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长100万场!这种形式成为文艺传承新舞台
直播间里,越剧演员陈誉身着小生装扮,唱着“楼台半隐花墙内,静悄悄布纹人语声”;民营戏剧团团长、黄梅戏演员林蜜蜜没有穿戴戏曲行头,在唱《女驸马》《英台别友》等经典名段的间歇还会唱《上海滩》《女儿情》等老歌;90后京剧演员郭雨昂手持折扇,一开口就是标准的梅派青衣唱腔……越来越多的戏剧演员走进直播间,越来越多的传统戏曲走出小众市场。
传统文化类直播间持续高热,直播正在为戏曲等的传承带来新舞台。近日,抖音直播联合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网络直播文艺生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抖音传统文化类直播同比增长超过100万场,主播收入同比增长101%。其中,经典曲艺最受关注,直播观看时长同比增长278%。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网络文艺新形态的直播实现了与戏剧、戏曲、话剧等舞台艺术的深度融合。
直播间变身第二舞台
近年来,线下演出行业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报告数据显示,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对票务平台、剧场、演出经纪机构的综合调研,2022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期间演出取消或延期场次超过4000场,3月底全国取消或延期的场次约9000场,占一季度专业剧场、新空间演出总场次的30%
受疫情影响,线下演出开放摇摆不定。林蜜蜜发现抖音直播间变成了较为稳定的舞台。“这就是我们的现状,不太乐观,也没有太多自救的措施。要面对今后的不确定性,抖音直播已经成为稳定且更有发展的方向了。”
陈誉也已经很久没有正式登台演出了,所在的民营剧团因疫情解散了,陈誉一度处于焦虑和迷茫中。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2021年,陈誉开始在抖音直播,抖音直播间已经成为了她的第二剧场,让她在无法登台的日子里保持唱功,不至于生疏。
这种情况越来越多地反映在直播数据上。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戏曲直播超过80万场,累计看播人次超25亿。在新型互联网艺术思维影响下,直播不仅让濒临小时的文艺“活”起来,也让民间文化找到新舞台。
“90后”戏曲演员张浩直播唱秦腔已200余场,把国家级非遗唱给全国戏迷,通过直播实现戏曲下乡。而张浩仅是在抖音直播的一个年轻代表。
不仅是个人,北京京剧院、上海越剧院、中国评剧院……还有更多的国家级院团参与进来。在这背后,抖音平台生态所覆盖的戏曲种类超过300种,其中231种开通直播。
中国艺术研究副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孙佳山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网络文艺新形态的直播已经实现了与戏剧、戏曲、话剧、歌剧等舞台艺术的深度融合。
据公开报道,2022年4月,抖音直播推出“DOU有好戏”计划,未来一年至少帮助10个院团、1000名专业戏曲演员打造线上“第二剧场”。抖音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由于传统文化相关直播增长迅速、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其中、线上的流行也开始反哺线下剧院,抖音直播希望搭建舞台,让更多人走近和感受表演艺术。
打赏收入让传统艺术火起来、活起来
直播给戏曲提供第二舞台的同时,也缓解了疫情期间戏曲演员的经济压力。目前,打赏成为直播收入的组成部分之一。
报告数据显示,抖音直播已开播戏曲中,73.6%获得过打赏收入,其中,不仅有受众广泛的京剧、豫剧、黄梅戏、越剧,还有潮剧、庐剧、花鼓戏、傩戏、茂腔等濒危剧种。此外,传统文化类主播收入同比增长101%,其中曲艺类同比增长232%。
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行业网络主播账号累计超过1.3亿,至2021年,有收入的主播有2541万人,2022年行业整体直接带动就业4132万人,间接带动就业124万人。这意味着直播作为网络文艺的新阵地,给创作者创收带来了更多可能。
对于林蜜蜜来说,直播可以让她养活自己的剧团。疫情暴发以来,演出暂停、演员离职、新的演员招募计划无法启动,4个正式员工、十几个兼职演员,吃住都在剧团,成本一直压在她的心上。但是,她一直记得豫剧名家李树建老师讲过的一句话,演员不能饿着肚子唱戏。“要让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有足够的收入,他们才能稳定地演出。现在线下卖不出票,我们就要开辟其它道路去满足这个需求,然后再回馈到舞台上来。”现在,直播带来的打赏收入也成了林蜜蜜的剧团在政府拨款、外出演出外的第三个收入来源。
直播打赏也延续了陈誉的舞台梦想。陈誉曾表示,打赏已经超过了线下演出期间的收入。这给陈誉在疫情期间提供了新的生计和职业道路的延续。陈誉认识的戏曲演员中,有五分之二都在抖音直播,“平台给我们这些民营演员提供了‘再就业’的岗位”。
作为网络文艺新业态,直播不仅为个人文艺创作者提供展示舞台,也开辟了数字消费的新场景。以国家大剧院为例,剧院在直播中将高规格音乐剧呈现在方寸屏幕间,通过近距离的机位视角,让普通大众也能对表演细节一览无遗,今年已吸引线上观众人次超过700万。
直播间里传承传统文化
在直播的助力下,戏曲开辟出一条传播的新路径。镜头前的表演,镜头后的排练、装扮,镜头外的历史文化讲解,都让许多年轻人对戏曲艺术产生认知和认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戏曲演员加入直播,传统的戏曲在年轻人中有了传承。
报告数据显示,在观众层面,中青年群体占比喜好文艺类直播人群的79.8%,其中24-30岁占比30.7%,31-40岁占比45.7%。于此同时,在创作者层面,24-40岁创作者是文艺创作主力军,主播占比66%。传统文化以直播的形式正在被年轻人积极拥抱。
97年的京剧演员、梅兰芳第三代传人郭雨昂在抖音上有39.9万粉丝。在他看来,在直播间唱京剧对戏曲传播来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创新。在直播间,他可以和天南海北的观众互动,把京剧唱段和历史典故科普出去,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京剧。郭雨昂的直播尤其受年轻人欢迎,人数最多时同时有6000观众在线,比剧院演出还要多。对此,郭雨昂曾感慨:“我仿佛看到了戏曲的黄金时代正在直播间里复兴。”
因为流传于地方,无人看戏和无人传承是濒危剧种面临的最大困难。直播的参与让戏曲触达更多的人群,为文艺创新注入新活力,满足不同用户的精神文化需求,给戏曲的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契机。
这种契机对于像怀宁县黄梅戏剧团这样的小众地方院团非常重要。因疫情打乱线下演出,怀宁县黄梅戏剧团用半个月时间组建了直播团队。如今,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已经被更多人熟知。剧团的演员曾表示,如果让一个从没听过黄梅戏的年轻人专程开车来剧场里听戏,难度是很大的,但是如果他坐在家里,刷刷抖音就能看到表演,慢慢培养兴趣,未来走进剧场的可能性才会更大。剧团团长也曾表示:“在抖音现场直播,既能让年轻网民更加直观地认识了解安庆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让黄梅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
“云戏曲”“云演出”“云音乐”等各种文艺直播层出不穷,有评论人士认为,从“舞台上的戏曲”“唱片上的戏曲”变为“电视上的戏曲”,而今又演变为“短视频中的戏曲”“直播间的戏曲”。随着媒介的不断变迁,戏曲这门古老的艺术也开始借助直播走进年轻人的视野。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介的融合,让传统戏曲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直播间这一“新舞台”上,文艺创作者们找到了新的职业自信,打赏收入为文艺传承增添助力,文艺的影响力也在更多的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心里发芽壮大。传统文化已经通过抖音这样的直播平台与现代互联网相结合,以直播为载体的网络文艺日益成为引领青年群体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潮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