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故事新表达 主流文学+电影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这边风景》授权仪式现场。资料图片
“北京一未文化公司有勇气、有热情,想把这部作品做大,想用影视剧、舞台剧的各种办法,使它活跃起来、火热起来,是我所希望的,也是我感到幸运的。”前不久,在“好故事·向未来”内容趋势大会上,说起自己的小说要影视化了,著名作家王蒙难掩兴奋。
大会上,北京一未文化创始人吴凤未宣布,著名作家王蒙的小说《这边风景》电影、电视剧、舞台剧、主题公园系列版权独家8年的运营开发权授予了北京一未文化。
《这边风景》是王蒙上世纪70年代写的一部小说,并于2013年正式出版。王蒙曾经在新疆生活了整整16年,可以说,将人生中最灿烂的时光都献给了新疆。《这边风景》正是基于这段难忘经历而创作的,以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多民族共同生活的画卷,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和梦想的热情礼赞。
在当天的大会上,围绕“好故事·向未来”这一主题,来自影视界等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就如何发现好故事和主流文学赋能影视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让主流回归主流
王蒙1953年创作,1983年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的《青春万岁》,记录了新中国第一批知识青年投入祖国建设洪流、树立远大人生理想的作品,深深感染和影响了几代青年人。
“时隔36年,王蒙的小说再度迎来影视化改编,主流文学再次反哺影视业。”在吴凤未看来,主流文学不仅仅承载着一个时代人们的共同记忆,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能量,让我们感觉到大众情感投射。“让主流回归主流,不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同时,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吴凤未说,2018年,她凭借对内容独到而专业的眼光,花费近千万元与梁晓声实现了全版权签约。“今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项评选中,梁晓声的作品《人世间》拔得头筹。目前,《人世间》电视剧版已经联合腾讯影业共同开发中。”
文学评论家王干认为,《这边风景》在叙事上十分独特,融合了红色经典和改革开放两种叙事。小说是在上世纪70年代所写,出版的时候又重新进行了修改和整理,并且加了很多今天的感慨,这是一部跨时代的作品。“希望《这边风景》可以拍成《海上钢琴师》那种风格的电影。”
王蒙则坦言,自己的小说在抒情、思索、文字等方面下功夫较深,却很少刻意安排戏剧化的情节,这让其影视化面临一些困难,但“正是这样一个挑战,可能会出现比一般影视作品更有特色的作品”。
好故事是有灵魂的
“万变不离其宗,精彩的故事都是讲述人的,我们把人叙述好了,每一个段落都会说明主人公是什么人,不是经历了什么事,这才是好故事。”著名编剧于正认为,无论发生了什么,人们对故事的渴求是一直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故事要更加精彩,更加快节奏,更加频率短,表达得更加清楚。”
王干坦言,一个好的故事,是有灵魂的。“一个没有故事的影视,没有故事的作品,是走不远的。”王干认为,好的故事一要有灵魂,二要有文化,三要讲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只有在灵魂、文化、语言这个层次上,把它充分的影视化,充分的表达好中国的经验,才可以讲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北京一未文化在文娱共生领域开创了特色之路,全版权签约了许多国内顶尖的内容创作者,孵化出都市传奇向的《热血追踪》、悬疑动作向的《暗夜之奔》、女性创业向的《亲爱的图灵》、美食商战向的《最后的御厨》等一大批类型鲜明的作品。
“好的作品和好的影片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助力的。”厚德前海基金董事总经理史可新说道。他曾投资了宁浩、乌尔善、郭帆等多位中国一线导演,他认为,好的电影和好的故事是互相成就的。
《热血追踪》电影合作方、西安曲江华明悦众总经理曹璐说,拿到《热血追踪》这本书的时候非常激动,“在《热血追踪》这个故事里面,大家可以了解更深层次的我们的文化。”曹璐说,已经开启了《热血追踪》剧本的创作,“希望能用我们西安的表达方式,讲一个西安作者写的西安市井江湖。”
析微影视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金娜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一口气把78万字的、讲述上海本帮菜诞生历程的历史传奇作品《最后的御厨》看完后,便决定签约,现在不但有了剧集,还将会打造出线下沉浸式娱乐形式,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感观体验。
在吴凤未眼里,故事是“从0到1”的过程,“N”意味着更多可能和变量,好内容不仅要靠创作者,也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共同为行业创造无限可能性。她说,北京一未文化专门启动了“1+N”故事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投入3000万元资金全力扶植内容创作,扶持更多优秀内容创作者。“‘1+N’计划是个开放的内容池。每年,北京一未文化将寻找两位优质创作者加入,全资为其成立工作室,全力扶植其内容创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