刍。

付秀莹 小说 写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