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在这里 守护中国文脉 ——国内首部图书馆口述史纪录片《口述国图》北京首映
——国内首部图书馆口述史纪录片《口述国图》北京首映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陈泽宇 时间:2020-01-06 【字体:

“国有斯馆,馆有斯人,文脉存焉,国运兴焉。”广化寺、文津街、居仁堂、庆霄楼、快雪堂、柏林寺、新馆址、新北区……一个个地名,勾连着110年来读书人的记忆;缪荃孙、袁同礼、王重民、冯仲云、钱存训、任继愈、李兴辉、黄明信……一位位馆员,守护着110年来中国文脉不息。2019年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8位老专家的回信中,充分肯定了他们退休后仍心系国图和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初心和使命,并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2020年1月2日,由国家图书馆摄制的口述史纪录片《口述国图》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了北京首映仪式。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白雪华出席活动并致辞,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孙一钢、陈樱、汪东波出席活动。

饶权在致辞中表示,图书馆是民族记忆栖息之地,国家文脉赓续之所。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首先要从国图自身做起,滋养图书馆员的心灵,培育图书馆员的自信。影片中的老馆员,包括4位致信总书记的老馆员,正是新一代图书馆员坚守职业的心灵土壤和自信源泉。“《口述国图》讲的是图书馆的故事,她的公映可以让公众,也是我们的读者,通过默默无闻的文明守望者,更加亲近图书馆,更加了解图书馆的职责和文化使命。”

白雪华在致辞中表示,口述国图这部片子让人了解到图书馆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图书馆里蕴含的文化却是深厚的,展现了图书馆员守望文明、甘于奉献的国图精神。

京师图书馆广化寺馆址

1917年1月26日,京师图书馆在方家胡同馆舍(原国子监南学)重新开馆。第一排左五为蔡元培,左七为陈任中,第二排左四为夏曾佑,左五为鲁迅。

《口述国图》是国家图书馆在建馆110周年之际,制作出品的第一部以亲历者视角回顾国图发展历史的纪录片,也是国内首部记录和展现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口述史纪录片。国家图书馆于2003年启动老馆员口述史访谈工作,十多年来,共有47位老馆员及其亲属接受口述访问,累积了200余小时、105万字的口述资料。以这些珍贵的影音文献资料为基础,《口述国图》全片共分为“情系国图”“缘起文津街”“善本保卫记”“馆藏的故事”“为读者服务”“艰难中的前行”“新馆的诞生”“站在世界舞台上”“走向现代化”“重返柏林寺”和“馆员心声”十一部分。影片全面记录了几代国图人在面对不同历史机遇与挑战时担负的使命和做出的选择,表现了在民族和国家奋斗复兴的恢弘历史画卷中,图书馆人平凡而伟大的坚守和始终秉持的赤子之心。一代代国图人,始终秉承“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服务宗旨,传承百年国图精神,培育图书馆员的职业理想与自信。“胸有丘壑,波澜不惊”正是老一辈图书馆员的真实写照。老馆员们的言传身教,对图书馆员树立职业信念与职业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中海居仁堂馆址

国立北平图书馆庆霄楼馆址

国立北京图书馆北海快雪堂分馆

在2019年国家图书馆读书周期间,《口述国图》面向读者进行了两场点映。影片生动地讲述国家图书馆的人与事,那些默默无闻的文明守望者的形象跃然于屏幕之上,获得了公众的支持与肯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为大家深入了解图书馆、亲近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发挥了积极作用。

1931年文津街馆舍建成,国立北平图书馆成为当时国内设施最先进的图书馆。图为文津街馆舍落成典礼。

今日文津街,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文献资源总库和国家记忆资源总库,保存着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最精华的文明成果和时代记忆。为顺应时代发展,国家图书馆近年来努力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以口述史采访、纪录片收藏等为代表的新类型文献资源建设方兴未艾。2015年,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牵头,国家图书馆与全国图书馆界相关机构共同建设的“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口述史项目,为抢救、记录、保存图书馆界的重要记忆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在国家图书馆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新中国七十年纪录片盛典上,百部记录共和国发展历史的精品纪录片入藏国家图书馆。这些纪录片将在国家图书馆得到永久保存,让后世永远铭记。这次《口述国图》展映,也是以口述史的形式记载历史,以纪录片的形式传播文化的一次新尝试,向公众展示了新时代图书馆的新变化与新发展。

而今的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

而今的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

《口述国图》放映结束后,影片所记录的李致忠、孙承鉴、黄润华、李仁年、索奎桓和金志舜等国家图书馆的老馆员代表,吴慰慈、王子舟、谢晓晶、钟大丰、定宜庄、钟少华、徐涟、莫晓芳等来自图书馆、纪录片、口述史以及文化传播各领域的专家与影片主创团队和与现场200余位读者进行了广泛交流。

(资料照片选自国家图书馆官网)

附: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大事记

一、事业初创 力克时艰(1909.9-1949.1)

1909年9月9日,清廷准学部《奏筹建京师图书馆折》,本馆成立。

1909年,学部调拨内阁翰林院藏书入藏京师图书馆。

1910年1月27日,学部拟定《京师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20条上奏清廷。

1910年12月,学部续送京师图书馆敦煌经卷。

1912年7月16日,教育部将翰林院藏《永乐大典》残本60册送京师图书馆保存。

1912年8月27日,京师图书馆于广化寺开馆接待读者。

1915年9月,文津阁《四库全书》全面入藏。

1916年4月1日,政事堂承准内务部立案之出版图书分送京师图书馆,履行出版物缴存制。

1917年1月26日,京师图书馆在方家胡同馆址举行开馆仪式。

1927年2月2日,制定《国立京师图书馆研究室暂行章程》。

1929年1月10日,国立北平图书馆在中海居仁堂新址举行开馆典礼。

1930年6月,购入圆明园等工程模型、图档(样式雷),2007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1931年5月18日,国立北平图书馆新馆门前大街定名文津街,7月正式开放接待读者。

1933至1937年间,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唐人写经等陆续南迁。

1935年3月5日,胡适致函袁同礼,收集张云川存中共苏区资料。

1936年1月始,发行中文图书编目卡片,1950年起北图编目,全国各馆联合印制。

1937年8月,平馆工作重心南移并组建三人行政委员会管理留平馆的馆务。

1938年,西南联合大学与国立北平图书馆合办大学图书馆,合组中日战事史料征辑会。

1944年4月4日,教育部同意收购那土司家经典(含东巴文)。

1945年9月,教育部派员接收伪国立北京图书馆,恢复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名。

二、平馆新生 扎实建设(1949.1-1978.12)

1949年2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国立北平图书馆。

1949年9月,抗战中八路军抢救保存的金代刻印大藏经《赵城金藏》拨交庋藏。

1951年7月24日,国立北平图书馆改名北京图书馆,对外沿用“国立北京图书馆”。

1954年,开始征集新善本书刊和作家、学者手稿,是为名家手稿文库雏形。

1957年9月6日,国务院批准《全国图书协调方案》,提出北图应为各馆核心及业务辅导中心。

1957年11月,附设在北京图书馆的“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成立。

1958年10月3日,以北京图书馆为首的全国第一中心图书馆委员会举办的图书馆红专大学开学。

1959年4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委员成立,完成“大型分类法草案”。

1964年7月2-4日,举行第一次科学讨论会。

1973年10月,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进行异地扩建,选址紫竹院公园北侧。

1973年5月,国务院同意《关于北京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的请示报告》。

1974年8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决定将研究汉字处理系统工程列入“748工程”。

1975年10月,周恩来指示“尽快把《全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出来”,经17年编纂完成。

1978年9月,成立《民国时期总书目》编辑组,1995年全部付梓。

三、与时俱进 跨越发展(1978.12-至今)

1979年2月,书目文献出版社成立,是首家图书馆专业出版社。

1979年7月9日,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1981年5月恢复在国际图联的合法席位。

1980年5月2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第23次会议,时任北京图书馆馆长刘季平作图书馆工作汇报。

1982年6月25日,北京图书馆职工业余大学获得开办许可。

1983年9月23日,新馆工程奠基典礼举行,邓小平题写馆名。1987年10月15日总馆南区建成并提供服务,成为中国图书馆事业步入现代化的里程碑。

1985年1月,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成立,附设在北京图书馆。

1985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系列版本和《汉语主题词表》分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

1988年8月20日,敦煌吐鲁番北京资料中心成立,中心阅览室同时对外开放。

1990年2月5日,增设“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

1990年12月4日,“汉字属性标准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1年8月20日,本馆邀集主办了首届全国省.市图书馆馆长联席会议。

1992年9月8日,举办“90年代图书馆现代技术国际研讨会”。

1993年5月,“图书目录编制”“检索自动化系统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6年8月21-23日,第一届中美图书馆合作会议在本馆举行。

1996年8月25-31日,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在北京召开。

1996年12月20日,中文图书采访、编目、检索网络系统正式验收并投入试运行。

1997年10月15日,开通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2年后实现千兆馆域网。

1998年2月7日,起实现全年开馆服务。

1998年12月,“中国国家书目回溯数据库”荣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9年1月14日,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会议召开。

1999年2月10日,正式启用“国家图书馆”及“中国国家图书馆”称谓。

1999年3月1日,在全国“两会”期间首次设立代表和委员咨询服务处。

1999年6月5日,首届“读书标兵”评选揭晓,后更名为“文津读者奖”。

1999年7月6日,国家图书馆人事部分馆成立,开启部委分馆服务序幕。

2000年4月5日,“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联席会议”召开,数图工程启动。

2000年6月7-9日,“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2001年1月1日,本馆“文津讲坛”开讲,2003年正式揭牌。

2001年5月23日,“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通过国家鉴定,2006年获首届文化部创新奖。

2002年1月12日,国家图书馆开始承办“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2002年5月10日,国家图书馆受托筹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

2002年7月19日,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启动,2017年全部完成。

2003年12月8日,承办的国家重点文化项目“送书下乡工程”开始实施。

2004年5月1日,国际图联保存保护中心(IFLAPAC)在本馆成立中国中心。

2004年12月22日,“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评选启动,每年举办一次。

2005年5月29日,成立科技查新中心,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政策。

2006年1月6日,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在分馆揭牌。

2006年8月,中文成为国际图联工作语言,3年后本馆作为中文语言区域永久代表。

2007年2月28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5月揭牌。

2007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筹建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08年8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本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08年9月9日,国家图书馆二期暨国家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馆接待读者。

2008年10月14日,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开通。

2009年3月8日,与澳门基金会签署建维“全球中华寻根网”项目协议。

2009年4月30日,“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上线服务。

2009年9月9日,国家图书馆举行建馆100周年庆典,中央领导莅临并做重要讲话。

2010年5月31日,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暨少儿数字图书馆开馆。

2010年12月16日,国家重点文化项目“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启动。

2011年4月23日,“全国残疾人阅读指导委员会”成立,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网站正式开通。

2012年2月,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正式启动。

2012年8月15日,“国家图书馆中国边疆文献研究中心”成立。

2013年6月8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揭牌并实施该非遗项目师徒传承制度。

2014年9月10日,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馆。2012年7月,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国家图书馆加挂国家典籍博物馆牌子。

2015年1月23日,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成立。

2015年4月23日,推出公共开放课程平台“国图公开课”。

2015年11月,国家图书馆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项目获得国家正式立项。

2016年12月29日,对外文化展示平台“中国文化中心数字图书馆”上线服务。

2017年10月30日,珍贵馆藏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实施,明确规定了国家图书馆的职能。

2019年2月18日,国家图书馆理事会正式成立。

2019年4月19日,在新浪建立首个国家图书馆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基地。

2019年4月23日,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全国3039家图书馆,共同发起“服务全民阅读共创美好生活”——中国图书馆界4•23全民阅读活动倡议。

国家图书馆 纪录片《口述国图》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