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基层群众需要怎样的文艺生活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基层群众有“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的双重需要,精神食粮也就是文艺作品、文化生活等供给的难点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后疫情时代”,广大基层群众需要怎样的文艺作品和文化生活呢?
首先,需要能引领健康生活的文艺。美好生活的首要前提必须是健康生活。这是基层群众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最低的“门槛”。长期以来,基层群众所必需的文艺精品“产能不足”。在“后疫情时代”,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要以文学、美术、音乐、书法、曲艺、摄影等多种文艺形式,推行“文艺+生活”“文艺+科技”等融合新模式。这是文艺引领健康生活的最有效路径。要采用“订单式”创作、“超市化”供应、“菜单式”配送等多种方式,打通文艺融入基层群众健康生活的“最后一公里”。倡导健康乡村建设、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健康饮食习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起身心健康的基层群众之精神乐园和幸福家园,让每个人都在健康乡村中受益终生,实现优质文艺供给与基层群众全面小康生活同频共振。这样,文艺的群众性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最广泛、最实在、最根本、最长久的社会作用。
其次,需要能适应线上生活的文艺。文艺作品的传播曾经以线下消费为主。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基层文艺传播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在新技术的助推下,文艺“遥控器”已然握于广大基层群众手中,群众愈发积极地参与到线上的文艺消费中。在“后疫情时代”,网络成为文艺传播的主要载体,渗透到每个“神经末梢”。“365天永不落幕”的线上传播,成为基层文艺供给的常态。
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要当好“灵魂工程师”,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肩负起历史赋予的文艺使命,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精准结合社会实际、摸清人民实情、针对时代需要,创作出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网络文艺精品力作,教人向善向上,实现质量“顶天立地”、数量“铺天盖地”,牢牢把握网络文艺价值引领的主动权,传播正能量,让基层群众“看之有乐、传之久远、受益一生”。
再次,需要能倡导文明生活的文艺。在乡村,大操大办、赌博、高价彩礼、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绊脚石”。而文艺可以对广大基层群众在观念和思想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成为全面推动乡村文明建设中最基础、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作为时代风气先行者的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现精品创作与群众需求的“无缝对接”。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要积极开展“破除陋习、倡导新风”“弘扬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等主题文艺活动。用广大基层群众喜闻乐见和自身擅长的各种艺术形式传递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陋习,形成良性文化生态,推动乡村文明入家入户,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而不断推动文明进乡村、进群众、进生活,照亮全面小康、文明生活之路。在“后疫情时代”,要以优质的文艺创作把基层群众带进新生活,让基层群众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这是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作者系江西省信丰县文联主席)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