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大会发言摘登
会议现场
为增进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当代中华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近日,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联港澳台办公室、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杂技家协会、北京市文联共同承办的“第12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雁彬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他指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青年艺术家、专家学者应该坚定文化自信,把艺术创作和理论评论的根基筑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里。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是中国文联开展内地与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文艺交流的重要品牌活动,已成功举办11届。为加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交流、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心、凝聚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期论坛共50多名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青年艺术家、专家学者出席论坛活动,并围绕本届论坛主题“青年与中华文艺之未来”,从如何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育精神,如何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不同角度分享了自身观点。本报特节选部分专家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张俊东
中国石油文联副秘书长
高温窑变釉艺术瓷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让我充满了文化自信,客观上有让人骄傲和自信的理由。中国画的内核是神采和气韵。中国绘画讲究“以形写神”“遗貌取神”“神形兼备”——一直把形而上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也不能用仪器检测的神韵、神采、“气韵生动”、格调、境界等作为旨归。一幅画再写实,如果没有神韵和格调,都是等而下之的。而西方绘画从开始就严格遵守解剖结构、透视原理、光学原理等,追求写实、逼真,有人说西方绘画画得是科学,科学本身就不是艺术,因为缺少灵性。中国画是对人的修养要求很高的艺术,讲求“人品即书品”“人书俱老”,要求人与作品的高度统一,人的品位格调就是作品的品位格调,所以对创作者的人文修养要求极高。如果技法实践没到位、修养不到,就体会不到中国绘画中的内蕴之美。中国画的玄妙难懂证明了它高级。正因为它内敛含蓄,学习欣赏起来非常有难度,越高级意味着越难,如果中国书画艺术像打牌一样容易,还能叫艺术吗?
作为书画家要深入研究和实践,真正理解和认识到中国画的高妙所在,主观上被中国画的内蕴所折服。客观上,中国绘画是非常高级的艺术形式,但具体到学习者、欣赏者个体,能否真正发现中国画的玄妙魅力所在,需要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没有文化自信,是因为对中华文明史上光华璀璨的艺术篇章不了解,一旦深入进去,就会被经典作品洗礼和震撼。对于书画专业人士而言,很多人知道八大山人笔墨纯净,知道黄宾虹浑厚华滋,但八大山人究竟是如何纯净,为什么高手无需看一个字,只是一段线条即可断定是八大山人的笔墨?黄宾虹黑乎乎的山水中具有怎样的雄浑气象,层层积墨法是怎样做到黑而能透、厚而不滞的?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尤其是自己去画的笔墨实践,很难体会中国大写意绘画的笔墨神奇和内美。只有深入进去,沉入经典,才能真正体会中国画的玄妙之美,才能真正崇拜中国画,找到身为画者的那份自信。
冯静
中国评剧院编剧
在我近几年的创作经历中,很多作品都涉及到民族题材的创作,和云南省话剧院合作《白鹭归来》和《农民院士》两部作品后,我更深入地思考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历史背景、民族融合历程和共同面对未来等问题,深刻意识到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对于全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乃至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2018年我跟云南省话剧院合作创作《白鹭归来》时才知道,我所要写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有汉、白、藏、傣、彝、纳西、傈僳七个民族共生的小山村。这部作品切入点着力于居住在洱海源头的一个靠经营农家乐过上好日子的多民族小村落,为了下游一千多万人的生存环境,忍痛拆除了自身赖以生存的农家乐,重新寻找和开发既有利于环境又可持续发展的湿地资源,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故事。虽然故事发生的地方是一个大山掩映的小村庄,呈现的是一年之间的时空变换,而实际上剧中人的心理和情感时空跨度却是从1959年国家在汉白共居的白鹭村安置少数民族,到改革开放通过开农家乐富裕起来,再到剧中乡亲们意识到他们的富裕导致了环境污染,而污染的结果波及一千多万人的生态环境和子孙后代幸福时做出了正确的抉择。人们在改变生存环境的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共同完成对自身的心灵环境的发现和自我重建。作品试图将一个村落的命运与一个流域的千百万人的命运构筑于一体,以一个村庄折射中国人乃至于人类精神世界与生存环境的改变与重建。村庄的历史也是我国的历史和民族发展的历史。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山村、拆除农家乐的寻常事件中涵盖了许多内容。民族的历史、人物的命运、现实与理想、保护和发展等等都是我们与台下观众共同面对和共同思考的,也是我们能够产生共情之所在。这种多民族共生的民族融合的生存状态是云南独具的地域文化特色,而它恰恰从地域文化的特色上彰显出了我们民族精神极大的包容性、时代性。
林蔚然
《新剧本》杂志主编
把目光投向更远,我们不禁暗自悚然心惊。如今影视动画行业已经使用人工智能开始写起了剧本——AI对文本的大数据进行整合、筛选、组合、输出,虽然写出的剧本不乏怪异,但它显然代表一种可能性和投资方乐于选择的未来趋势——高效并且节约人力物力。
尽管目前此类探索仍较为克制地停留在辅助编剧和投资方工作的层面,但已经足够令人深思。当剧本写作成为格式化一键生成,文学艺术的独创性为算法所覆盖,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会远远大于产生的效益。在世界范围内,历史长卷中值得书写的精神产品,凝聚的是人类历史、哲学、文学、思想的瑰宝,是创作者幽微的个人生命体验与世界产生同频共振,是写作者不管不顾的激情与理性缜密的思考相互较量的产物,每一个都是“这一个”,如果将其批量生产和模式化,推导出可以恒定遵循的规律并快速生成产品,其最大的核心价值、引领和昭示行业的作用则已经被消解大半。当剧本创作成为快消品,短期内或许可以如同网文一样吸引大量受众,但从长久来看,观众终究有厌倦之时,而由审美疲劳所带来的恶性循环则会影响到全行业发展。因此,克制地使用科技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探索,或许是更加科学的态度。
戏剧写作者要向同行业的杰出者看齐,并成为金字塔尖上的人,最大的障碍是逾越自我。而在写作者里,具备自我表达和积极沟通能力的选手,则更有机会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中寻求到良好的合作机遇,进而抢占先机。全媒体时代更加彰显了对写作者全面素质的考核,也为青年戏剧写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以受众范围颇小的剧本为例,除去在剧场中上演,文本在杂志上发表、作为图书出版,在网络以电子书的方式传播,更可以通过转化视频和音频的方式,尝试从多个渠道和角度输出,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细分并深度融合,全方位多角度触达读者和观众。
郭超
《光明日报》文艺部编辑、记者
青年文艺家是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主力军。在传承弘扬之前,我们需要解释何谓中华美学精神。作为青年文艺家,我们只有明白需要什么样的美学,才能明白要传承弘扬的是什么样的中华美学精神。
也许正是因为美学与文学艺术、社会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它在解释当今文艺领域、社会生活领域的种种现象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近一段时间,文娱领域出现了天价片酬、阴阳合同等等乱象,对社会风气、尤其是青少年的审美观、价值观造成了恶劣影响。这些现象无不与美学有着密切联系,更是直接涉及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的美学基本问题。在纠正当下文娱行业审美偏差、社会审美偏狭上,中华美学精神正可以体现它的阐释力、生命力。也正是在直面社会问题、塑造人的审美,尤其是塑造青少年的审美观的过程中,中华美学精神要发挥它应有的威力。
中华美学绝不是象牙塔里的学问。纵览中华美学发展史,尤其是近现代美学史,有助于我们看清楚真正的美学、真正的中华美学精神。无论是读朱光潜、宗白华的美学著作,还是看丰子恺的画、傅雷的书信,还是读鲁迅、钱钟书、沈从文等人的散文、书札,我们都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美的清风。他们的文章是美的,他们的生活也在力行着他们所倡导的美学,整个人生从内而外散发着中华美学精神的光辉。
作为当代青年文艺家,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就要摒弃浮躁、浅薄、庸俗、媚俗的不良风气,就要认真学习先贤前辈文艺大家的风骨、人格。不能把文艺研究、文艺创作与生活搞成两张皮;不能一边丝毫感受不到美感,一边用力研究着美学;不能写让人读来如坐针毡、不知所云的美学文章,而是要力争把文章写得让人读来如沐春风、受到美的熏染。
我们期待更多有着真正美学精神、生活在美之中的青年文艺家,他们才是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真正生力军。
陈俊廷(台湾)
北京星亿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CEO
中国文化要想走向世界,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才能成长为世界级文化。所以,青年艺术家们都应该更有远见地发挥以传统文化内核融合潮流文化的新创意与挑战,以大国文化包容自信的态度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复兴的影响力,不拘泥于西方固化的审美观念,以分享中华文化为傲,大胆走出自己的原创风格。
国潮是当代青年艺术家生活态度与原创精神对于中华文化的深度运用、结合与实践,代表着我国审美、文化元素与现代前端时尚的深度融合,是依托于中国文化元素的抽离和再造,创造出的一种风格化的新生活方式和产品创新体系。国潮崛起的背后靠的是品牌策划、文化输出、明星效应,但本质上逃不过国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是让更多年轻人认可中国制造便捷有效的捷径,也让全世界的人都认识中国制造。 《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国潮在过去10年关注度上涨528%,如今的国潮已经迈入3.0时代。
当前,国潮在多个消费领域兴起,例如服饰、美妆、潮玩、茶饮行业,国货产品往往有着独特的“中国风”潮流设计风格,自带中国传统文化IP属性,国货品牌的创新创意吸引了大批的新生代消费者,年轻人特别是“95后”正在成为国货品牌的消费主力军。居民国货消费需求吸引资本入场,助力各行国货品牌成长,大批新生国货品牌成为明日之星。在国家的支持引导下,国货品牌仍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国潮优势将进一步体现。
民族品牌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加强民族品牌的建设,能够带动中国经济发展,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文化。我国从品牌建设,立法,加强宣传,加强税收、金融、科技的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推动民族文化品牌建设。众所周知,民族文化产业对于综合国力的贡献越大,占GDP的比重就越高。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在国家倡建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选择之一,为我国经济腾飞增添新的发展动力。
雍文昴
《艺术评论》副主编
宋代郭熙、郭思父子所撰的山水画论《临泉高致》中,专门探讨了世人看重山水画的原因,认为“尘嚣缰索”的劳碌与羁绊使人感到疲惫厌倦,如果有技艺超凡的画家,将山水景致绘于纸上,让人“不下堂筵”即可亲近自然。即在一幅画作之内,将自然山水尽收眼底,从而获得心物相通的审美感受。以郭熙所画《早春图》为例,画面描绘了早春时节晨雾笼罩中的山水景色,虽然画中山水仍然具有冬天的萧索之感,树木花草还未抽芽生长,但通过画面中层叠的山峦、川谷里流动的溪水,还是能够感受到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蓬勃气息。一草一木、一石一潭,皆蕴含着生命的张力。这样的美感不外显张扬,却具有沉潜的力量。优秀的山水画所营造的自然之境,可以陶冶情操,让人在喧嚣中拥有片刻宁静,在奔忙中获得暂时驻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画科,的确在艺术层面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可能,即无论身处何方、际遇如何,心灵能够通过“山水”或“山水画”的意境,回归到自然世界的本真,也回归到精神世界的本真。
可见,在中国古代山水画领域,一种崇尚于自然的美学精神曾贯穿始终,是每一位绘画创作者同时也是每一位绘画理论家所着意捕捉并希望能够展现于他们的画作与画论之中的。现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新格局的形成,更多的审美范畴更新换代、日新月异,但曾经出现于山水画领域的自然美学精神,却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变迁而销声匿迹,反而仍以一种审美的方式影响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因此,当代青年艺术家要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中华美学精神,则要注意着眼于古代美学精神的思想脉络,从中找到与当下艺术创作相契合的方面。自然的美学精神,对于当代青年艺术家创作出能够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文艺作品,仍然具有重要的审美导向作用,因为只有真实地感受时代变迁、自然地表达与流露以及排除掉一些虚假掩饰和机械化的创作手法,才能够形成触动人心的文艺作品。
王欣
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
“跨艺·舞动无界”项目始于2009年,是北京舞蹈学院和英国密德萨斯大学表演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合作举办的一个国际舞蹈创作研究与演出项目。2011年,台北艺术大学舞蹈学院加入,该项目逐渐成为颇具国际影响力的舞蹈合作交流平台。迄今为止,“跨艺·舞动无界”已经分别在北京、台北、伦敦举行五届。
该项目融合来自北京、台北和欧洲的众多一线编导、舞蹈研究学者和舞者共同构成活动的主体。这里不仅有编导的精心创造、学者的深刻视角和舞者的倾力诠释,更是产生了自由无界的文化碰撞和交流,呈现出了多元的舞蹈文化追求。项目具有实践与理论并举的项目特色,将创作者和研究者的互相合作、观察、研讨形成跨界对话,为来自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创作与研究提供对话的平台,有助于推动国际对中国舞蹈的认知,以及中国舞蹈的国际理解力与影响力。
“跨艺·舞动无界”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设计了一个将舞蹈创作与研究全面整合的国际化平台。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在有目的、设定的研究框架内进行,研究者全程深入地、近距离地观察创作过程,并最终得出研究成果。该项目具有实践与理论并举的项目特色,将创作者和研究者的互相合作、观察、研讨形成跨界对话,为来自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创作与研究提供对话的平台,有助于推动国际对中国舞蹈的认知,以及中国舞蹈的国际理解力与影响力。
通过“跨艺·舞动无界”,我们发现了中外完全不同的两个“当代舞”概念。西方当代舞寻求一种无国界、跨文化的舞蹈艺术形式,而中国的当代舞正是要寻求本民族、本文化的当下生活状态的舞蹈艺术形式。西方当代舞追求“无我”之境,而中国当代舞恰恰寻求的是“有我”之境。这是西方当代舞与中国当代舞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在项目中出现的中国编导和其他文化背景下编导的差异,这种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时代的思维,传统和当下现实的关系性,是中国舞蹈走出独立品格,是中国舞蹈艺术家们走出的基于中华文化命脉上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林泓魁
北京泓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改革开放以来,有流派认为美育要从传统的“陶冶论”向“现代论”转变,让人们的思想从早期的传统美育中解放出来,更加注重美育理论的科学性和应用性。有专家提出,新时期的美育要以培养新型的文化品格为目标,包括价值观的塑造、人格境界的提高、精神个性的发展、趣味格调的陶养,着重强调审美教育对人理性思维的塑造和培养的作用。还有的流派认为,“情感教育论”只是侧重了美育的对象与手段的特征,对美育的整体特征缺乏更深层次的把握和认知,从而提出了“中和美育论”,这是在美育的本质上先通过培养受众协调和谐的情感,进而塑造和谐的人格,培养审美的人生观,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自然和社会,从而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上所提到的流派都建立在对传统美育的批评基础上,而又有所不同。
在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美育的发展,美育对于青少年辨清美丑、追求美好、涵养品性具有重要意义。当代青少年美育发展的总趋势是积极向上的,青少年普遍追求美,但对于美的理解却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比如“最美青春”“不要辜负最美的时光”等等追求“最美”的环境影响下,青少年在同辈群里中寻找“美”的榜样,激发追求美和创造美的环境。但是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美丑不分的现象。当前青少年对美的本质理解出现诸多偏差。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盲目崇拜和模仿攀比,将“颜值”放在第一位考量等。对于以上问题,需要新时代的艺术家予以重视,并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帮助青少年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的美学精神,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格观和发展观,帮助青少年学会什么是真的“美”。
叶君
《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
关于电影行业未来的趋势,我认为不能只在这个行业内看问题,应该用一个更宏观的视角看待。现代人娱乐方式很多,如手机游戏、短视频等,对电影院是很大冲击。人们总是认为短片、网络电影的称呼不入主流,其实是思维观念的问题。如果从科技史、人类文明史的角度考虑,这便很正常,等同于换了一个地方装酒。中国如今做短视频的公司有上万家,并且数量还在持续增长。从科技史的角度来看,电影是工业2.0的产物,现在发生的是工业4.0。没有学过电影电视专业的人反而有好处,就是不会被条条框框限制住。例如以前都要求作品必须是标准普通话,现在有一个趋向则是喜欢用方言,内容也很有趣。这是不是去中心化?
我认为做网络短片是不错的尝试,《我在故宫修文物》其实借鉴过英剧《黑镜》,一季只做三集,每集50分钟,单看是一个短电影,其实是系列的电影短片。它又有点像《生活大爆炸》,又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片中既有传统也有现代。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做现代化趣味处理?这是一个历史和哲学命题,清朝张之洞等人意识到这一点,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用之争”持续到现在。我其实不太赞同要有导演梦的说法,人应该找到自己适合什么,先要确保方向正确,如果从事一个自己不适合的行业会很痛苦,最好的办法是把它当业余爱好。我对自己的定位不是一个导演,我比较喜欢用科学探索的精神对待世界,有可能是因为小时候接触的事物,有可能是因为我在一个崇尚科学精神的学校读文科。科学探索、探究真相,像《名侦探柯南》中的经典台词:“真相只有一个”,我喜欢用这种态度生活。
徐子晴(香港)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我将自己在央美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学习的研究方向设定为“北美地区中国书画收藏史”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了分析北美地区博物馆、美术馆的中国书画收藏谱系,并对其做出系统性的梳理与挖掘,还包括了对私人收藏家经历的挖掘,比如这些藏家是如何通过捐赠作品,协助博物馆建立书画部门、推动书画研究的发展等,从而进一步探讨在北美书画收藏界个案背后的历史脉络与交际沿革。研究的重点和目的在于,探究中国艺术与文化如何在海外得到不断弘扬与发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前世与今生。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上一辈中国传统文化人的坚守,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在西方的语境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这无疑将对我们如何在新时代继续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有意义的启示。
对我而言,作为一个在香港成长、并热爱艺术的人来说,虽然我身处内地学习,但我也时刻关注着香港的发展。在这种多元文化认同交织的香港社会,文化认同对于国家认同的作用就显得很复杂,特别是在“一国两制”的社会环境下,作为香港公民,如何重新建构文化认同对提升国家认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见证了香港西九龙文化区的落成,粤曲中心、故宫博物院(香港分院)、M+博物馆等,承载了珍贵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当代艺术品,接下来还有很多大楼在建设阶段,这些都是与文化有关,而且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材就业和硬件引进,加强了响应国家提倡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方针,突显地方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发展重点,提到了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增强粤港澳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鼓励香港发挥中西文化交流平台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持香港通过香港影视娱乐博览、香港书展和设计营商周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汇聚创意人才,巩固创意之都地位。在未来,随着大湾区内部的协同发展,以及国家给予的更多资源与支持,我相信,整个大湾区的文化发展一定能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具备更大国际影响力。
杨扬(澳门)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澳门让世界遗产活在都市日常。漫步澳门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触摸到“西风东渐”留下的历史印记。中西合璧,是澳门多元文化个性的缩影。例如,清末著名思想家郑观应的家族故居“郑家大屋”。2020年11月,“互动环境剧场”《郑观应和你有个约会》在这里拉开帷幕,郑家大屋张灯结彩,复活百年前澳门风情。游客则化身郑府座上宾,与“郑观应一家”共赏堂会戏。如今,郑家大屋担当起青少年“世遗大使”的角色,在过去的五年,已为超过6000名中小学生提供120多场导赏活动。
多元文化互动打造澳门“全城舞台”。“和而不同”是澳门文化生态最难能可贵之处,无论传统或新锐、外来或本土,每种艺术门类都能找到展现自我的一方舞台。回归祖国以来,澳门集全城之力发展大型文化盛事。从2009年开始,为更强调“艺穗”与“城市”的关系,“澳门艺穗节”升级为“澳门城市艺穗节”。泳池里的水中音乐会、观音堂前的“快闪剧场”、卢家大屋的新锐话剧……“全城舞台、处处观众、人人艺术家”,激发着澳门城市空间无限的艺术潜能。
大湾区合作推动文化多元发展。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在“一国两制”的背景下,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又给澳门的各项事业,包括澳门文化保育、澳门文创产业带来巨大的新市场,为澳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全面认识澳门文化产业的优势与挑战,进而推行有效的文化产业发展策略,有助于澳门为整个国家文化产业跃升作出更大贡献。
澳门的文化产业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丰富的历史文化、方便的对外交流、独特的“一国两制”。澳门自16世纪中叶开埠以来,逐渐由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华洋聚居的移民城市。人口结构的多样性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近现代中国多灾多难,但澳门社会一直没有大的动荡,因此,无论历史建筑或文化习俗都保存完好。特定的地理位置,长期的对外贸易,加以“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设计,使得澳门在对外交流方面非常便利。“一国两制”的制度设计,给予澳门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也深深影响着澳门文化的走向。以上三个优势,使得澳门形成本雅明所说的“多孔结构社会”。
常征
电影导演
我认为我们这一代电影导演或青年艺术家有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就是创造民族优质。所谓创造民族优质,是每一位艺术家从个体自身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于中华文化做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终在作品中提炼出中华民族的优点与特点,增强中华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塑造正向优质的国民性格。
首先,塑造民族优质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趋势。如15世纪至今,以英美为核心的西方文化一直是世界的主流文化,而在英美的主流话语论述中,电影特别是好莱坞电影,起到了非常核心的重要作用。
其次,塑造民族优质,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历史复兴的内在要求。作为世界现存唯一不曾间断的古老文明,中华文化显示了她的勃勃生机,而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口。因此,能否塑造民族优质,增强民族的自信和凝聚力,是全体有识之士的历史使命和任务。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优秀的电影工作者和先行者,殚精竭虑创作了杰出的作品,来振奋民族精神,塑造民族性格。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电影工作者心怀民族忧思,创作出了《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不朽的作品。抗战时期,电影工作者们纷纷以笔为旗,《狼山喋血记》《一江春水向东流》也分别在不同的阶段点燃了观众的热情,在民族危难之际,点燃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为最后抗战的胜利、整个民族的奋起,起到了不可分割的作用。
可以说,塑造民族优质是自中国电影诞生起,一部分先进的电影艺术家前辈们的普遍共识。
赵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编辑部总编
戏剧舞美设计如何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首先是追寻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建构一个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就是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广义的“美”。我们的世界不仅是物理的世界,而且是有生命的世界,是人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是人与自然界融合的世界,是天人合一的世界。因此,“和谐”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核心原则。
随着艺术理念的发展和当代观众诉求的转变,中国舞台美术家在观念上从舞台功能性设计逐渐延伸到表演与空间设计,他们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些理念运用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对于“风”“骨”“气”“韵”“道”等中国传统哲学进行了实践探索。强调人与自然休戚相关的视觉意象,其意义并不执着于某一具体的景物,既无从确定,也不必确定。这种若隐若现,为观众留下了自由宽阔的联想空间。
其次,在整体观念方面,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强调“整体意识”,具体思想表现就是“以和为美”,事物的运行都遵循一种和谐统一的规律。按照这种整体观念,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的个体之间彼此联系、互摄交融、和而不分。舞美设计与灯光设计有一种极度概括而超脱的宇宙观,共同打造了一幅灵动、抽象、和谐的作品,忽略、舍弃了所有细枝末节。让观众的视点并不固定于一点上去摄取确定景物,而是随着心理的需要游动。一场关于心灵、人生境遇的对话和精神探索,在浑然整体、彼此联动的视觉中逐次展开。
最后,在阴阳转化的生命观中,古老的中国哲学著作《易经》研究的问题是以天地为范围,其视野涵括了天地运动变化的规律。书中指出,包括天地、万物在内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当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静止不动的。而“阴阳”,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一动一静相互转化、互为根本。刚柔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天地的运行,从而产生万物。而充满整个天地之间的,只有万物的出生、存在、消亡。《易经》的哲学理念,对于当代中国舞美家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审美标准素有“中和”的观念,阳刚与阴柔、生与死并不对立冲突,而是彼此转化、融汇。
张驰
北京耀眼辰光艺术中心钢琴教学带头人
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培养青少年正确的艺术审美观。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在艺术教育中,音乐作为主要学习课程,对青少年美育起重要作用。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艺术水平提升,审美提高,各种艺术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所以提升个人艺术审美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新时代文化衔接与传承的重要课题之一。艺术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不断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运用各种形式扩展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内心对艺术审美的素养。艺术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断去学习与改进教育方法,通过优秀的教学方式,带领更多青少年走进艺术的空间。
新时代下,各种文化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在艺术教育中呈现出多样性。优秀的艺术需要艺术教育工作者为青少年把关,排除不良的艺术形式、提高教师自身审美、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带领学生学习与感受优秀的艺术精华,是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的。
当今,科技的推动使我们深入了解这个世界,择优选择艺术形式,提高艺术审美有助于更加了解艺术的本质,而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当下青少年的喜好,这样才能更好地辅助青少年艺术教育。深层次、全方面总结归纳优秀文化艺术的同时,再结合青少年喜爱的学习方式,让艺术教育事半功倍,可结合长视频、短视频、音频、趣味化音乐游戏等多方面形式,在学习的同时,增加趣味性,与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不脱离人民喜好,同时又增加了艺术审美高度。音乐风格细致划分,如古典音乐元素在以传统技术技法教授的同时,增加音乐文化输出,结合优质文化视频、音频等教学模式进行学习;流行音乐元素要求输出时代文化的同时,也要提升学生技术技巧等训练,让学生做到全方面发展,所以对于新时代下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学术要求需要全面、多角度带领学生探索与学习,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支持国家当下艺术发展方向,努力为国家培养艺术人才。
姬天语(台湾)
相声天团团长、吴兆南相声剧艺社行政总监
所谓“女性之花”,不仅指向演员,而是要讨论21世纪的今天,相声是否可以、甚或说应该开拓出一条适于女性“阅听”“创作”“表演”的道路。“性别不平等”曾经长期阻挡了女性从事相声工作,今天这些阻力还存在吗?
演员方面不用等到今天:“四大名旦”后有“四大坤旦”;诸多曲艺自第一代大师之后几乎快要被女性垄断舞台。现在走一趟苏州,遍地茶馆中年轻一代女性演员较男演员更多。在法律约束下,男可女不可已经成为历史。至于观众,学历虽然有区别,但是没受过基础教育的人愈来愈少,再加上相声早已往艺术层级发展,早已不是过去的低俗、下九流的内容。简而言之,限制女性参与相声的因素基本都已不复存在。女人说相声之所以如此格格不入,是因为从有相声开始,女性观众就是少数。男女之别明确的过去,节目内容会倾向于适合男性阅听。
演员、作品、观众三者间,首先解放的是观众,今时今日,女性相声观众数量可能已经超过男性。但是女演员缺少,以女性视角创作的作品则基本阙如。虽然许多经典或许能跨越性别、群体障碍,但面对绝大多数下意识偏向于男性观点的作品,女观众或多或少不能深切感受。女观众有了,女演员和女性观点作品却没有跟上,这造成一个不争的事实:绝大多数女性观众不如男性观众“内行”。女性入门时间较短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我们进入了一个曾经陌生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的核心思维方式与我们并不一样。影视还有大量锁定女性市场的作品,相声却基本为零。当作品不能直入内心,能追捧的便只剩下演员本身。
在所有桎梏都已不存在的今天,是时候开辟一条女性相声之路。我们只要在相声的花园里,栽下一朵女性之花。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相声能成为两性平等共赏、齐心共荣的艺术,既让性别不再是界线,也让性别成为特色界线。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