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央企绿色低碳发展超级工程!
据新华社报道,9月13日,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了解煤炭综合利用等情况。
能源产业要继续发展,否则不足以支撑国家现代化。煤炭能源发展要转化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这样既不会超出资源、能源、环境的极限,又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适应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把我们的地球家园呵护好。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地处陕北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交界地带,属于中国能源“金三角”腹地。榆林化工公司成立以来,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合理布局产业链,形成了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烃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化黑为白”完整产业链。
总书记视察的这家能源企业,其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备受关注。今天,小新为您解读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如何变“废”为宝,如何发展循环经济——
五年前,2016年7月,习近平曾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考察当时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他当时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这次赴陕北,总书记首站看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也是在宣示: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俯瞰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管廊栉比、塔罐林立。
这次总书记视察的煤炭综合利用项目,是名副其实的“重器”,体现出了过硬的实力——
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形成了从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烃及各种化工产品的“由黑到白”完整产业链。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可再生资源,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走绿色发展之路,探索废水、废盐、废气处理工艺新模式,在国内煤制烯烃行业内真正实现了废水的近零排放。
什么是煤化工?
▲ 煤化工转换过程
煤化工如何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化黑为白”?
·循环经济,煤炭的综合利用
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年产186万吨煤制甲醇,年转化煤炭440万吨。
该项目采用目前成熟可靠的煤气化制甲醇工艺技术路线,以煤炭为原料,通过煤气化、CO变换、低温甲醇洗、硫磺回收、甲醇合成等工艺过程,实现了从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烃及各种化工产品的“由黑到白”完整产业链条,其中甲醇全部作为下游加工项目的原料使用。
该项目于2020年12月28日一次打通全流程,用时37小时产出合格MTO级甲醇,创造了国内从投料到产出甲醇用时最短的纪录。
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主要生产装置包括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装置、60万吨/年烯烃分离装置、30万吨/年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和3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
该项目通过甲醇转化制烯烃、烯烃聚合工艺生产聚乙烯、聚丙烯以及副产硫酸铵、丙烷、混合碳四、混合碳五等其它化工产品。
该项目于2015年12月25日投料试车一次成功,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奖”。
项目负责人张先松说,整个过程,如果用颜色变化来形容,是“化黑为白”;如果用最终成果来评价,是“低碳环保”,因为产业链中诞生了“可降解材料”。
张先松展示了榆林化工的创新转型产品:用医用可降解材料制造的可吸收缝合线、骨骼支架,能够减少白色污染的可降解一次性塑料用品。
榆林化工还有在建项目4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该项目采用自主技术,由国家能源集团设计、建设,装备全部实现国产化。
另有世界首套5万吨/年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简称PGA项目),该项目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品在土壤和海水等自然环境下可实现完全降解。
“化黑为白”的背后,是总书记十分看重的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
今年4月30日,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体学习时说,要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总书记为什么看重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我国的生产和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都很大,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任务极其艰巨。
承诺早已作出。今年4月17日,习近平在同法国德国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时重申,中方言必行,行必果,我们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国家能源集团发展绿色经济,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国家能源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煤化工生产企业,化工产业是国家能源集团的核心产业之一,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形成完整的技术研发、工程建设、生产运营、市场销售服务体系,全面助力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国资央企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
推进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能源结构优化
能源资源高效节约利用
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应用
发挥好国有经济
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作用
以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挥央企表率作用
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内容来源丨新华社、央视新闻、国家能源集团等)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