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写手收入结构呈金字塔型 中底层作者多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龚丹韵 时间:2012-07-26 【字体:

  
  网络写手收入整体情况究竟怎样?
  此前从未有第三方机构发布权威调查,盛大相关负责人说,他们自己也没正式统计过,只大体勾勒了模糊的轮廓:
  收入结构呈金字塔型,虽然千万元、百万元的作家为数不少,但相对于整个VIP作者群还是少数,更多的是月入过万、过千的中底层作者。但这个金字塔和传统行业不太一样。传统行业,弱者很难有机会改变地位,而网络小说作者只要有好的作品,他们可以迅速实现层级的跳跃。
  2003-2005年是玄幻小说的黄金时代,一大批经典玄幻作品出世,唐家三少正逢其时。有人比喻: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唐家三少的创作速度是每月30万字。还有人赞誉他的写作精髓,正如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宛如舒马赫与法拉利赛车的天作之合,倾倒无数的读者,令竞争者望尘莫及。
  然而这位传说有七位数身价,已靠写作发财致富的成功人士,给想要入行的朋友们就两个字:慎重。
  唐家三少分析,一部作品从开始写到发表,再到有所成绩,至少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所以
  如果连续几部作品不成功,那么,几年光阴已经一晃而过。
  紫风肯定这个观点。从网络小说读者做起,他当过作者、编辑、猎头,拉过风投,创办过小说网站,被收购后又成为管理者。
  网络小说男性作者,不少出自理工科。紫风也不例外,大学专业与火力发电有关。
  2006年读大三,空余时间多,一改高中时代只能租书看的窘境,紫风在起点中文网遍览群书,多为玄幻、官场、经商类小说。午休、晚自习都在看,周末两天可以消灭两三百万字。看多了,就想自己写。学校上网不便,最开始写在32开的本子上,一天写六七千字,手稿至今还珍藏。
  当时教我的所有老师都知道我上课写小说,每学期七八门课,至少有五个老师和我说:‘你将来发表在哪个网站记得让我看一下。’
  寒暑假回家,紫风把手稿输入电脑,每天打1万字左右。2009年上半年终于积累到120万字,开始在各大网站撒网式发表。小说阅读网和逐浪网反响较好,慢慢积累了30万的点击。果然不久,一位小网站编辑自己找上门,和紫风签约,承诺了许多福利,如全勤奖励:每天更新3000字以上,就能白给200元。比如低保:收入不满200元,按200元计算。
  紫风签约后半年,收藏终于过1000、点击终于过15万,达到上架标准,开始拿到第一笔收入300元。连载一年半后,总共收入1000元不到。
  2009年毕业时,小火电因污染严重,被国家到处叫停,金融危机后的行情,让找工作举步维艰。紫风一边考会计证书,一边给工程队做出纳。野外施工,他也要跟着,人不够时也被当壮丁用。夏季6点半上班,经常晚上10点还在干体力活儿。365天出勤在350天以上,只有春节能休息,没闭上眼之前都在上班,再也没时间码字。作者生涯,就此结束。
  而另一段和网络小说有关的人生渐渐展开:
  2009年开始,紫风被其他网编拐去签约的同时,想到自己也可以去各大网站发现作品、联系作者签约。这一行,就是人们俗称的猎头。签约成功后,网站会给猎头按每本书30-50元不等结算。
  熟能生巧,紫风开始加入五六十人的网编工作室。他从新手,做到网编组长,再混成兼职主管,管理整个网站的网编们、盯进度、与其他网站谈合作、培训新人。工作大部分依赖QQ群,就连培训方式,也是群发文字材料,图文并茂讲解签约条件、什么书能签、报酬怎么计算。
  混到这一行高层后,某家知名游戏商曾和紫风的五人小组联系,他们出资,紫风等人运营一家小说网站。消息一出,顿惹各方关注。事情一时处在风口浪尖,最终游戏商认为树大招风,合作不了了之。
  2009年10月,一位广州的网络文学爱好者,在群里四处觅人帮他做小说网站。最终由他投资,紫风等五人来管理。工作忙得分身乏术的紫风,仅仅因为满腔热爱,把工程队压榨下来的丁点儿业余时间,都用来无偿做网站管理。彼此都是网络文学骨灰级爱好者,根据专业分工,有人负责数据分析、有人负责策划、也有写手出身的人负责编辑工作。
  经受了失利打击后,我们五人都迫切希望把网站做起来,并没有在酬劳上纠结。然而当其中一位主编跳槽到其他公司,一群人纷纷离开网站,最终各奔东西。
  随后的日子,与如此喜爱的网络文学再无瓜葛。
  转机在2011年春节。
  山东的春节,伴随着浓浓年味。当每家都忙着裹饺子、放鞭炮,紫风他们五人重新凑到一起,内心深埋已久的渴望突然爆发:找投资,再办一次小说网站!
  就用春节假期,坐火车到北京,找风投资金,却
  没想碰到了骗子公司,差点血本无归。
  那家咨询公司从网上搜索来看,真实可靠,子公司不少。写字楼位于北京鼎鼎大名的CBD商圈,装修时尚,经理室就有五六十平方米,员工办公区域至少200平方米以上。
  接待的李经理表示,需要书面计划书,紫风对此并不专业,出个友情价8000元,可以让李经理的导师帮忙写一份。
  一个月后,紫风再次来到北京,欣喜地拿到计划书,立即把8000元付清。李经理声称已有一家投资公司看中,约紫风详谈。
  这家投资机构依然地处CBD。商谈时,对数字向来敏感,也可能因为大学时商战和官场小说看多了,对姓林的投资公司经理询问的一些融资细节,紫风隐隐感到怀疑,此人像变相高利贷。林经理结尾时说,他们是外资机构,要外国人拍板,还要英文材料。紫风满口答应,却没有真正离开,而是杀了回马枪,回到先前的李经理处。
  李经理此时正和另一拨客户商谈。透过虚掩的门,坐在隔壁会议室的紫风,听李经理再次提到他的导师和友情价,仔细翻阅手里的计划书,才发现它居然涉及生产原料采购,和自己的网络项目完全不搭边,加上Word文档信息显示,计划书出自员工电脑,此时此刻,紫风基本肯定,遇上一伙儿骗子了。
  后来李经理再次对紫风灌迷魂汤,表示英文版再交1万多元可以搞定,不断描述未来的美好远景,似乎只差一步之遥,就能成功。紫风没有当场揭穿就走了。
  李经理和林经理很可能是合作关系。为了证实猜测,紫风上网,果然发现两家公司电话是同一个。
  出版集团、游戏运营商、富二代、煤老板、私人投资机构给他们发过邮件、打过电话,最终都石沉大海。
  失利十几次后,希望越发渺茫,愿景却越发强烈,一咬牙一狠心,最后五个人决定自掏腰包凑钱。紫风掏出全部工作所得的一半。大家凑足钱,终于开始了网站。
  从提出到实际开展工作、公司成功注册,只花了一星期。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
  2011年,正逢手机无线市场空前火爆,针对手机阅读的小说网站,一年就有十几家横空出世。紫风五人的网站几个月内发展良好,作者群和读者群初见雏形,事后核算成本和盈利基本持平。
  但他也没料到,仅2011年大半年,无线阅读的整个市场行情翻了四五倍。网站并没有坚持到行情翻倍,就连人带公司打包,被一家无线运营商收购。
  在260多家运营商中,现在隶属的这家排名前二十,公司实力和投入很大,运作良好、收益增加。
  提起创业的那段岁月,略有遗憾,如果当时坚持下去就是财富;但并不后悔,毕竟现在拥有了更宽广的平台和机会。
  写文究竟能否致富?紫风的专业观点是,除了本事,更需要毅力。第一本没人看、第二本好些,第三第四本名气火起来,需要坚持的过程。紫风的一位朋友,上大学写网络小说,月收入几百元,发展到2011年已经可以过万。这位朋友还有其他版权收入,比如手机无线阅读版权、实体出版收入等,最终一个月三四万元很正常,每日更新五六千字,写两三小时,劳动强度并不高。
  但是收入两极分化,高的羡慕死人,低的被淘汰。许多人写两本不受欢迎就放弃了,唯有坚持才能往上爬。
  紫风手里的签约作者,1/5是全职。他们有些人收入是我的N倍,但还会抱怨不被理解。周围人总觉得整天宅在家里,写网络小说是不务正业,受到极大精神压力。
  然而
  姜迟的故事,可能反驳了紫风的坚持论。
  我觉得一个月能拿万元以上的作者,最多占3%。
  她读小学就酷爱写小说,第一本写的是《黑猫警长后传》,中学里喜欢写玄幻魔法武侠。拿数学练习本写作,写完了全班同学传阅。
  2007年,读高三的姜迟开始接触电脑,想上传小说。当年正逢穿越题材风靡网络小说界,那本正是穿越小说,刚上传两周,就有网编找她签约。2008年上大学,干脆把以前写的都发上网,结果全部无人问津。
  后来,终于有一本小说被3G书城看中,买断价三四百元,当时已觉收获颇多,现在想来,有点欺骗新人。
  从来没想过要专职写小说。写作不能空想,必须走出去,保证自己的生活、稳定的工作,与社会接触多,才能源源不断写下去。如果强迫自己闭门造车,写不出好文。
  所以姜迟很难理解,居然有人会放弃高考辍学在家写小说、有人放着好工作不干辞职写小说?
  这一行不公平大于公平。很多人每天都在写,花5小时以上都拿不到100元。他们中间,还有人想要全职写作,原因是听闻唐家三少又买了两只手表,每只几百万。也或者觉得网站贴出来的福利很好,前景一片美好。
  写到今年,姜迟的小说收入年均两三千元。5年一共赚了1万元,没有显著增长,现在依然坚持写作,也仅仅出于愉快和兴趣。
  那么,对所有作者而言,扮演伯乐的网络编辑,又是怎样一种职业?
  小丁工科出身,2008年毕业时前途一片迷茫,年底第一份工作居然是与专业完全无关的影视包装和后期制作,随后又做过客服。
  毕业一年后,一家新的小说网站刚刚营业,急招编辑,在朋友介绍下,小丁如愿以偿。
  作者眼中掌握生杀大权的网编,日子其实并不好过。理论上每天9点半到、晚上7点半走。但小丁负责的校园频道,作者大多是学生,平时要上课,全都挑中午和晚上6点半以后找她。

  工作量有多大呢?
  签约作者有官方的QQ群,一个责编负责一个群,群里人数可达成百人,小丁最高纪录同时管理800多位作者,忙到连邮件都翻不过来。
  有些作者喜欢骚扰编辑不断沟通,有些只当编辑不存在,还有些写不下去,心情不好,直接人间蒸发。平均每天要和100位作者网上沟通。内容并不完全是小说怎么写,更多作者是来要推荐位,时而碰到一两位脑残人士特别纠结,还不能骂他们,只能使出过去当客服的耐性,当忍者神龟。

  编辑究竟怎么挑选签约作品呢?
  首先网站有过滤系统,比如至少3万字以上的小说,才会进入编辑的电脑。小丁一天要看10-60篇小说不等,基本每5分钟过一篇。感觉有潜力,就去找作者签约。签约也分好几种:有些是签作品,单单这部作品不能发在其他网站、不能在其他地方泄露付费章节内容、保证更新数量。更高级的是签人名,作者名下所有作品版权都归网站所有。网站积累的版权,可以二次卖给出版社、游戏公司、影视改编以及手机终端阅读。近几年手机阅读爆炸式增长,运营商直接和网站谈数量,比如一口气买下100部作品。
  身为编辑,最本质的能力,还是对小说的把关和感觉。
  除了恐怖的阅读量、繁琐的沟通,还要频繁去其他网站窥视最近流行什么类型小说、版面设计有什么亮点,再回头一一告诉作者们。
  小丁的周末依然泡在网上。早起看新闻和小说推荐,利用双休日好找人的特点,继续和作者们联系。
  网络编辑的价值,在于创造作者中的大神。网站还会给编辑压指标,达不到就影响季度奖。小丁负责的校园频道读者清一色学生,购买能力有限,不能和言情频道比,寒暑假与平时两极分化,因而指标没有严格执行。她每个月收入两三千元。可是比起每天两三万字的阅读量、甚至每逢大赛每天100篇的评审量,付出和得到,并不划算。
  以前爱看网络小说,后来看到想吐。尤其我负责的作者年龄偏小,写文有点水,有些甚至通篇对话,逻辑和语法错误一堆堆。签约作者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1岁。
  小丁倒是明显感觉到,现在写小说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小孩接受电脑越来越早;十三四岁孩子也开始写言情小说,大部分讲故事能力不够,有开头、结尾或片段,却全文松散。
  但
  上海特级语文教师黄玉峰,在记者询问下,给高二班里的学生打了一圈电话,惊讶地回复道:原来班里每个人都看过网络小说!我以为最不可能看的学生也瞄过几眼。还有人写网络小说。
  在网络通达的都市里,青少年中这一现象已经不叫流行,而叫普及。
  网络作家是弱势群体,饱受盗版的迫害。最巅峰的作者,收入也不过千万元左右,而其他大型行业远远不止此数。唐家三少因此断言,如果有一天,没有盗版了,那么我才能肯定地说,网络写作是一个能够致富的好途径。
  网文终归是消遣读物。小白文、快餐文多,主要为了打发时间这是所有读者和作者的共识。
  尽管上海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专家大为赞扬,直说《隋乱》这样的网络小说,水平堪比茅盾文学奖作品;尽管葛红兵、张颐武、严锋等一列大学文化学者,夸赞一些优秀的网络小说革新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未来的名著诞生自网络、描写之生动贴切,是高高在上的传统作家难以企及的,但网络写手们,大都并未具有写出纯文学经典的雄心壮志。
  喜欢讲故事,喜欢表达,写作和分享很愉快,或许还能赚钱糊口。
  写文最初的动力,仅此而已。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