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色起点”出发,上海文坛将踏出一连串文学创作的新足迹
24日下午在“思南文学之家”举行的“红色起点”创作出版工作推进会上,作家程小莹一番关于红色写作与青春写作的发言,引起了在座所有人的共鸣。“写上海的城市红色历史题材是一次青春的书写,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些左翼文学青年都是二三十岁,青春热血,激扬文字,以典型的左联五烈士为例,最年轻的诗人殷夫21岁。我原以为写红色历史题材都是一些老故事,都是老人,但是当我进入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故事里以后,我发现我永远都是在面对一张张比我年轻的脸。这种隔代的青春感受穿透了这座城市的韵味。”
红色题材书写成果
作为党的诞生地,上海的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2016年起,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作协发起“红色起点”主题纪实文学创作项目,确定了一部主作品和多部分专题的架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起点》由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担纲,六部作品由上海富有实力的老中青作家担纲,以文学纪实的手法涵盖建党初期我党的奋斗历史。除了程小莹担纲的《白纸红字》之外,其余作品包括吴海勇《起来——电影拍摄与创作历程纪实》、杨绣丽《巾帼的黎明——中共首所平民女校始末》、王萌萌《铿锵序曲——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吴越《上海早晨——上海大学在1920年代》、陈晨《新渔阳里六号》等,去年至今年陆续出版。
“这六部记述中共早期奋斗历史的纪实文学作品共90万字,这是上海前所未有的红色题材文学书写成果,而且创作还在继续。除了纪实创作以外,我们努力推动别的文学样式来反映红色题材包括小说、诗歌等等,为传承上海的红色文化传统,发挥文学的力量。”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王伟介绍。
红色声音开拓传播
“出版不仅仅停留于把书印出来,我们做这套书的目的不仅是在内容上要做到人人能够拥有归属认同的城市特征,同时我们在传播手段上也接纳新观念、包容新思路、支持新创造,用各种新兴的媒介来开拓我们的传播渠道。”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认为,为了使“四史”学习教育更加有声有色、入脑入心,上海人民出版社与阿基米德合作上线有声电子书“重温红色历史,书写时代华章”专辑,通过专业主播对“红色起点”丛书声情并茂的演播,让“四史”不仅可读还能听。上海人民出版社与静安区文旅局合作,结合“红色起点”丛书,邀请丛书作者及其他嘉宾开展“作家眼中的红色起点周周谈”直播活动,已经举办的三场直播活动累计观看人数突破25万。
未来,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人民出版社与上海大学还将合力打造“红色起点”《上海早晨》2.0版,在创新宣传上海红色历史、促进红色题材向其他艺术门类转化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曾获“五个一工程”特别奖的《战上海》将改编成电视剧,《大上海》纪录片也将转化为图书出版物,王为松还透露,建党百年很多红色出版物中的红色元素,也将会开发出文创产品,以吸引年轻读者。
红色出发更多新作
红色是上海的底色,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人民出版社与上海大学签署了相关合作备忘录。“红色学府百年传承,上海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大学,是我党创建初期培养党的干部和培养进步青年的重要基地。继承老上大的红色历史,对今天上海大学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曾经被称为里弄大学的学校,如今走到了更大的舞台,历史需要铭记,这是走向未来的基石。”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说。
从红色出发,上海文坛踏出了一连串文学创作的新足迹。“红色起点”系列丛书第一批六部著作集中面世后,还将推出《中共中央在上海》《伟大纪念日》等;军史专家刘统《火种》等预计年底出版,献礼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