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先睹记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君娜 时间:2020-04-08 【字体: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蔓延,牵动了每一个人的心。上海文艺界第一时间广泛行动,以文艺创作表达心声,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激情、有情怀的优秀文艺作品。《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将于8日在中华艺术宫开展。昨日,展览现场已经基本布置完毕,本报记者到展厅探访先睹为快。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解放日报社共同主办,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等联合承办。

国内最大幅集体创作抗疫主题画作

主题展展出的800余件作品,是从以上海为主的一线抗疫勇士、文艺工作者及各界人士自发创作的13000余件视觉艺术作品中遴选而来,其中美术作品250余件,摄影作品480余幅,民间艺术、雕塑、装置等形式的艺术作品70余件/组。所有作品均为原创新作,其中80%以上是第一次向公众亮相。

走上中华艺术宫五米层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宽18米、高2.2米的巨幅画作《召唤》。画面中,有正在救治病患的医护工作者,有加班加点修建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有坚守岗位的快递小哥和社区志愿者。全景式再现抗疫一线人物群像的这幅画作,成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这是上海美协邀请沪上老中青画家共同创作的巨幅美术综合材料作品。20余位画家夜以继日,每6米一组,分成3组集体创作完成,也是目前为止国内最大一幅以抗疫为主题的美术集体创作作品。

画家们在对公益主题作品《召唤》作最后修改。

“对于参与这次创作的画家来说,每个人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从来没有画过这么大尺幅的作品,从来没有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创作,从来没有和这么多合作者一起共同完成。”《召唤》的策划者、参与画家刘亚平告诉记者,“这在平时是不可想象的事。”

比起尺幅大和时间短,最不可想象的“难度”集中在了“合作者众多”这点上。刘亚平解释:“画家创作在一般情况下都追求个性表达,如今是集体创作,要求把个性统一到一个框架中来,这里就有一个分寸的问题。”刘亚平用交响乐团的“指挥”来形容自己在这次创作中所担任的角色,“就好像交响乐演奏一样,各类乐器要服从统一调度,该响的响,该轻的轻,画家们集体创作的《召唤》也一样。”

这幅画家们用画笔集体“弹奏”出的《召唤》,主题也恰如其名。“我们想表达人类抗击疫情的决心和斗志。画作中有医护人员、警察、运输工人、保安、快递、里弄阿姨等。在这个大时代中,只要有召唤,每个小人物都能挺身而出,奉献自己。艺术家们用画笔向生命致敬,向逆行者致敬,向每一个岗位上的普通工作者致敬。”刘亚平强调,“我们在创作之初就向所有参与画家明确:不进行口号式创作,也不要‘欢庆’胜利式的创作。因为疫情还没结束,我们的创作基调应该是实实在在的。”

大作品多、好作品多、名家多

大作品多、好作品多、名家作品多,是本次展览的特点之一。包括《召唤》在内,展厅里,4米以上巨幅作品就有10多件,具有很强的视觉震撼力。

上海美协常务理事、中国画院画师汪家芳耗时三周完成的写意山水画《巍巍中国情》宽5米、高3.2米。谈到创作理念,他说:“疫情过后,又是一个春天。我想用这幅画抒写一种人文关怀,一种中国精神。”

今年3月上旬起始,汪家芳便全身心埋头闵行创作基地。站在铺平于画板的巨大宣纸前,他一连几天久久沉思。长城、黄鹤楼、布达拉宫、泰山南天门、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金银潭医院,以及上海东方明珠、浦东上海中心、外白渡桥、华山医院等标志性地标,还包括川流不息的海陆空物流输送链等一连串创作元素,不断在他脑海中盘旋。3月15日,他落下了画稿第一笔。由此,心头意念如同开闸洪流那样,所有思绪通过画稿上的点线面与色彩而延伸,演绎成《巍巍中国情》的壮丽画面。“疫情防控不仅对武汉是大考,也是全中国面临的大考。唯有携手抗疫,共克时艰,才能交出一份无愧于历史的答卷。”汪家芳说。

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守白和女儿联手创作的四联画《向心力·中国力量》,宽4米、高1.6米,以剪纸和油画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了武汉地标建筑黄鹤楼从暗到亮的天色变化。这也是剪纸这门“微艺术”的第一次“大手笔”。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的唯一一幅书法作品是上海青年书法家张丰连续18个小时不眠不休书就的宽4米、高3米的行书长卷六联幅《上海支援湖北医务人员英雄榜》,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韩天衡通宵创作,以引首章“医者仁心”向《英雄榜》上的1649位英雄致敬。

展览现场,一大张银色的“网”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再仔细看,这张“网”是由500多个铝“口罩”织成的一个超级口罩。这是画家丁设的装置艺术作品,他把它取名为《罩》。“500多个铝口罩的大小,按照人们通常戴的口罩同比例大小织就。它们组成了一只更大的口罩,也更像一张隔离的网。”丁设告诉记者,“口罩在疫情期间保护了人们,但也造成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用铝织的口罩,在温度上更是冷冰冰的,我想通过这种材质的选择来传达一些疫情之间的人文思考。”丁设之所以选择“非常规”的口罩材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口罩在疫情中是特别宝贵的物资,我不能浪费它。”为了点题,这件装置作品中,仅仅在作品的右下侧,绑了一只常规口罩。

装置艺术作品《罩》

医护人员成“主角”,向逆行者们致敬

上海青年画家罗陵君创作的一幅近4米高的油画《逆行者》颇夺人眼球。“顶天立地”的画面上,只有一位身着白色防护服的抗疫战士,俨然使画作有了雕塑的意味。在画这幅作品时,罗陵君脑海中跳出了雕塑《大卫》。罗陵君告诉记者:“牧羊少年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巨人,这个题材在艺术史上被不同的艺术家反复创作过,但最让人铭记于心的只有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我借鉴了类似的创作方法,把画面放大,让整个人物显得十分高大,观者抬头看向画面,以此来表达对《逆行者》的崇高敬意。”

《逆行者》的原型模特是罗陵君的一位医生朋友。“他每天奋战在第一线。我把周围的背景全部去掉,把《逆行者》放在一个很暗的背景中,象征着将要面对的未知的病毒,正面光线正好照亮了他,使得人物看起来有雕塑感。人物的头部被防护服紧紧包裹,眼镜里面起雾的感觉和表面高光之间形成强烈虚实对比,人物的手部由于戴上手套的关系,手指变得不是那么灵活,但他握紧了拳头,一来可以让手套更贴合他的手,也是象征着马上就要走上‘战场’。”

医护人员是这次展览中大部分作品的绝对主角。画家周钟文的国画作品《医护之歌》,描绘了一组医护人员的群像。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全国的医护人员在战疫中突出的表现忘我精神和感人故事,不断激励了我,触发了我的创作欲望。我想用作品来歌颂奋战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表达我对医护人员的敬佩。”为此,周钟文开始收集资料,从网络上查询、下载了六百多幅图片资料。

《医护之歌》画面中,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用写实的方式表现,其他医护人员虚构展开。中国画讲究“意在笔先”。在构思整个过程中,画作紧紧围绕“医护人员”这个中心环节,大胆采用平面构成方式,与国画的点线面元素相结合,以淡墨蓝色为基调,因为蓝色是医用口罩的颜色。作品最终呈现出的效果,既有视觉冲击力,又不落俗套。

展览还展出了从摄影人、媒体记者、一线医护工作者、广大志愿者拍摄的照片中精选出来的作品,用影像和文字图说方式汇集成故事集,采用长卷的方式向观众缓缓道来,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些作品不仅讴歌了抗疫勇士的奉献精神,而且展示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比如张文宏医生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柔情,比如一个母亲对哇哇大哭的4岁女儿的抚慰,都能直击观众心头最柔软的部分。

抗疫期间,上海文艺界积极投身抗疫,不仅投身抗疫题材创作,而且争当志愿者,涌现出许多动人的小故事,在本次展览中也有专门版块予以呈现。其中包括童双春、王文娟等众多老一辈文艺家心系抗疫的故事。

上海抗疫 美术 摄影主题展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