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愚乐文学” 遏制文学世俗化趋势
核心阅读
新世纪以来,世俗化写作丰富了文学生态的同时,对文学核心价值观的取向提出严峻挑战。呼唤大雅之声,以抵御愚乐文学,用强大的正面力量遏制文学的世俗化趋势。
中国当代文学60多年的曲折历程,实际上就是文学核心价值观的不断体现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是不断与附庸政治、附庸经济、附庸小我斗争,进而回归到文学本身,同时又不排斥政治、经济、小我,成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艺术审美的方式去完成思想洞察,在小我与大我的激烈碰撞与有机结合中,努力创作出较大的思想深度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文学作品,这就是文学核心价值观的表达轨迹,也是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的大致勾勒。
应该看到,世纪之交以来,文艺世俗化的趋势已然显在。对此,俄国文化符号学家洛特曼的话可谓剀切:在接受过程中,只有将高雅的与低俗的、精英的与大众的融合在一起才能消除它们之间的界限,而这不仅是美学范式转换的典型表现,也是正在变化的内容的显著特征(洛特曼《作为历史文化问题的大众文学》)。应该承认,世俗的文学拥有相对广大的接受群体,这是因为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相对紧密,与普通读者的消费心理比较吻合。将世俗文学纳入当代文学的版图必然会冲击原有的文学格局,但只有这样,新世纪的文学生态链条才是完整的。
然而,文学的世俗化脚步不可能中规中矩不偏不倚,世俗化文学(比如毫无门槛的网络文学)在拓宽表现路径、走近大众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对此,尼采很早就指出:所谓文化与真正的艺术如此疏远和互相嫌恶对立,如同我们当代所目睹的这样。我们明白这样一种羸弱的文化为何仇恨真正的艺术,因为它害怕后者宣判它的末日。(尼采《悲剧的诞生》)我的理解,先哲们所谓高雅的、精英的、真正的艺术,应该就是指向文学核心价值观这个命题。
显然,与集中体现文学核心价值观的文学精品建构相反的是低俗文学。在娱乐至死、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崇高、信仰、悲悯、关怀等这些曾经被文学写作者视为神圣美好的概念,在一些作家笔下已变成明日黄花,文学已不再是他们心目中神圣不可亵渎的伟大事业,他们用生花妙笔殚精竭虑地传达着快感,书写着利益,表现着愚乐,叙述着卑微,以迎合市场,迎合某些审美趣味不高的读者,这种远离核心价值观的文学,偷袭了读者的心灵,污染着社会的风气。原本,针砭生活中的阴暗与冷酷,鞭挞现实中的不良和鄙陋,应是为文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为文者的不二选择,其目的是为了向世人昭示人性的善美与纯真,激发人们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崇高的无悔追求,但不幸的是,大量的低俗文学作品的蜂拥出现,使得人们读了之后,变得卑微而消极,悲观而厌世。这不能不让我们为之担忧!
毋庸讳言,时下不少文学作品,存在着价值标准多元乃至混乱的现象。这些创作者在审美价值的多元标准岔道上头脑发热,一些文学作品,丧失了美学水准、道德底线和价值立场,读者压根不知道它们歌颂什么反对什么。那些打着表现复杂性格、人性回归旗号的作品,看似是一种智慧,实则是价值导向的偏离和混乱,对大众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起到了严重的误导作用。这与不断粗鄙化、低俗化的社会风气和某些创作者的文化修养不够、心胸逼仄、心态浮躁有关。这样的文学作品,不管其内容多么丰富,形式多么现代,故事多么精彩,情节多么引人,都是与文学核心价值观和真正的文学精神相去甚远乃至南辕北辙的,因而应该引起我们读者的警觉。
作家们努力建构文学精品,是时代生活的要求,也是读者的殷切期望。人们希望并渴求文学精品的不断涌现,是希望在经济不断增长、生活走向富足的同时,能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们知道,人的生存与发展,仅仅有历史的经济阐释是不够的,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求也是不够的,还应该关照到精神的更高层面。人,不但是经济的动物,人还应具有人的属性。所以,作为肩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崇高使命的作家,有责任从人的精神层面表现和升华民族生存状态。面对异化的危机,我们都必须以存在的勇气加以拯救。存在需要勇气和智慧,价值判断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辩证地看,一个作家的创作不一定越写越好,一个时代的创作也不一定比过去时代的创作更好。在文学领域里,过去的文学和现在的文学之间始终具有生气勃勃的历史联系。但人们有理由要求表现真善美的文学和他们在一起,不断地给他们以艺术享受和生活启迪。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文学精品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时代的也是全人类的。它们之所以能够与未来的人们对话,就在于其除了具有现实内容外,还具有潜在内容。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文学。作家是时代之子,是以其独特的艺术把握方式来反映自己的时代,表现自己的独特思考。因为一部渗透着核心价值观的文学精品在不同时代尽管会受到这样那样的评价,但构成作品的基本价值和基本元素则是不变的。
作家们用心建构文学精品,更是民族文化的希望所在。作家们作为文学生产的主体力量,应该对自己有更严的约束和更高的要求,要深入大众生活,在个体与群体、历史与道德、物质与精神、悲剧与崇高、审美与功利等多种矛盾关系所形成的错位、冲突和张力中,构建经得起现实和历史考验的文学精品。要致力于人的发现、人的讴歌与人的怀疑、人的分裂的矛盾统一,将表现大众、表现民生与自我审察、个性批判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在种种复杂、动态关系中不断整合发展,并勇于以科学的观念、艺术的方式体现科学正确的价值取向,融入人类灵魂重铸、华夏文明再造的洪流中去。
作家们致力于生产文学精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所需要的。按照这一要求,文学不仅应该展示历史中个人具体微观的心灵波折与内在痛苦,而且也以其生动深刻的塑造,对民族新型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助作用。在这一构建过程中,文学显然可以发挥独特而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当下,价值标准的紊乱几乎是前所未有,然而,这些似乎尚未得到人们的足够关注,也很少有人为此感到焦虑和痛苦,甚至以为是思想的空前多元而盲目愚乐着。这是十分危险的,也是很可悲的。因此,我们呼唤更多的能够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文学大雅之声的广泛传扬,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唯此,方能形成抵御低俗文学的强大正面力量。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