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张兆增:用心拍摄 静待沉淀

来源:中国摄影报 作者:中国摄影报 时间:2017-01-22 【字体:

1957年出生在北京胡同里的张兆增,从事摄影40年,他的诸多纪实摄影作品拍摄时间跨度都在30年以上,其中,《中国煤炭30年“冰与火”》记录了煤炭行业的发展路程,另一组代表作《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捕捉了北京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变化,映照出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缩影。这份坚守,承载着他作为摄影人的追求与责任。

在与中国摄影报记者李白的对话中,张兆增讲述了自己多年从事摄影的感悟。他坦言,一直把镜头对准普通百姓生活,记录百姓的生存世相已成为他的嗜好。

李白:您的作品《中国矿工30年“冰与火”》获得本届中国摄影金像奖,30年是个漫长的过程,在拍摄中要耐得住寂寞,要做很多调整,不断学习新知识,您如何看待摄影的时间跨度问题?您还拍过哪些长期关注的题材?

张兆增:我1988年到中国煤炭报工作至今,拍摄煤炭题材的这30多年,见证了煤炭行业如坐过山车般的“冰与火”的变化,拿出这组图片参加中国摄影金像奖不是我的全部目地。我一直在反思中国煤炭从“黄金十年”到瞬间跌入低谷,这种冰与火的强烈反差没用多长时间,它的原因何在?“黄金十年”是真实的?还是中国煤炭走入“寒冬”是真实的?

纪实摄影要长期关注,同时还要有时间跨度、有思考。今天拍的今天看是一个感觉,十年后再看又是一个感觉。

我还拍摄了《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世相》、《90年代的新疆》、《消失的北京胡同》、《门与脸》、《九十年代中国矿工》等,许多还待整理完成。但我的每个专题大多都是经过长期关注,有许多专题跨度都在30年以上。纪实摄影的魅力就是长期关注和时间跨度,比如像我们今天看布列松、马克·吕布、萨尔加多大师的作品,国内像刘香成、解海龙的作品,它是一种历史的再现、佐证。纪实摄影的目的一个是记录、一个是见证。

张兆增-《中国矿工30年“冰与火”》系列:中国煤炭“黄金十年”期间,全国各地煤矿疯狂投产、开采,造成了环境的严重破坏。号称中国“科威特”的榆林环境破坏尤为严重。

张兆增-《中国矿工30年“冰与火”》系列:中国煤炭走入“寒冬”,2014年2月辽宁阜新矿业集团煤矸石中捡拾煤炭的女工。

李白:在40年的摄影创作中,拍摄哪组照片对您影响最大,有过哪些难忘的经历?

张兆增: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对社会影响最大的,也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当属《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因为北京是首都,是政治文化的中心,是一个标杆,它的一举一动影响各地。改革开放的前十年可以说是社会变革、探索、尝试、寻求发展初期的十年。它同90年代、00年代,甚至今天相比,意义更深远。80年代开放的北京是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的窗口,更有它的独特性,全国人民都在翘首关注。人们从封闭走向开放,在变革中彰显百姓的生活状态、服饰、娱乐、消费等意识形态和百姓生活中流露出来的过去和开放交织在一起的时代符号。它是佐证历史从封闭到开放的分水岭,是见证时代的证据。

我摄影最难忘的经历是:“道理悟出了,黄瓜菜全凉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沙龙式摄影风靡,我更是痴迷摄影创作,新疆、西藏、云南、陕北、跑了多次。人力、财力、时间没少付出。虽获了很多全国大奖,获奖的底片被我视为珍宝,小心保存。没相中的“废片”却被一卷卷卷起放到抽屉里,这一放就是30多年。

近两年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对沉睡了30年的胶片进行重新的审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越看越感觉那些闲暇时随手拍下的80年代北京变迁时的记录图片很有意义,生动精彩,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后悔当初捕风捉影式的创作,浪费了大好的光阴。没有把精力全部投放在记录变迁的时代上,今天想起来后悔莫及。再看所谓当时获奖的底片,没有一点人文、史料价值,就是一堆“糖水片”。

张兆增-《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系列:“80·北京”八十年代北京人搬家。当时搬家还没有搬家公司,一般都是请亲朋好友来帮忙。

张兆增-《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系列:1982年摄于北京西四街头,画面中的警察是西四交通支队交警,他每天在此路口护送小学生过马路。

李白:《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捕捉了当时老百姓的生活瞬间,而且每张图片里面都有生动的故事。经典又具时代感,耐人寻味,您是怎样把握那些决定性瞬间的?

张兆增:我拍摄的《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之所以每张都很精彩,是因为没有钱。记得我当时工资34元,用的是上海产的400多元海鸥DF135相机,还是跟家里人凑钱买的。我80年代所拍的大部分图片都是用简装、处理的黑白盘片胶卷拍摄。当时我买的胶片是北京市最便宜的胶卷,4毛钱一卷。就算便宜也舍不得连续拍摄,而且那时也没有能连拍的相机。所以,选好拍摄目标,我会等待最佳时期出现,在最佳瞬间出现的时候,按动宝贵的快门。可能这就是大师说的“不仅是当下发生在他身边的一瞬,更是事件此前此后整个过程中的一个波峰”。

张兆增-《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系列:1983年摄于北京平安里石油商店。北京人做饭很多家庭用煤油炉,这是北京老百姓排队等着买煤油。

张兆增-《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系列:1989年的北京大钟寺农贸市场,那时卖菜都是这样卖。今天这个蔬菜批发市场早已不存在了。

李白:这两年来,国内有几个街头摄影达人在网络上很火,比如合肥抄表工刘涛、拍摄《北京、北京》的张星海等,您觉得他们的街拍与您拍的《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使您在拍摄时观念和手段上有哪些改变和思考?

张兆增:这些年轻人的摄影思维和拍摄手法,老同志都应该借鉴,甚至要努力超越他们。我现在一直在思考,而且从我的《中国煤矿30年“冰与火”》的组照中也能通过我30年的拍摄方式看出我在力争改变。

抄表工刘涛在合肥的街头边工作、边摄影,他的作品是纯粹的街拍。发表在网络,一夜走红,24小时点击量4万多人,这说明了读者喜欢,愿意为作者传播、点赞。

我的《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和刘涛的相同之处是都属街拍,都是用了很长时间关注。但因时代的差异、年龄的差异、教育的差异,令我们的关注点不同,拍摄方式也不同。我关注的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百姓生活状态,刘涛的街拍作品则更关注的是百姓生活中的诙谐,喜欢看我《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的大多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喜欢看刘涛作品的大多是这个年代的年轻人,我想这就是差异吧。

街拍现在在摄影圈很时尚,许多专业和业余摄影爱好者都热衷于街拍。我觉得街拍应该是有主题的,选取一个主题长期关注和拍摄。街拍不是漫无目的乱拍的代名词。

张兆增-《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系列:1989年摄于北京安定门立交桥下,京城遛鸟人合影。

张兆增作品:2002年甘肃省民勤县植树节孩子们植树突遇沙尘暴。

张兆增作品:2003年4月30日北京煤炭医院成为北京市定点收治非典医院,医护人员人心恐惧,这是在收治患者前一天的最后动员。

李白:您之前开过影楼,还获得过两届“人像摄影十杰”提名奖,如今人人摄影的时代令摄影记者危机重重,摄影人应该如何转型?

张兆增:我做影楼、做摄影工作室那会儿还没有数码摄影,还是用黑白胶片、彩色胶片拍摄,每天的最后一项工作是冲洗当天拍摄的胶片。现在的摄影完全颠覆了当时那个时代的摄影观念。但我记得摄影家王文澜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摄影难就难在它太容易了”。今天的手机摄影也好,数码相机拍摄也好,最终是要用影像来说话。你的影像拍的好坏最终是受用者来评判。今天自媒体发展迅速,未来飙升到何等高度是个未知数。摄影记者危机重重很正常,就看他们怎么定位自己了。是“转产”,还是任命;是垂头丧气,还是与时俱进。历史前进进程总是会大浪淘沙。只有去接受新事物,紧跟时代步伐才有可能不被社会淘汰。今天的摄影人要脑洞大开,寻求摄影新高度。

张兆增-《中国矿工30年“冰与火”》系列:皖北矿业集团新入矿的大学生,当时大学生能分到矿上是很好的工作。

李白:摄影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有哪些感悟?

张兆增:我从事摄影40多年,可以说他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几天不拍照,就感觉生活中少了点什么。朋友聚会、同事聊天也是三句话不离老本行。

我的感悟就是要走下去,走到基层,把镜头对准普通老百姓的精彩生活,用心拍摄、静待沉淀,若干年后,抱着相机捞沉底的“干货”。

张兆增-《中国矿工30年“冰与火”》系列:2015年7月14日,陕西铜川矿业集团王石凹煤矿破产前,工人将井下设备运往地面封存,在矿上工作很多年的工人心情压抑。

张兆增-《中国矿工30年“冰与火”》系列:2010年3月28日山西王家岭透水事故第七天,下井搜救的工人按当地的风俗,都要系上红花系带下井搜救,为的是辟邪。

·文章选自《中国摄影报》·2017年·第5期。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