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艺群体找到了“家”
北京是文化之城,魅力之城,也是希望之城。在以万计数的外来人员中,有为数众多喜欢文艺的外来年轻人,他们怀揣梦想,来到异乡,在繁华中承受着孤寂和清苦,在陌生的土地上开启了人生的奋斗之旅。种子会发芽,种瓜能得瓜。历经多年磨炼以后,他们逐步成长,规模壮大,已然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新文艺群体现象。
当今时代网络发展极为迅猛。网络一经出现,网络文学就随之孕育而生。近二十年的历程,内容题材也从玄幻、仙侠、盗墓,发展到了写史写实,网络文学在青少群体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是一代青少年成长的文化记忆。近几年,很多网络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游戏,更是成为文化产业抢手的IP热饽饽。有的网络文学作品的艺术水准越来越高,与传统作家所创作的“纯文学”作品相比,似乎也形成了你追我赶、后浪逐前浪的态势。马伯庸凭借《长安十二时辰》为代表的系列作品,对历史文化细节的深入考究和不俗的艺术水准,获评正高职称,成为去年网络文学的一大亮点。
目前,北京作协共吸收了一百余位网络作家会员,知名网络作家唐家三少、马伯庸、辰东、蝴蝶蓝等人先后加入了北京作协,增强了首都文学创作的活力。“这些网络作家都有一定的创作成绩,加入作协也希望得到组织的认可,这有利于他们参与文学奖项和职称评审。同时,能和更多的同行交流。”北京作协副秘书长王虓说。
北京作协每年都会组织网络作家们采风、参观、座谈。这些服务性做法让网络作家们拓展了视野,不断激发着创作灵感,碰撞出思想火花,扎根生活、立足当下的现实主义题材的网络文学作品也越来越多,涌现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除了网络作家外,北京也有很多自由职业、非京籍的书法家。“这部分群体有寻找组织的愿望。书协及时放开了对一批优秀非京籍书法家的限制,向他们打开了一扇门。”北京书协秘书长郭孟祥说,北京书协目前有475名左右的新文艺群体会员,其中一部分人的艺术创作水准比较高,完全能够以书法谋生。
书法家程度曾是一名“北漂”,也是北京书协会员。他参加过书协组织的培训班,接触到很多名家,艺术水准得到很大提升,并获得书法界最高奖——兰亭奖。他长期在朝阳区从事书法工作。在他的积极组织下,“中国梦·翰墨朝阳”全国书法大赛及获奖作品展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吸引了广大书法爱好者参与,成为朝阳区一个书法艺术品牌。程度身为朝阳区书协秘书长,为打造这块品牌默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就在不久前,他作为朝阳区的引进人才,得以落户北京,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
“文联就是我们的家,为新文艺群体指引了发展方向,没有书协的帮助,我也走不到今天。”程度这样动情地说。遇到文艺作品展会,援疆、援藏、援蒙及港澳台文化交流活动,春节送春联、福字下乡,书协都会邀请新文艺群体书法家参与,展示他们的书法艺术,也发挥了他们的社会作用。
这就是北京的新文艺群体。几十年来,他们由少到多,由小到大,日益成为首都重要的文艺力量。在梦想召唤下,关怀他们成长的各级组织和人士给新文艺群体搭建了更多展示和交流推介平台,逐步改善着他们的生存发展条件。同时,新文艺群体积极回报社会,既丰富补充了首都文艺种类,又与北京乡土文艺交流碰撞,创作出诸多鲜活的为群众喜爱的文化新产品。
北京的明天会更好。北京新文艺群体的存在和发展,让人们看到了首都文艺海纳百川、包容大气的新格局,也让人们依稀感受到了新文艺群体自强不息的强大生命力,他们不断自我提升,加快走向专业和成熟,蕴藏着不尽的生机与能量。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