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鲁迅(一):童年旧忆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陈泽宇 整理 时间:2021-09-17 【字体:

       童年是每个人人生经历的起点,也是每一个作家写作最宝贵的经验所在。鲁迅先生的童年在绍兴度过,这里有周家台门,有百草园,有三味书屋,也有当铺与药店。与油蛉、蟋蟀、云雀相伴的记忆分外迷人,在书桌上刻下早字的记忆深刻难忘,从小康之家落入困顿的记忆影响了鲁迅先生一生。如果用一组图片来展现鲁迅先生的复杂与丰富,不妨从童年旧忆开始。

编辑过程中受益于朱正《鲁迅图传》(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吴中杰《荒野中的呼喊者——鲁迅图传》(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黄乔生《鲁迅图传》(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鲁迅博物馆编《鲁迅文献图传》(大象出版社1998年)、陈漱渝《搏击暗夜——鲁迅传》(大象出版社1998年)以及上海鲁迅纪念馆官网、“绍兴鲁迅纪念馆”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的相关资料,特此致谢。

——编者按

 

绍兴的周家老台门坐北朝南,青瓦粉黛,砖木结构,是目前绍兴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台门建筑之一,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老台门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其主体建筑共分四进,第一进俗称“台门斗”,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鲁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这对周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匾额的两旁各有一行泥金小楷:“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和“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

老台门的厅堂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以作喜庆、祝福和宴会宾客之用。厅堂正上方高悬一块大匾“德寿堂”,两旁柱子上有一副红底黑字的楹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字介孚,1838-1904),同治十年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溪县知县,后捐任内阁中书。后因科场案入狱。图为绍兴鲁迅故居内鲁迅祖父周福清和祖母孙氏、继祖母蒋氏的画像。

鲁迅的父亲周用吉(字伯宜,1861-1896)与母亲鲁瑞(1858-1943)

周家新台门位于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周氏家族三个台门中建成时间最晚的一个。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于此,并一直生活到18岁去南京求学之前。鲁迅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曾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这一期间他也居住于此。鲁迅常常在这里备课、写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就是在此写成的。卧室里陈列着的一张铁梨木床,系鲁迅当年睡过的原物。图为鲁迅的卧室。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来到周家新台门的菜园中玩耍嬉戏,捉蟋蟀,玩斑蝥,采桑葚,摘覆盆子,拔何首乌。夏天在树荫下乘凉,冬天在雪地里捕鸟。“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提及的泥墙根和石井至今保存完好。

鲁迅7岁时入家塾开蒙。图为《启蒙鉴略》,是鲁迅最早的启蒙课本。

12岁时鲁迅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他非常留恋百草园:“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约有35平方米,正中上方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三味”的意思为: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鲁迅在三味书屋的老师寿怀鉴(字镜吾)是绍兴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在三味书屋的近五年间,鲁迅依次学习了《幼学琼林》《四书》《五经》等。

“孔孟的书我读得最早,最熟,然而倒似乎和我不相干。”(《写在<坟>后面》)鲁迅的求知欲很强,他除了学习《四书》《五经》、唐诗以及汉魏六朝辞文和其他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之外,还对许多“课外知识”兴趣盎然,如《尔雅音图》《癸巳类稿》《诗画舫》《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等等。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涯,使鲁迅受益匪浅。鲁迅在此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日后从事的文学创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图为鲁迅《拟购书目》手稿,写于1897年前,现存北京鲁迅博物馆。

图为清代陈淏子记述花木栽培技巧的作品《花镜》。鲁迅在阅读时颇感兴趣,并做批注。

图为《点石斋丛画》,这是鲁迅用压岁钱和零花钱购买的画谱之一。1885年上海点石斋石印缩印本。现存北京鲁迅博物馆。

科场案后,鲁迅的祖父被关押到杭州监狱,父亲被取消乡试资格,鲁迅兄弟为避株连,到亲戚家避难,被称为“乞食者”(《鲁迅自传》)。“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图为鲁迅父亲所写的借约(现存上海鲁迅纪念馆),以及少年时期鲁迅经常去的“恒记当”当铺和“光裕堂”药店。

一八九八年五月,鲁迅办了八元的川资,携带着一只网篮、一个铺盖卷,告别母亲,离开故乡,前往南京水师学堂求学。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