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艺术:从民间艺术到殿堂文化
坐莲菩提 二○○九年 郑宝根
在人类文明的漫长发展进程中,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了物质文明,也从来不曾缺失捕捉与发现美的眼睛,并不断在本能、劳动和巫术中探索美,促进了人类艺术的诞生。包括原始社会早期的生产工具、武器、骨制器具和中后期的彩陶、雕塑、壁画、装饰品等,构成了原始造型艺术的主要内容。植物根茎比起兽骨、石块相对易得,磨制方便,成为人类制作工具的首选之一,根雕也逐渐由人类的生产工具、狩猎武器,经历史沉淀成为工艺品,从民间走向殿堂。
在劳动和生活中发现根木之美
原始造型艺术的产生与农业经济的确立息息相关,劳动工具成了人类早期的造型成果。除了耕种,聪明的祖先发现了根木的其他用途,火的使用也让祖先们看到了根木的可爱之处:人类开始吃熟食,树枝、树根可谓烧烤食物良品,人们对树木的情谊更为难舍难分。根木,成为祖先最先接触、利用的对象,集耕种、狩猎、防身、吃食于一体,“一木多用”。虽然根雕产生的具体时间还没有确切考证,但考古发现,早在六七千年前人类已学会雕刻木像,并用树根和竹根制作饰品。
原始根雕造型,经历了从一开始质朴、简单,没有任何花纹修饰,到人工造型的过程。当时语言和文字尚未产生,早期人类便用各种符号在崖壁、陶器等媒介进行交流,这种实用性和审美性相互交融,最终促成了根雕艺术的产生。197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两块画有盆栽万年青图案的陶器残片及牙雕、木雕等。“万年青”图案的绘制,说明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将从线条中获取灵感,用于根雕创作中。而就现代而言,复古潮流的时兴,原始味道的造型元素,同样是很多艺术家追捧的艺术风格。
伴随技艺的不断提高,人类更加注重审美功能,开始灵活运用线条的曲直变化。后随时间推移又运用了空间、疏密、繁简、强弱、色彩等对比手法来凸显美。在滇西北高原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中,有大规模露天祭坛与木雕群,数量以百计,高度均在四米以上。这个祭天的神坛上雕造手法更是令人惊叹不已,简洁自然,粗犷概括,无拘无束,鬼斧神工之间散发着原始艺术淳朴和无穷的生命力。虽然图腾神柱的造型是1000年前的文明产物,但彼时纳西族人仍处于原始社会。
以上足以证明:根木雕刻作为民间艺术的一大门类,产生于最原始、古朴的劳动和生活中,是艺术和审美生发的源头。
从自然崇拜、巫术通神到“天人合一”
早在原始造型艺术中,已经有自然崇拜、巫术通灵的影子。根雕艺术也不例外,从产生的那刻起就伴随着人类朴素的自然崇拜和祈愿的功利性,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人类早期文明艺术的产生过程中都有所体现。今天仍存在的非洲木雕,不管是雕像还是面具,在新生命的降生、婚嫁和死亡等重大仪式中仍在利用。在非洲,人们认为只要佩戴上面具,便有了神灵的力量,这是他们与大地、太阳和月亮等自然力量进行交流的媒介。
在我国,根类艺术的产生也是源于人们祈愿平安长寿、丰收和子孙多福的精神诉求。上世纪80年代,我国考古工作者相继在湖北荆州地区和荆门市十里铺镇包山二号墓,挖掘发现了根雕艺术作品“辟邪”和“角形器”。据国家文物部门考证,他们都产生于距今约2300年左右的战国时期。“辟邪”为一虎头、龙身、兔尾、四足的怪兽,四足雕有蛇、雀、蛙、蝉等图案。“角形器”更为精致,色乌,呈两只盘结的小螭形状,并略雕有螭头及腹部纹理。两件作品既有人工的雕琢技艺,又融合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值得一提的是,出土的两件文物是古人用来保护墓葬主人、辟邪免灾的神物。这说明,至少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的根雕艺术创作已有了双重性。创作者在崇尚自然、巫术神兽的功用性基础上,创作思想领域已经开始衍生出“天人同构”的审美情趣和评判基准,通过对天然根材依形度势,局部雕刻,达到根的自然之美与人工技能融合。
我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由庄子阐述,后由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的精髓。在艺术领域,“天人合一”“天人同构”的创作思想,是中国古代宇宙世界观的美学特征和原则,突出体现在曲线与圆弧的运用上。我国根雕艺术不同于西方的具象雕塑之处便在于此,抽象、隐喻,线条和圆得到充分运用,使我国的根雕艺术卓尔不群于世界艺术之林,讲求“神似”“七分天然,三分人为”。
根雕艺术“天人合一”过程总的来说相对缓慢,早时根雕艺人寥若晨星,欣赏者也极少,少量的根雕作品也成了名门望族甚至帝王将相的专利。魏晋南北朝时期,《南齐书》有齐高祖赠与隐士绍竹根雕“如意”的记载,并且记载了这件“如意”是艺人采用竹根的自然形态雕琢而成。到了隋唐,文化艺术繁荣兴盛起来,《唐书·李沁传》记载了唐代邺官李沁采来天然树根,雕琢成龙型抓背献给皇上的事情。北宋时期,《太平广记》记载了“荆根枕”的故事:有位商人偶然获得了一个形如狮子的荆树根,请华阳县的工匠雕琢成一个狮形枕献给华岳庙,守庙人如获至宝,自己收入柜中,路人要用万钱收买,方能一览其面。
五代时期,根雕的艺术形式逐渐分为了实用型、欣赏型两类。五代画家阮郜绘制的《阆苑女仙图》图卷中,出现了多处用树根制作的木榻、凳、花架、床榻等器物。到了明清,根雕艺术基本上发展成熟,根雕创作出现了通体雕法,即为我们所说的“圆雕”。根雕艺术作品玲珑剔透,技艺精湛典雅,家具和日用品也屡见不鲜。
明清时期,我国根雕艺术的风格基本奠定,浙派、闽派、徽派地域性根艺流派形成,最为著名的是嘉定的“三松”和“封式三杰”。根艺讲求“七分天成,三分雕琢”,并受到中国文人画、写意性的影响,欣赏性大大提高。根雕“天人合一”的创作思想逐渐成熟,正好符合了上层统治者和文人的政治思想诉求。此时的民间艺术已经由母体一步步分支、发展,与文人艺术、宫廷艺术三足鼎立又相互杂糅,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共同促进我国根雕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根雕艺术成为殿堂级的珍品
我国根雕艺术凝聚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达到了博大精深、异彩纷呈的局面,在全世界根雕艺术界独领风骚。种类繁多的木雕流派遍布我国大江南北,其中最著名的有浙江乐清黄杨木雕、浙江东阳木雕、广东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人称“四大名雕”。而在这种地区划分的传统木雕系统之外,还有许多地区性木雕种类,如宁波朱金漆木雕、曲阜楷木雕、南京仿古木雕、苏州红木雕、云南剑川木雕、上海红木雕、湖北木雕船、北京宫灯、永陵桦木雕、泉州彩木雕等等。
四大流派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工艺风格。浙派根雕一直走在中国的前列。东阳木雕诞生于宋代的浙江东阳,擅长雕花,图案优美、结构精巧,清代乾隆年间,被称之“雕花之乡”,据传当时有400多名工艺师被召进京城进行修缮宫殿工作。浙江乐清黄杨木雕从清代中期起就成为中国民间木雕工艺品之一,以雕黄杨木陈设品而闻名中外。广东金漆木雕起源于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贴金,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福建龙眼木雕则产生于明代,相传明初有长乐人孔氏,利用天然疤痕树根进行雕刻,成为闽派龙眼木雕特有的传统工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我国根艺发展在传统圆雕的基础上开始转型。艺术家力求在“似与不似”“似是而非”的形象中,发现大自然最本质、最原始的美。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根雕艺术发展壮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根雕艺术家,雕刻技巧也几乎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同时,很多艺术家打破传统,创新形式,进一步开拓了根雕艺术的新领域。比如杭州民间艺人刘小平,近年来先后发明了“扁雕”技法,创新了“漫雕”形式,用抽象、离形的艺术语言展现了自由、主观和纯粹的艺术表现力,人物精神世界揭示得特别深刻、饱满,与西方现代抽象艺术不谋而合。根雕艺术发展至此,已经不再是民间匠人的“雕虫小技”,它已融入了哲学与生活。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