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情系人民 人民心连诗歌 ——诗人、评论家、编辑热议新时代诗歌发展
——诗人、评论家、编辑热议新时代诗歌发展

来源:《文艺报》 作者:李晓晨 行超 康春华 吕漪萌 时间:2019-12-03 【字体:

这几天的北京虽是寒意料峭,但对于从各地赶来参加全国诗歌座谈会的与会者们来说却是暖意融融、诗意盎然。他们会聚一堂,聆听致辞、讲话、报告,参加分组讨论、大会交流。此次会议的召开让广大诗人、评论家、诗歌编辑备受鼓舞,深感振奋,也让他们对新时代诗歌有了更深入广阔的理解和认知。

郑欣淼说,这次诗歌座谈会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背景下召开的。党和国家的总体战略格局,为新时代诗歌尤其是中华诗词的发展繁荣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也使我们拥有了更为宽广的学术视野,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元更广泛的研究课题和思考空间。本次座谈会列出的几个议题中,多处出现“新时代”这一关键词。的确,新的时代,新的生活,给我们的诗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课题。诗词创作总是关乎时代风云,诗人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现实。诗词是人创作的,诗人是社会的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诗人的作品中,总能看到时代的影子,所不同的是自觉地还是不自觉地反映,是反映得多还是反映得少。让中华诗词唱响新时代,诗人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歌者,新的歌者来自新的时代。期待中华诗词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在新时代诗人的手中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注入深情,鼓呼歌唱。

顾浩说,处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伟大的新时代,我们进行诗歌创作,一定要心怀九州、心系百姓,立足盛世、立意高远,情思深邃、情感丰厚。诗的题材可以有大小之别,诗的境界却不能高下不论。要让新时代诗歌呈现崭新的风采,打上深深的新时代烙印,成为伟大新时代最生动的见证。新时代诗歌一定要彰显大国风范、盛世气象、百姓情怀、民族精神,成为时代的号角、奋进的鼓点、筑梦的记录、人民的心声。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诗的民族,人民群众对诗的情感特别深厚,对诗的要求也特别严格。中国人民同诗歌联系得这么紧密,爱诗爱得如此深沉,恐怕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诗属于人民大众,人民群众永远是诗歌繁荣昌盛的沃土。诗离开了人民,诗之花就会凋谢,诗之树就会枯萎。诗歌的优劣,要由广大人民群众说了算。群众欢迎不欢迎、喜欢不喜欢、爱读不爱读、感动不感动,这才是判断诗歌写得好与差的标尺。诗歌情系人民,人民心连诗歌,扎根在人民心灵沃土上的诗歌才能枝繁叶茂,永不衰败!

从事半个多世纪诗歌编辑工作的黄东成表示,中国诗歌欣逢国运昌盛新时代。诗歌如何适应和反映新时代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质,是摆在诗人面前的一大课题。对于诗歌的发展,诗歌编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是随便什么人都适合担任诗歌编辑,诗歌是纯语言艺术,没有多年的诗歌涵养和修炼,是很难担当此职的,诗歌完全靠艺术语言表达诗意内核。因此,诗歌编辑合格与否,首要的是看编辑是否具有辨识真诗、伪诗,剔除诗垃圾的能力。心有读者,心系大众,是诗歌编辑必须具备的素养。有必要再进行一次传统诗学和现代诗艺的补习,让大家彻底弄明白诗的定义:什么是诗?什么是诗的时代精神?诗歌编辑要为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诗歌环境而努力。

在傅天琳看来,诗歌就是命运。写诗就是写阅历,写时代,写人生。诗歌来自于生活,而如何让生活在诗歌中恢复它们本来的诗意,这是吸引她一生的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我很庆幸,自己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都深深地沉浸于其中。”诗人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诗人的职责就是要通过普通的人和事物、事件以及现场,挖掘到隐藏其间的精神实质,抵达对现实、历史以及人生的深刻理解。她说,几十年来我所写的诗歌都与我的生活、我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诗人关心时代的大事件,关心广阔的公共生活,关心整个人类所共同关注的事情,比如友爱,比如环境保护,比如人与自然的和谐,比如人类未来的发展,等等。所以,一首诗的完成应当有两个“世界”,一个是诗人自己,一个是他所属的人类以至人类所属的世界,二者心须是相通的,和谐的,这样才能写出时代的本质和走向,也才能写出诗人对于生命及其价值的真实体验。一个诗人只有背靠悠久的历史,立足脚下的土地,才能写出这片土地上的独特故事和精神蕴涵,而只有这种独特的故事和精神,才能因为其新奇、独到在读者中产生回应。从这个角度说,诗歌的时代性和诗歌艺术的创造性其实是联系在一起的。真善美是所有诗人共有的美学基础。要想收获一首壮丽、隆重、伟大的诗歌,诗人首先得具有同样的品质。

“新时代的新气象,对于诗歌创作意味着新的空间、新的可能和新的境界。”高兴说,而要拓展新的空间,获得新的可能,抵达新的境界,首先还是要尊重诗歌艺术自身的规律。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存在一些不尊重诗歌艺术自身规律的现象,不利于诗歌健康发展,着实令人担忧,比如诗歌商业化,诗歌庸俗化,诗歌圈子化,诗歌功利化,诗歌教条化。与迅猛发展的科技相反,诗歌创作可能恰恰要保持宁静、从容和缓慢的步子。惟其如此,才能凝视世界,深入生活,扎根大地,才能将现实土壤提升到艺术高度。实际上,对于一切的艺术创作,从容、缓慢和宁静特别重要。当今世界节奏越来越快,这种节奏已经影响到人们的心灵生活。我们走得太快了,已缺少了灵魂的重量。而文学艺术,包括诗歌艺术,或许就可以让我们慢下来,静下来,重新找回我们的灵魂。

何言宏认为,这次全国诗歌座谈会召开得非常重要、非常及时。21世纪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诗歌出现了新的历史转型,出现了许多新的重要诗人、重要作品和值得深入研究与讨论的现象与问题,有些还较为迫切。来到会上,看到来自不同地区、民族和不同诗歌风格与流派的诗人代表,深感这次会议就是一次“诗歌代表大会”,能就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歌现状、未来发展充分交流,非常有意义。在座谈讨论中,大家发言非常踊跃、非常坦率。我从会议提交的论文与大家的发言中,无论是在诗歌成就、存在问题、发展方向,还是在诗歌生态的营造、维护与进一步繁荣,以及中国诗歌如何出现大诗人、出现高峰,进而在世界诗歌的格局中充分展示中国诗歌的主体性与影响力等很多问题上,都获得了启发与教益,同时对我们时代的诗的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

全国诗歌座谈会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