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六大戏曲院团联手打造“云剧场”
3月26日至30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携手所属京、昆、沪、越、淮、评弹等六大院团,在新民网、澎湃app、文化上海云、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B站等十余家直播平台上推出“艺起前行·演艺大世界云剧场”——“东方之韵”戏曲展演周。这是一年一度的“东方之韵”戏曲展演周举办以来的一次大规模云端集结,5天6场的演出活动亮点多多,包括名家演唱、经典解读、幕后探班、艺术导赏……而云端直播丰富了活动的形式,科技呈现的真实感和互动性更拉近了艺术家与网友、戏迷之间的距离,堪称戏曲艺术的云上“大餐”。·演艺大世界云剧场”还将陆续推出相关活动,分别是:3月28日19:30开播的“越赏清音”——上海越剧院红楼团特别直播公益演唱会;3月29日14:00开播的上海淮剧团带领观众随着镜头直播“揭秘”台前幕后;同日19:30开播的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分享沪剧电影《雷雨》中“盘凤”“花园会”“鱼死网破”等经典片段及演绎繁漪这一角色的心得体会;3月30日20:00,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直播导赏评弹专场《红楼梦中人》,包含《王熙凤》《黛玉焚稿》《宝玉夜探》《妙玉》《林黛玉》《晴雯补裘》6首弹词开篇或选曲。
记者了解到,继3月26日“一江连心艺起前行”——上海京剧院线上演唱会拉开活动帷幕,尚长荣、陈少云、史依弘、李军、王珮瑜、严庆谷、傅希如、蓝天、高红梅、杨扬、董洪松、田慧、何婷等上海京剧院全明星阵容亮相之后,3月27日19:30上海昆剧团的4位特殊主播、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谷好好、吴双和沈昳丽又将分别带来各自表演艺术历程中与“四大名著”相关的小故事。在随后几天里,“艺起前行
“这次云剧场直播,就像戏曲和互联网一起谈了一次恋爱,有的剧种观众基础好一些,有的剧种形式更适合直播,其中难免会有磨合、取舍,对于剧目、样式需要精挑细选,但戏曲艺术的可塑性很强,这是一个相互学习、逐步了解和熟悉的过程,却打开了戏曲艺术可供无限想象的空间。”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介绍,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大局,演出行业、文艺院团暂时停止线下的演出活动,但其实丝毫没有闲下来。“这些年来,上海戏曲人非常努力,总想多出人出戏、赢得观众和市场,中轴线就是演出,因此也自觉地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要培育观众和市场。在上海实施‘一团一策’的支持保障之下,经过多年的努力,情况已逐渐地好了起来,比如上海昆剧团,去年演出了300场,票房收入达到了1000万元。原本预想中,年后的演出可能会演不过来,这次疫情来得很突然,一下子都停下来了,我们很害怕原来的观众、市场从此就被隔断、原有的成果断裂了。我们相信,疫情会过去,但疫情期间也必须做好准备,希望一切恢复正常之后,能把被耽误的都抢回来。于是我们就想各种办法,一边是让各院团各部门都做准备,做好练功、调养,我跟大家也说了,复工后可能会加大工作量;一边是通过云剧场这样的形式,继续做线上演出、导赏,跟观众互动,加大宣传推广,也进行线上演出合作的初步探索。
上海各戏曲院团的云端“试水”,其实不过是近期众多类似探索的一角。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但是,包括戏剧行业在内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并没有停止文艺抗疫、复工复产的步伐,而是化挑战为机遇,积极探索着用“互联网+”的形式,开拓线上的、云端的演艺新领地——从各类线上艺术课堂、艺术直播到云排练、云剧场等纷纷登陆各文艺院团的官网、公众号或通过合作方式在各直播平台亮相,探索性地把剧场艺术带入到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文化场景当中。虽然类似的线上直播存在已有时日,但像疫情发生以来这样的整体的、爆发式的出现,无疑是当前演艺行业值得关注的现象。
作为强调现场体验感、仪式感的戏剧艺术,“云剧场”到底意味着什么?除了疫情时期的特定需要和刺激,此类线上模式有没有可能产生新的、可持续的演出形态呢?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崔伟表示,疫情给戏剧演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确实也提供了相应的机遇。“以前我们对于网络的认识,往往就是内容搭载、信息传播,而且确实也看到了它所具备的新的空间。但是,这次疫情倒逼之下各种戏剧的‘互联网+’行为或现象,让我们又有了新的体会,戏剧人不再是被动使用、内容搭载,而是主动去运用网络。在直播中,传播、创作以及亮点的发现、诠释角度的选择,等等,戏剧人需要放入更多的体验、更贴合直播形态的创造,而网络又会进一步放大欣赏点、释放观演之间的互动,使得欣赏行为更加个性化、具体化,比如弹幕。作为剧场艺术,戏剧或者说戏曲走入线上,会不会产生新的演出形态?我想,这还有待时间的检验,至少它的本质特性、它的情怀和审美个性不应该变。在此基础上,戏曲艺术最重要的就是要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
文艺创作和服务方式骤然发生改变,这是谷好好最为深刻的感受。从云练功、云排练到云创作,面对镜头时缺少原有“对手”的参照与配合,在虚拟演播厅里的一举一动,有的经过音视频合成最后呈现出来时已大不一样。“经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锻炼,许多艺术家和演员大大提升了自己的互联网水平。”谷好好表示,戏曲是剧场艺术、舞台艺术,它的核心、重心在剧场内,但在推出“云剧场”的过程中,也发现原来网络不只是传统的宣传,还可以人人当主播、进行多渠道宣传,并且可以打开想象、酝酿全新的合作方式,比如线上的主题演唱会等。这方面,可能还需要磨合、探索,但这个空间很大、很值得想象。
对于“云剧场”能否产生撬动原有戏剧演出格局的动能,上海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子认为,传统的剧场演出由于受地理空间、演出人员的限制,受众体量有限,赢利模式单一。而借助特殊时期观众居家的文化需求,大力推动“云上演”,结合数字文产与演出,丰富演出的传播方式,突破传统的舞台演出的人际传播模式,拓展受众,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演出行业长期存在的成本过高问题,有利于丰富产业形态,促进行业的不断迭代。对于戏曲文艺院团,借力更现代、更快捷的互联网直播平台推广普及戏曲艺术,以新颖的样式和便捷的服务赋予传统戏曲演出更为“时尚”的现代面孔,更为网民带来了全新的观赏体验。但线下演出的体验感是不能够被取代的,演艺项目的体验性决定了其所强调的“体验”和“参与”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价值,疫情过后,将这段特殊时期积累的部分线上流量引流到线下,并将“云上演”作为日常剧场演出的常态补充,能够激活演艺项目的乘数效应,从而促进产业形态的自我完型。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