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突破——第六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 时间:2021-10-21 【字体:



与会专家合影

10月18日,第六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核心活动之一“传承与突破——第六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活动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出版集团主办,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承办。邱华栋、何向阳、朱秀海、柳建伟、李舫、陈福民、乔叶、刘大先、石一枫等作家、评论家,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曹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等出席活动。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莉任论坛学术主持。

与会嘉宾围绕“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共振”两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回顾总结北京文学的创作成就和经验特色,分析交流北京作家的创作风格与时代使命,共同展望北京文学的未来。

与历史对话

北京文学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北京作家作为一个群体,作品风貌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历代北京作家却有着共同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这就是一直密切关注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稳健立足于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坚持从人民生活中吸取丰厚滋养,勇于回答现实和生活提出的问题,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色彩同时又极具包容性的北京文学。正是几代作家薪火相传的现实主义精神,让北京文学和北京作家一直处于时代前沿。

作家、剧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柳建伟结合自身创作电影剧本《血战湘江》的体会表示,要用当代视野去观照过往的历史,尤其是站在整体历史发展的角度与历史对话。作家书写历史,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历史上的是非得失由后人评判,评判的标准需要考虑历史对当下产生了什么影响,作家不应该把对历史的认知限定在盖棺定论中,而是要透过当下去思考历史的启迪,通过书写历史映照现实。

作家、编剧朱秀海认为,我们回顾历史都是在观照今天。书写历史是一个大的题目,需要作家长时间的投入。作家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是通过书写表达,用自己的感触去触动社会,社会的反响又反过来触动作家,是一种相互的作用。“我写作《远去的白马》,我写解放战争的这段历史,是因为我听到这段故事,忘不掉这些历史,我看到很多读者的反映,自身也很触动。”

评论家、北京作家协会理事、作家陈福民认为用文学处理历史,是在处理时间。作家要克服静态的时间,激活历史知识,让那些历史知识从遥远的过去走过来,从而变成新鲜的、有效的知识,滋养自己,滋养社会。另一方面,文学家也要处理好历史题材的边界问题,“文学家要守好自己的边界,无论有多大的文学虚构、想象能力,基本历史材料、静态的历史应该得到必要的尊重。”

作家、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李舫认为,历史有三个特性,一是时间的意识性;二是思想的在场性;三是面向未来的开放性。文学家与历史学家书写历史的不同,在于文学家书写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部分,比如《长津湖》中有很多关于抗美援朝的历史资料,也有大量如“单衣跨过鸭绿江”“冰雕连”等关于战场的细节描写,对历史的细节描写最具冲击力和感染力。给人以鼓舞的思想价值力量,正是文学家的意义所在。

青年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认为,作家和历史对话,要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他认为与历史对话要有历史意识的自觉,作家只有服务好当下的生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历史,这是历史之于作家的意义。对于大众来说,历史不仅仅是给我们一个认知的功能,它也有教育的功能,从根本上牵动我们的情感,让我们热爱自己的国家。

与时代共振

北京作家群体有着老中青兼备的完整人才梯队,有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题材多元、开掘全面、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基调等诸多优秀传统。深厚的传统也为创作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一大批北京作家能够在全球化的视野下重新审视现实和历史,大胆拓宽作品的题材范围,丰富表现手段,且把求新建立在追求思想深度、厚度的基础上完成,以稳扎稳打的态度实践着艺术创新,在叙事上有了更独特的探索,对当下经验也有了更成熟的书写。

传承是为了突破,突破意味着最有生命力的传承。新时代的北京作家和北京文学把握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的脉搏,着笔于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将以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更为深刻的思想,抵达新的高度。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认为,小说写作一部分是对历史展开甜蜜的想象,另一部分则是与生命共时空的写作。这其中,作家要具备把生活经验、生活感受转化成文学写作的能力。城市文学的未来无比广阔、它是作家要特别重视的写作方向和写作空间,而当下,对于作家而言,在伟大城市生活,就要建立和城市的关系,“找到和城市的关系,就能找到和时代共振的关系。”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阳详细梳理了北京文学和北京作家的发展谱系。她认为,。从老舍《骆驼祥子》的祥子,到陈建功《鬈毛》中的鬈毛,再到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张大民,以及铁凝《永远有多远》里的白大省,石一枫的《世间已无陈金芳》里的陈金芳等文学形象,集中体现了北京文化中的包容性及其所成就的北京文学特有的平民精神。

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乔叶认为,创作者在情感上要有人民生活的共振,落实到个人创作中则是如何执笔的问题。这要求作家在落笔前需要一个冷静期,将热腾腾的生活素材加以选择和改良,经过这一过程再将其融入创作中。与时代共振是一个大概念,落实到写作中则需要从小处写,关注平凡人的人间烟火,才能让写作更加鲜活,最终和生活发生情感的共振。

作家、北京作家协会理事石一枫认为,今天的作家写北京的难度比老舍所处的时代要大。“没有工业知识背景写不了北京,没有金融知识背景,也写不了北京,如今需要作家的知识背景、思想背景越来越丰富。作家要心地单纯,头脑复杂,只有自己复杂,才能看出时代的复杂,你的笔下也才能折射出来复杂的时代。”

田鹏在对活动进行小结时认为:文学创作是作家站在当下对历史不断深入探寻和烛照的回味与体悟,是作家通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与时代同行共振的精神劳动。作为新中国文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北京的文学创作一路走来硕果累累,星光熠熠,一大批作家、作品在不同时期闪耀中国文坛,引领风气之先,推动文学发展。面向新时代,北京文学自有新的使命、新的担当,更呼唤新的成就。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