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让我们更充实了吗
数字阅读带来了信息的多元,但多元常常伴随着知识的碎片化;数字阅读带来了内容的丰富,但丰富常常伴随着学习的扁平化;数字阅读带来了阅读的简易,但简易常常造成了思考的表层化
俄罗斯曾被誉为世界上最爱阅读的国家。在这个孕育了托尔斯泰、普希金和契诃夫的国家,无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地铁公园,随处都能看到捧着书报阅读的人。今天,在我们身边,那些潜心阅读的人,手里捧的可能不再是书报,而是各种电子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阅读是一个诗意的字眼。一壶香茶半卷书,偷得浮生半日闲,是很多人心中阅读的美好画面。然而,这种诗意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已经渐行渐远。不仅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不仅因为选书购书太过繁琐,而且因为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诗意想象罩上了一层冰冷的外壳。
前不久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的数字化阅读率正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阅读方式正在以凌厉的攻势,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数字阅读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使用便捷、检索快速、储存海量、多媒体的阅读体验,以及与传统书籍相比绝对的价格优势,让数字阅读从诞生之初就具备了一切新技术所拥有的华丽感。有人曾做过比较,一套完整的二十四史有3249卷,约有4000万字,一个书架是不可能放得下的。而储存一套数字化的二十四史,则仅仅需要50M,这对现在动辄几十、几百G的储存设备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数字化阅读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已经成为重要的阅读方式之一,也成为当下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学习知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数字化阅读华丽的外表下面,却有一种触手可知的冰冷感。
古人讲开卷有益,但当开卷变成了开机,当纸张变成了按键,当厚重的二十四史变成了电脑里一个小小文档,我们又该何处寻找开卷阅读的乐趣呢?
读书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和过程。我们拿到一本书,会被它的封面震撼,会被它的装帧吸引,会享受把它拿在手中的重量,会聆听每一张纸从我们指尖滑过的声音。说到底,我们被一本书吸引,不仅仅是因为这本书的内容,还是因为隐藏在这本书背后的一种人文气息,一种与作者的交流,一种从历史和故事深处走来,经过思想激荡后凝结成的重量,这恰恰是我们从银白色的屏幕上无法获得的感动。
今天的数字阅读产品琳琅满目,网络让我们在图书市场里眼花缭乱。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人容易被快餐式的读物所吸引,被一些低俗的书籍所迷惑。翻看各大电子书网站和论坛的下载排行榜,排在前列的都是些玄幻悬疑小说、漫画、游戏、武侠、言情类的网络文学,而真正的经典名著少人问津。书籍作为营养食粮的作用正在下降,作为娱乐消遣的功能却在上升。
数字阅读带来了信息的多元,但多元常常伴随着知识的碎片化;数字阅读带来了内容的丰富,但丰富常常伴随着学习的扁平化;数字阅读带来了阅读的简易,但简易常常造成了思考的表层化。
阅读并不仅仅是一个获取知识,了解信息的过程,它身上更担负着传承思想、培养审美的责任和使命。在纸上阅读二十四史和在手机上阅读二十四史,作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问题在于,用手机阅读的人,有几个在阅读二十四史?
数字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阅读形式的变化,也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变化。我们今天用跳跃式的阅读代替了传统的细嚼慢咽,越来越丧失了阅读长文章的耐心和能力;我们用速食的方式获取的信息和知识越来越多,却随着庞大信息量的摊开而变成了越来越薄的煎饼人;我们从搜索引擎上轻易地便能寻找到想要的答案,却再难到达那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无论阅读的方式怎样变化,人们对高品质书籍的需求是一贯的,对先进文化的向往和渴望是不变的。数字化阅读以新技术的锐气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阅读视野,但也应该在内容上承担起传承文化、呵护心灵的责任,而不应一味向市场和庸俗妥协。
而作为读者的我们,是不是有时也可以把电子阅读的设备收起来,泡一壶茶,翻一本书,怀念一下那些诗意栖居的时光呢?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