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奖诗人聚首南京,探讨“历史与现实”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罗昕 时间:2019-10-11 【字体:

9月底,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和三江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江苏·扬子江诗会”大家讲坛在南京三江学院举行。四位鲁迅文学奖获奖诗人——大解、陈先发、张执浩、杜涯围绕“历史与现实”作主题发言,论坛发言由评论家何平主持。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评论家何平说:“‘历史与现实’这个题目,如果从大的角度来看,新中国有它的历史和现实。这个历史和现实也是在座诗人写作的历史和现实。”

四位鲁迅文学奖获奖诗人——大解(左二)、陈先发(中)、张执浩(右二)、杜涯(右一)围绕“历史与现实”作主题发言,论坛发言由评论家何平(左一)主持。主办方供图

在人群之中发出召唤之音

河北省作协副主席大解把历史看作一个深远的生存背景,他试图追寻历史中丢失的或者是平常看不到的东西,甚至是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我要的是历史的多重度,而不是它的宽度,甚至也不是它的深度。我想把历史的完整性、丰富性表现出来。另外我要的是文字和艺术,因为历史太长远了,无穷无尽的东西可供我们发现,我愿意在文字中把历史重新挖掘出来。上帝没有完成的工作,我乐意做下去,让历史变成多重的、变量的、不定型的事物。”

在他看来,文学作品中现实主义的概念并不具有先天的优势,只是进入生活的角度和方法,不是简单的事项描写,更不是简单的写作和批判。“我写现实有三个原则,一不献媚,二不妥协,三不对抗。”

“我从来不说未来,我认为历史是人类的归宿,现实是我们的生活现场,未来是一片干净的无人区。”大解说,“未来是时间留给我们的最后一片净土,是真正的远方,只适合想象和眺望。”

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汉诗》主编张执浩从老家的黄鹤楼说起诗歌:“黄鹤楼的存在,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是非常具有意味的一种立体的文化存在方式。作为一个当代诗人,每天面对黄鹤楼,你该如何开口说话?一个现代的写作者,面对这样一种强大传统的压力,加上我们中国又是一个诗的国度,我们该如何开口说话。”

最近几年,张执浩的一个诗学主张是强调“诗歌是一种声音”,“这个声音不是音乐的声音,我们一说诗歌是一种音乐,我倒觉得太局限了。它就是一种特殊的声音,用文字传递出的声音。声音能够让人的心跳互相迎合。一说好诗的力量,我感受到的是你的心跳,就是这样的声音。”

他还表示诗人和小说家存在分工。“小说家塑造饱满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去看。诗人是通过写作,塑造自我的形象,成为在人群中具有召唤力的人。所以诗歌最主要的精神是在人群之中发出召唤之音。”

拨开历史的遮蔽,创造新的文学史

诗人杜涯感慨,由于阅历、经验和认知的原因,一个诗人在一生中前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用来提出问题,用来怀疑的,而后三分之一的时间则是用来回答问题。“许多诗人都是这样的,他们的伟大作品都是在40岁或者50岁以后写出来的,在人生中期或晚期写出来的,这些重要的作品都是他们认识和回答的问题,也奠定了他们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她提及,许多诗人只能做中国新诗发展和成长铺路的石子。“所以在座的同学以及其他新生代的诗人们,无论你们有多大的成就,哪怕是成为世界级的大诗人也不要对前面的诗人有所轻视。你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你前面有几代人为你铺了石子,他们为中国新生代的发展付出了努力。”

在安徽省作协副主席、新华社安徽分社总编辑陈先发看来,现实和历史这两个词很庞大,令人望而生畏,如果空泛地谈这两个概念,很容易掉入一种话题陷阱,“那么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个鲜活的,活生生的小切口来谈这个话题呢?我觉得是有的。我们每个活生生的人,事实上就是历史的和现实的综合体。”

在一次成都诗歌节上,陈先发和一个翻译家聊天,翻译家说起把李白的《静夜思》翻译成俄语,结果让俄罗斯人大为不解,说李白号称中国诗仙,怎么会写这么粗浅不堪的诗。

“他们无法理解,一轮明月照在窗外,我想念家乡,这诗有什么特殊之处。因为在俄罗斯人的理念中,明月并不含有乡愁的意味在里面。”陈先发说,“所以我想说,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事件都被我们的历史赋予了意味和色彩。我们的月亮上有嫦娥,有玉兔,这些都是文学史赋予我们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嫦娥给月亮赋予了含义,但同时也是一种后来的包袱。后来的写作人要去掉嫦娥对月亮的遮蔽,同时会形成新一轮的遮蔽,这样循环往复。”

陈先发认为,如果有一天年轻诗人创造的意象可以替代嫦娥,让所有人都能从“新的月亮”那感受到强烈的情感互动,新一轮的伟大的文学就诞生了,“一定意义上,历史对我们现实中的人来说是一种遮蔽。我们的写作有时候要拨开这层遮蔽,创造我们自己的、独立的、和我们的现实力量相匹配的形象,形成新的文学史。”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汪兴国说,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是精神的稀有元素,优秀的诗歌是理想的气质、人性的光芒。去年第一届“扬子江诗会·大家讲坛”在南京大学举办,今年依然选择在高校举办,“我们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新诗诞生的100年来,涌现了无数优秀的作品。许多诗人都是在他们求学期间写出了广为流传的诗歌经典。诗歌与大学、与青春是紧密相连的。”

扬子江诗会 大家讲坛 诗歌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