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全景展现百年党史的电影“交响诗”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博 时间:2021-06-09 【字体:

      作为国内首部4K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电影,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出品的《奋斗吧 中华儿女》于6月7日登陆全国院线。该片是一部精心制作、以歌舞形式反映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舞台艺术电影。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 中华儿女》是继《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后,我国文艺界排演的又一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电影《奋斗吧中华儿女》在对这部舞台音乐史诗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中,借鉴电影《东方红》的创作经验,在舞台艺术的基础之上,精心构思与打磨。该片以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为主题,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演进为主线,弘扬奋斗精神,讴歌奋斗征程,凝聚奋斗力量,实现奋斗梦想,通过歌舞艺术串联起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百年征程,呈现奋斗与追梦的新时代交响曲,力求打造出一部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精品力作。

  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主办,中国电影资料馆融媒体中心承办的电影《奋斗吧 中华儿女》专家观摩研讨会暨第五期国产电影论坛新片研讨会日前在京举办。中央新影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姚永晖,影片总导演侯克明,影片制片人、中央新影集团影视资料部主任朱勤效,影片总摄影罗凌,影片制片范欣在研讨会上介绍了该影片的制作历程和创作心得。据了解,接受任务后,主创团队在中央新影已有的拍摄舞台艺术电影的经验基础上,迅速组建拍摄团队,做了大量细致工作,同时依托中央新影作为新中国历史资料记录者和典藏者的资源优势,将舞台艺术与纪录影像资料完美结合。本片采用8台8K摄影机完成拍摄,在全片1800多个镜头中,特效镜头高达1200多个,前后经专家审看20余次后,才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

  影片历时一年半精益求精的创作所呈现出的艺术质感得到了业界专家的高度肯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电影《奋斗吧中华儿女》代表着时代的艺术风貌和艺术水平,“在舞台美学和电影美学当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既充分发挥了舞台艺术原本的魅力,又通过电影化手段呈现出电影的魅力,在舞台美学和电影美学之间找到了最大公约数。”饶曙光认为,对纪录片创作美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该影片的艺术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称该片是一部“交响诗”,“它全景式展现了各个时期的党史,堪称‘多史’交响;它是假定性美学与现实美学的交响融合;是舞台表演与影视表演的交响融合;是舞蹈、音乐、戏剧、诗朗诵等多元艺术的交响融合;也是传统与现代的交响融合;还是国家史诗与个人记忆的交响融合。”

  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看来,国家电影、宏大叙事、国民情感、磅礴气势,是《奋斗吧 中华儿女》的艺术特色,影片“既是对过来人的一种慰藉,也是对当下者的一种激励,更是对将来者的一种召唤。”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则认为,影片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延续了《东方红》虚实相生的艺术特色,如同一部宏大的交响曲。与此同时,影片也是一部提纲挈领式的作品,用100分钟高度浓缩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发展历史。然而,影片高度碎片化的叙事手法,却并未对观众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因为观众会通过从小接受过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影片形成开放式、互动式的良性关系。”

  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教授陶涛认为,影片“影像视听构造的准确性”,可以作为影视专业日常教学中的范本。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级编辑支菲娜特别强调了在影院观看这样一部舞台艺术电影的视听震撼感,并对影片中的4K技术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信息处处长何美则认为,本片的一大价值在于对少年儿童的熏陶作用,“艺术既面向过去,更面向未来。影片展现的那些真实的力量、历史的思维,能够让少年儿童得到浸润与熏陶”。

  《奋斗吧 中华儿女》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影片,它史诗般地回顾了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和壮丽征程。出现在银幕上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满怀着中华儿女的热血倾情演出,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脊梁的精气神。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