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华文艺复兴论坛暨“中国新文学与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

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凌云 时间:2020-01-20 【字体:

论坛现场

1月17日上午,云南大学第十二届中华文艺复兴论坛暨“中国新文学与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会泽院召开。本届论坛由云南大学中国当代文艺研究所和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学者、南京大学丁帆教授担任论坛主席,云南大学李森教授、南京大学王彬彬教授和张光芒教授担任论坛执行主席。论坛开幕式上,丁帆和李森进行了双方学术合作框架协议的签字仪式,并分别作开幕致辞。南京大学教授沈卫威、刘俊、倪婷婷、李章斌,《当代作家评论》主编韩春燕,花城出版社资深编审林宋瑜,云南大学教授张志平、杨绍军、王新等30余位知名学者和云大师生一起参与了本次论坛。

围绕着“中国新文学与民间文学”这一论题,与会学者进行了热烈讨论。论坛第一阶段的发言主要涉及“民间文学对新文学的影响”“文学史书写中的民间文学”“互联网时代与民间文学”等问题。丁帆认为,过去的民间文学受限于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而今天“民间文学”这一概念的边界有所变化,例如网络文学就具有一定的“民间性”,但它同时又受文学体制和商业资本制约。王彬彬以高晓声作品为例,讨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对民间文学语言方式和想象力的借鉴吸收,他引用高尔基的话表明:民间文学因其活力和生动性,始终是作家们的宝库。沈卫威从1930年代西南联大师生的“步行三千里”说起,通过介绍刘兆吉采编的《西南采风录》,勾沉了一段历史往事,并借此向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在中国新文学史、民间文学史上的重要贡献致敬。张光芒以沈从文等作家为例,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中流行的“现代性叙事”及其“保守—进步”的二分法提出质疑,并设想了另一种与此不同的“文学史书写的地域路径”。韩春燕认为,当代生活世界的深刻变迁带来了民间文学存在方式的变化,以往民间文学的传承和表现形态在今天难以为继;她进一步追问,互联网时代是否形成了某些新的民间文学形态?王凌云副教授从民间文学与小共同体的关系入手,讨论了民间文学与主流文学、个体文学的区别,并指出今天的写作者需要实现从个体经验向共同经验的转化。李海鹏博士认为,中国民间文学不仅影响到中国现代文学,而且也深刻影响了现代外国作家(如布莱希特等人)的写作;民间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关系不只是“过去时”与“现在时”的二元关系,而是有着更复杂曲折的关联。邱健博士以“启蒙”和“革命”为基本线索,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民间歌谣的四次整理、改造运动进行了专题考察。

论坛第二阶段的讨论,对“民间文学研究的学科性质”“民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民间文学与中西文化交往”等问题进行了具体展开。张多博士从民间文学学科归属的变迁入手,指出民间文学被划入社会学下的民俗学之后,与现代文学研究的疏远;凭借这一反思,他呼吁对民间文学学科进行重新定位。李章斌教授以信天游等民歌形态和海子、痖弦等诗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了民间诗歌对中国新诗形式、节奏的微妙影响,认为中国新诗中一直存在着“追求公共性”和“避开公共性”的双重渴望,由此形成了新诗人对待民歌时的复杂态度。林宋瑜女士以“钟敬文与潮汕文化”为题,对钟敬文先生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的生命动机进行了细致勾勒,强调潮汕民歌和东南亚民歌在钟敬文学术生涯初始经验中的关键作用。倪婷婷教授讨论了“中国现代作家英语写作中的民间文学”这一问题,并以熊式一为例具体分析了中国民间文学在英语写作中的表现。刘俊教授从词源学的角度考察了“民间文学”一词的西文词源,并对中西方“民间文学”概念之间的同异进行了清晰梳理。罗瑛副教授从空间诗学和文化地理的角度,细致呈现了景颇族史诗的传承模式。

李森在论坛总结发言中说,本届论坛从各个层面和角度肯定、确认了民间文学对中国新文学生成、演进的重要作用,丰富和拓展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李森提出,需要破除“民间文学”和“文人(作家)文学”各自的本质化、概念化的叙述框架,以“语言漂移说”为方法激活二者之间的互文、共生关系,建构新的汉语文学。

中国新文学与民间文学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