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小说论坛”在山东威海举办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刘晓艺 时间:2019-09-16 【字体:

8月下旬的山东威海,暑热褪尽,风光秀丽。8月25日至26日,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台湾嘉义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波莫纳学院、泰国华侨崇圣大学等国内外72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40余名专家学者莅临这座滨海名城,共襄“2019中国小说论坛”盛事。本次论坛系国内学界首次承办的中国小说综合性学术会议,由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文学院与文化传播学院承办,为期两天,共收到论文116篇,举办学术报告8场,小组讨论15场。

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山东大学副校长刘建亚教授简要介绍了山东大学及其威海校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热情欢迎海内外贵宾拨冗出席;山东大学讲席教授袁世硕在致辞祝贺之余,结合他对《红楼梦》版本争胜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对目前中国小说研究的若干思考和希望;中国台湾嘉义前副校长徐志平教授对山东大学的邀请表示感谢,希望与会学者从论坛中获得新论点和新认识,并呼吁台湾学者更积极地参与大陆学术活动;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赵德发回顾了早年在山东大学就读中文系作家班的经历,代表小说作家群体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了由衷的支持。

在随后举行的大会发言中,南京师范大学的董志翘教授在《〈太平广记会校〉商榷(一)》中,就《太平广记会校》一书在校勘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商榷性观点。南开大学的宁稼雨教授在《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回顾、述评与展望》中,对近三十年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述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李国庆教授在《北美图书馆藏珍稀中国古典小说经眼录》中,梳理了他在编纂《海外中文古籍总目》过程中所发现的一些存于北美图书馆的中国古典小说稀见版本,并对若干中小型北美高校的中文图书馆藏进行了介绍。江苏社会科学院的萧相恺研究员在《读稗杂记之关于〈西游记〉〈水浒传〉》中,就二书的版本、作者及若干人物问题进行了澄清与考据。复旦大学的栾梅健教授在《时空观的改变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模式》中,提出时空距离的消失使现代作家从田园牧歌中走出、转而以文化启蒙者的角度审视故乡的落后和愚昧。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峰教授在《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中,对科幻小说与文学性关系展开了论述。美国波莫纳学院的白亚仁教授在《再谈中国当代小说在美国传播与接受》中,围绕“中国当代小说”“美国”“传播”“接受”这四个关键词展开了报告,揭示了中国当代小说难以被西方读者所真正接受的现象。山东大学的黄万华教授在《海外语境与现代小说叙事语言的成熟》中,从四个时期的文学个案入手,给出了在海外语境中小说叙事语言逐渐成熟的文学史线索。

25日下午至26日下午,论坛以明代以前、明清、现当代等时间段分为3个小组,围绕小说叙事传统、小说语言、中西小说比较、小说文献等子论题展开学术研讨,实现了多个领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发现的交融与碰撞。

以论坛的第二组为例。该组重点讨论明清小说,但既取获近当代及域外等的文学理论视角,亦重视中国古典文献学、辑佚学、小说评话的传统,在中西对话、古今对话方面均呈现出有特色的思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问题意识。如徐志平教授过去的研究领域一向集中于明清小说,近年来亦开始逐渐关注近代小说。他在《清末民初商界小说的叙事演变——从〈商界变形记〉到〈交易所现形记〉》一文中,以考察“商界”一词以及“商界小说”名称的发生入手,将晚清唯一一部以描写金融业为主要内容的商界小说《商界变形记》与民国初年的《交易所现形记》加以对比,从叙事题材与叙事结构两个面向来观察商界小说在清末民初的演变情景。徐志平先生提出:“所有的边缘都有其价值”。商界小说是一种具有现代性的新小说,透过对其叙事演变的考察,能够接橥中国近现代小说发展的轨迹。徐志平先生的问题意识,是建构在翔实的历史文本梳理和扎实的考证功夫之上的,其理论高度的取得,更是基于对中外多种观点和理论的系统汇整。这种有所由来、讲求逻辑的“问题意识”路径值得一众学者借鉴。

二、疆界拓展。如中国人民大学的王燕教授在与其弟子陈艺璇合著的《中国小说西译之嚆矢——梵蒂冈〈玉娇梨〉手写本的发现》一文中指出,梵蒂冈宗座图书馆发现的《玉娇梨》手写本,具有汉字、罗马字注音、意大利译文三种文字合璧的特征,从字迹上看,此版本明显带有摹写刻本字体的痕迹,由此可以判断译者缺乏准确辨认汉字字形的能力;梵藏本所依据的中文底本应为现存版本之外的一个新的早期版本,这就为进一步考察《玉娇梨》的早期版本形态、完善各版本间的衍变谱系提供了新材料。通过一系列理性探析,王燕推测译者为万济国、石铎琭、或为熟悉万济国著作的同时代传教士。这就将中国小说的最早西译时间上推到了1700年左右,打破了此前所学界所认知的1730年左右的记录,从而确立了中国小说西传的新的学术起点。

三、钩沉辑佚。如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张弦生编辑在《李绿园的逸作及逸闻》一文中,对近年出版的地方史志类图书进行了资料汇总和整理,介绍了李绿园逸作《重游风穴寺有怀白马颍石》《绿园珍藏药案》《绿园家训》及北冶贞节牌坊对联等。李绿园是古代教育小说《歧路灯》的作者,《歧路灯》则为豫省所产的唯一无可争议的明清长篇小说。昔唐代史家刘知几尝谓“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史通·杂述》)。小说领域的钩沉辑佚,在今日又别有一功,遵循着“矜其乡贤”的旧辙轨,它能有益于省治与地方的文化传统建设。

在小说论坛的发言中,有若干重量级的学者对中国小说研究的整体方向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思考,或对中国小说的传播史、接受史做出了整体概貌的评述。袁世硕教授在其《〈红楼梦〉版本争胜问题的理性思考》一文中指出,《红楼梦》“程高本”与“新校本”双方将争论焦点集中在前八十回的优劣上,是有局限性的,红学研究者并不应武断地以文采优劣评定作者归属问题。袁教授同样肯定了这场论争对于《红楼梦》的叙事特点、具体认识上起到的积极意义。从《红楼梦》的小说研究个案出发,袁教授进一步提出,分析作品与社会现实其实是一种双向的理解,正如古人所谓的“知人论世”。白亚仁教授在大会发言中,通过对比美国亚马逊网和中国豆瓣网这两家读书网站上的读者评论,双向衡量了中国读者对美国小说的接受程度和美国读者对中国小说的接受程度。白教授不无忧虑地指出,中国小说被西方读者所真正接受的道路仍然遥远。他说:介绍到西方是一回事,被西方读者真正接受、喜爱是另一回事;“走出去”相对容易,“走进去”相当困难。这种真实坦率的看法是值得国内学界及翻译界重视的。

目前在我国的小说研究界,既不乏以重头古典小说所命名的专题学术会议,亦不乏具有纵深的专题小说研究论坛,其中若干已达国际规格。然如“2019中国小说论坛”这种集宽领域、多角度、高规格等多个特点于一身的综合性小说研讨会,在国内学界仍付阙如。其作为全国综合性学术会议的优长之处——涉及面之广、问题之多、学者之众、水平之高,皆为专题形式的小说研究会议所不能及。论坛评选出“2019年中国小说论坛优秀论文奖”特别奖、一等奖、二等奖各9项,涉及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小说、小说语言、小说翻译、小说文献、小说理论等各个方面。

2019 中国小说论坛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