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年文学之旅”:以文学之光,映两岸深情
第二届两岸青年文学之旅“千年之约·同心同行”朗诵会后合影
第二届两岸青年文学之旅青年作家合影
自2021年始,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两岸青年文学之旅”已举办两届。两届活动中,来自海峡两岸的近四十名青年作家、学子因为文学而相聚,感受文字带来的心灵共振;探访历史遗迹和文学场馆,追溯两岸共同的历史文化源头,体验中华文脉传承;行走于青山绿水、村寨田间,感受乡村振兴成果和祖国发展成就。前不久,第二届“两岸青年文学之旅”于福建落下帷幕,中国作家网记者以同题问答的方式采访了参加活动的6位两岸青年作家代表——李壮、张期达、张玉明、熊曼、苏笑嫣、郑庭绎,倾听他们的创作经历和交流感受。
第一届两岸青年文学之旅座谈会
第一届两岸青年文学之旅活动中,青年作家参观鲁迅文学院和中国现代文学馆
第一届两岸青年文学之旅学员参观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参加文学之旅的两岸青年,大多因为从小热爱文学,喜欢创作,自然而然走上文学创作或研究的道路。文学是他们展现内心世界和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也是他们借以观察、认识人与世界的有效途径。对文学抱有同样的热情,使得他们初次见面便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的台湾学子郑庭绎在机场刚刚邂逅李壮,便与他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并获得了这位“学长”提出的具体改进意见。在福建任教的台籍教师张期达,也在大陆作家的推荐下,迅速将大陆当代优秀诗人韩东、臧棣、西川、江非、胡弦等人的诗集收入囊中。参加过两届文学之旅的台籍教师张玉明说,对于习惯以文字来表达看法的研究者而言,以文学作为交流活动的主题“非常迷人”,聚焦在两岸熟悉的作家作品,探访相关历史和文化坐标,“非常过瘾”。
第二届两岸青年文学之旅两岸青年作家参观郑振铎纪念馆
第二届两岸青年文学之旅两岸青年作家参观冰心纪念馆
文学之旅,也是交流之旅、友谊之旅。李壮发现,台湾年轻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有较深的兴趣和敏感度,诗歌创作偏重抒情,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相通”——大家感兴趣的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没有太大区别。熊曼对于文学之旅最深的印象也是两岸青年的交流“没有隔阂感”,“大陆台湾本是一家,同根同源”,文学之旅为两岸青年打开了一扇窗口,使大家彼此观望、互通有无,“带来光亮和流动的空气,代表着生机和希望”。张玉明与第一届文学之旅的学员们至今仍保持相互联系,“感情很好”。而对于苏笑嫣来说,除了闽江晚风中的闲聊与沉默以及和台湾朋友晚饭后在公园跳广场舞的欢乐之外,更深的记忆是小伙伴之间关于冰心先生“爱的哲学”,关于自身经历和视角的差异会对创作的影响,关于当今青年应该创作怎样的作品等话题的讨论,增进了大家对彼此的认识,也激发了她自己的创作欲望。
文学之旅中,两岸青年感慨于“中国的美丽壮盛,地域之辽阔,物产之丰饶”的同时,也以青年特有的真诚热忱和切身体会对两岸青年交往和文学交流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建言。张玉明和郑庭绎都认为,相较于政治语言的简练刚性,文学语言更加感性流长,能形成广泛的理解与包容的空间,更能引起两岸人民在文化与血缘上的共鸣,大家“总不能忘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也不能忘记在课本中读到过余光中《乡愁》时带来的触动。
第二届两岸青年文学之旅青年作家与当地村民交谈
青年作家们也表达了对于更多、更深入、更多元的交流互动的期待。他们表示,两岸青年间对彼此和彼此文学的了解还有更大努力的空间,希望有多一些的作品研讨和经验交流,多一些文坛前辈的指导和传授,也希望彼此之间能够多谈谈生活——各自的生活经验、生活状况以及对生活的理解,使得交流进一步“往更细的方向走”,填补相对陌生和想象的空间,互增补益。
两岸文学之旅活动得到两岸文化界的支持,教育部港澳台办、全国台联、中华文学基金会,各地作协,两岸文学杂志社、诗刊社以及相关地区政府部门均为活动做出了精心安排。两岸作家更是为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在今年的第二届两岸文学之旅活动中,著名学者叶嘉莹发来祝贺视频,“我在两岸都教过诗歌,两岸能在诗歌方面进行合作,对我是最大的信心”。对此台籍教师张期达表示,“两岸青年文学之旅”的组织面向广,动员规格高,“我看见文学得到国家的重视,由中央而地方齐心协力举办一场两岸文学交流活动,非常有意义与价值。”
据了解,未来中国作协将持续举办两岸文学交流活动,正如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在第二届“两岸青年文学之旅”开幕式致辞中所说,中国作家协会将一如既往支持两岸青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展文学创作、追求文学梦想。
李壮
张期达
张玉明
苏笑嫣
郑庭绎
熊曼
※访谈
中国作家网:您怎样走上文学创作或文学研究之路的?
李壮:其实也简单,就是小时候喜欢读书、有表达欲、也喜欢思考一些书本以外的事情,俗称“心事重”,后面发现自己乐于写作文、且写得比其他人好,再往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顺理成章地读中文系、走文学路。回头想想,觉得挺自然而然的。说到底,做一行有一行的机缘,我想做文学的机缘,首先便是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吧。
张期达:台湾诗人简政珍是我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的启蒙恩师。我本科读的是理科,中兴大学生物产业机电学系,因为选修简政珍老师的《现代诗创作》(外文系选修课程),开始对诗歌创作产生兴趣,并得到几次中兴湖文学奖的肯定,在《创世纪》诗刊发表作品。进而,大学毕业转了跑道,考进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班,在简政珍老师指导下进行诗歌研究,并于《台湾诗学》发表研究论文。
张玉明:从小就喜欢文学。喜欢唐诗宋词的韵味,喜欢小说构筑缤纷多彩的世界,喜欢散文的真诚抒情,也喜欢新诗精巧的语言,和大胆新奇的意象。每一个人认识世界的眼睛不同,我是透过文字去学习古今中外的知识与氛围,也很幸运遇到不少非常鼓励我创作、鼓励我做研究的老师们。初中一年级时,我得了台湾新诗“金笔奖”第一名,开启了我喜爱新诗、研究新诗写作的道路。在台湾师范大学,还自己成立诗会,固定组织同学一起阅读新诗、评点新诗,当时的顾问潘丽珠老师,成为我读硕士时的指导教授,在她的指点下,我的硕士论文主题是《现代诗写作教学研究》,并且于去年在台湾万卷楼出版社出版。
苏笑嫣:我是幸运的,正是在母亲身边耳濡目染的缘故,我爱上了文学,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给我讲故事,教我识字,培养我阅读的兴趣,使我迷恋上了书本中的世界。哪怕是在家里经济条件最艰难的时候,她都尽力满足着我购买书籍的要求。我记得很多童年时和母亲一起阅读的时光,我们会去尘土飞扬的旧货市场淘书,会在图书大厦席地而坐蹭书,当然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一起读书。父母外出工作时,我的娱乐也是一个人在家里沉浸在书本之中。那段日子很美好。读得多了,很自然地就有了书写的冲动,小学时我便开始尝试诗歌、童话和散文的写作,10岁时我在《诗刊》“校园诗星”栏目以组诗的形式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从那以后,我缓慢地写着,一直写到了现在。
郑庭绎:从小,我就爱热爱创作,表达自我。而走上写诗的道路,一开始是因为诗歌比小说短很多,比散文好构句,乍看又没有结构要求,所以写诗。年纪稍长后,感觉诗歌比起其他文体,与音乐有更强的联系,恰好我极爱音乐,不仅自己唱昆曲,也一直参与西洋乐团的演出,所以对诗歌就愈发爱不释手了。至于为何研究文学,一是因为高中以来都是国文成绩最好;二来是有感在台湾,中华民族思想表达凋敝,崇日、崇美的倾向明显,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并忧于我民族文化不振,所以开始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直至今日。在研究传统文学时,仍不放弃写现代诗,应该也是一种机缘而已。
熊曼:好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小时候没有什么娱乐项目,看书就成了消遣之一。上学后,虽然资质平庸,但是作文还算出彩。工作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做编辑,其间耳濡目染,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都与文学相关,于是开始走上创作之路。
中国作家网:能否介绍一下您所了解的大陆或台湾的青年文学创作,有没有特别喜欢的作家?
李壮:2017年我参加过一次两岸文学交流活动,那时是作为诗人去到台湾,与许多年龄相近的写作者有过对话交流。再结合这次的活动,我不敢谈有多了解,但印象总归有一些,那就是海峡对面的年轻人中同样有许多对文学感兴趣的人,并且他们似乎对中华传统文化有较深的兴趣和敏感度。再有就是,看他们的诗作,感觉抒情倾向总体比较浓重,这一点同大陆校园诗人的情况似乎有一点不同,大陆校园诗人在我的印象中走智性-知识一路的写作者要偏多一些。
张期达:我目前对台湾青年文学创作了解比较多。台湾青年文学创作者,以诗歌创作来说,主要是许多80前后诗人比较吸引我的关注。这些诗人多半没有学院色彩与获文学奖的经历,诗风却很能反应台湾社会近年弥漫的挫败感(薪资倒退、房价飙涨、高教崩坏等)。
张玉明:应该不能算是青年文学家了,不过我有固定会关注的文学创作者。特别喜爱的散文家,是简媜、余秋雨等。我很喜欢跟着作家一起成长,并且认知这个世界的心路历程。如简媜大学时期的《水问》,出社会后的《女儿红》,结婚生子后的《红婴仔》,探讨教育问题的《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关于老年议题的《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这是一位聪慧敏锐的女子,经过古典、现代、西方文化的熏陶,她诚实而勤恳对于这个世界的热爱与书写,每次阅读她的作品,我也跟着进入作家的生命,一起沉浸其中,去重新认识并且反思这个社会。作家的真诚和敏捷是非常动人的,人在社会化的历程中,往往会钝化,或者被驯化,因为作家真诚无畏的笔端,我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重新诠释这个世界,对我来说,这就是文学最伟大的力量。
苏笑嫣:说实话,我对同龄人的作品阅读并不多,青年作家中,就我有限的阅读来说,小说里我比较喜爱徐则臣、张悦然、文珍等作家的作品,散文里刘子超的旅行记我蛮喜欢,李娟的作品也颇清透、有趣。诗歌领域相对而言是我最熟悉的,很多师友都有自己不错的作品,反倒不好一一列举了。有时间的话,希望自己多去阅读更多的青年作家创作的小说和散文吧,这是我要补上的功课。
郑庭绎:青年作家的话,台湾方面我喜欢创世纪诗社的古月女士(应该算是中年作家了吧?),她的《小镇的故事——叙说淡水》写得非常好。再年轻一点的诗人,灵歌不错,他的诗集《破碎的完整》有很多不错的作品。大陆方面的话,我喜欢青年作家李壮,他的《排坡》诗句很短,很平淡,但很见功夫。另一位是青年作家苏笑嫣,她最近刊载在刊物《钟山》的一首诗《关于爱的对峙》,写得很巧妙,非常深情。
熊曼:台湾的青年写作者应该不少,但我了解的比较有限,印象中林奕含算一个。看过她生前的部分采访视频和文字,很有才华的一个女孩子,可惜早逝。平时的阅读范围不仅限于诗歌,因此喜欢的大陆青年作家不少,李修文、孙频、冯娜、吕达、玉珍……这个名单还可以延伸。
中国作家网:参加两岸青年文学之旅活动,您有何种体验和感受?在与大陆或台湾青年文学同道的交流之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李壮:在当下疫情防控仍然很艰巨的情况下,能够举办两岸青年文学交流活动,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很值得珍惜的事情。至于最深的印象,大概是“相通”吧:大家感兴趣的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没有太大区别,交流起来非常顺利。
张期达:“两岸青年文学之旅”的组织面向广,动员规格高,让我能接触到众多大陆与台湾青年作家代表。我看见文学得到国家的重视,由中央而地方齐心协力举办一场两岸文学交流活动,非常有意义与价值。我也透过与大陆作家的交流,获得许多宝贵的意见。诗人李壮非常热情地向我推荐了许多优秀的大陆诗人诗作,有韩东、臧棣、西川、江非、胡弦等。现在这些诗人诗集都已经在我手上。
印象最深的是透过与大陆作家的交流,我发现两岸对彼此的理解还有很多努力空间。例如台湾文学里非常有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前卫诗人夏宇(1956-),算是我上两代的作家了,但与我交流的部分大陆作家没听过也没看过夏宇的作品。我感觉很可惜,推测是因为1950后出生的台湾诗人作品比较少被介绍到大陆文坛。但这个有限性,也表现在我对大陆文坛的认识不足上。我最早阅读的大陆当代诗歌作品,是通过北岛、顾城、尹丽川,主要一些随两岸开放后进入台湾书市的出版品,也仅止于此。海子的诗,还是我2018年到大陆工作后才开始阅读的。我再度感觉很可惜。
张玉明:以文学当作主题规划活动,是非常好的理念。和其他的主题活动不同,其他的台胞活动,有以经济、政治思想、新媒体、旅游与文化为主题的,而对于我们这样的中文人,或者是习惯以文字来表达对于世界的看法的研究者来讲,这样的主题非常迷人。能够聚焦两岸熟悉的作家作品,带领团员们更了解这些作家的出生地或相关展馆,在营队时间内,还能促进两岸喜爱文学的学子们,彼此影响交流,是非常过瘾的事。一直到现在,我还和先前参加营队的成员们,互相联络,彼此感情很好,而中国作家协会的老师们,也一直照顾和关注我们,对我而言,就是印象最深刻且最感谢的事。
苏笑嫣:一次非常愉快和收获颇丰的旅程。这次在福建的一周时间里,我感受着自然景色带来的新奇,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甚至风味美食也使我产生丰厚的兴趣,令我兴致勃勃地去了解和学习,这些激发着我写作的欲望,使我创作了一些相关的诗歌作品。
那几天与老师、朋友们之间愉快的交流,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和几位大陆同道早就相识,但共处多天、一起交流的机会并不多,这次活动我们增进了对彼此和彼此写作的认识。我与台湾的师友是初次见面,以前我对台湾的当下文学创作状况并不了解,通过这次交流和阅读作品,我开始有了一些了解,而且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了解。几天来大家聊了很多,关于冰心先生的“爱的哲学”,关于自身经历和视角的差异会对创作产生怎样的影响,关于当今青年应该创作怎样的作品等等……有太多难忘的时刻,我记得和大陆朋友一起在闽江的邮轮上吹着晚风,从闲聊到归于在风间沉默的时刻,也记得和台湾的朋友们晚饭后在公园里跳广场舞的欢乐。
郑庭绎:既云“两岸”“青年”“文学”与“旅”四个关键词,这个活动的重点就是:“使来自两岸的青年以文学为主题,或者以文学为媒介进行交流,交流的过程则体现为旅。”换句话说,该活动不出“读人”“读作品”与“读山川江河名胜”三个向度。我参加过两次两岸青年文学之旅,每次都有感中国美丽壮盛,地域之辽阔,物产之丰饶。而大陆青年之优秀,作品之精彩纷呈,更是使我的生命添滋添彩。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文学之旅”的旅程中积累了许多有趣的瞬间,更是让我动容许久。印象深刻处,如:今年参与作协活动时,在机场先与李壮交流,得知他是我的学长(同为北师大毕业),认识的人很多重合,十分惊讶。他的诗歌写得好,我便也与他分享我的作品,并得到具体的改进意见。落地福州后,又认识任职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台籍老师张期达,他也对我的诗歌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并嘱咐我投稿需注意的问题。
熊曼:在几天的游学过程中,通过实地探访,看到了很多原生态的山水、建筑和人文典故,非常珍贵,感觉身心受洗。和台湾文学青年的交流也没有隔阂感,大陆、台湾本是一家,同根同源。遗憾也有,那就是聊天中发现两岸的文学互通比较有限,大家对彼此的文学创作现状不太了解。
中国作家网:您认为,文学或文化交流在两岸青年的沟通和交往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李壮:对于写作者来说,作品在很多时候就是交往时的最大公约数。这里的“作品”,可以是各自创作的作品、也可以是共同阅读过的喜欢的文学经典作品。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文化不仅是桥梁,而且是用以交流的语言本身。
张期达:文学与文化交流在连结两岸青年一代、增进台湾青年的国族认同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因为特殊的历史条件,两岸诗歌在上个世纪各自发展,导致两岸诗歌的主题内容与形式美感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我认为两岸诗歌的差异,其实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新文学的无限可能性。我相信二十一世纪的诗人,如果能广泛且充分吸收两岸诗歌取得的成果,取长补短,中国新文学的荣景精彩可期。
张玉明:政治的语言,是刚性且富宣导性的,而文学的语言,是柔性且感性,能够引起人情感上的共鸣的。就如我们所认知的,有政治的中国、文化的中国,和血缘的中国。人与人之间在理解和沟通,应先求同,才有互相尊重和包容的空间。文学和文化交流,能够引起两岸人之间,文化与血缘上的共鸣,这是文学与文化交流最大的作用。
苏笑嫣: 因为隔着一道海峡,对于两岸青年来说,自发的交流在目前还总是有着许许多多的屏障。我们比较少有机会去到台湾,对台湾的文学和文化不够了解,台湾对我而言一直是陌生的土地和陌生的想象,所以我觉得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在两岸青年的沟通中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促进了两岸青年交往的情谊,而且催发着我们想要去阅读更多在海峡对岸的文学作品,想要在彼此更多的交流中去了解对方的观点和互相补益的愿望。
郑庭绎:我记得任职于广西师范大学的台籍教师张玉明曾说:政治的语言明确且简练,文学的语言却柔靡而流长,两种语言各有好处。依我浅见,文学语言往往能先于政治语言,深入人心。比如台湾的分裂势力再怎么搞,总不能忘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大陆的朋友,在两岸分隔的过程中,也于课本中读到余光中的《乡愁》。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何尝不是?在人与人之间,因为政治、地理、历史因素而有所隔阂时,恰恰是文学,能抢先突破疆界,出现于公众的视野。也即,文学与其所蕴含的文化交流,能使两岸人民最快速、最完整地了解彼此,以便消除隔阂,促进了解。
熊曼:几天的时间虽然有限,但是提供了一个彼此观望、互通有无的窗口。不要小看这个窗口,它可以带来光亮和流动的空气,代表着生机和希望。
中国作家网:在形式和内容上,您对未来两岸青年的文学和文化交流有何期待和建议?
李壮:希望有更多交流活动吧。一方面可以多谈文化、多谈创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多谈生活——各自的生活经验、生活状况以及对生活的理解。毕竟作品是从生活里来的。
张期达:我会期待多一些对彼此作品的研讨与经验交流,以及得到文坛前辈的指导与经验传承。例如,通过类似进阶写作班的概念(或《中国好声音》等节目运作逻辑),由文坛前辈担任导师,学员分组,可以就各自的文学观与文学技巧进行辩论,也可以就特定主题进行竞写,最后再由导师与学员们投票选出心目中最优秀作品,导师点评优胜劣败。这应该会很有趣。比如我如果能得到欧阳江河或韩东的点评,应该会为我的诗路带来很大的震撼与刺激。
张玉明:先前也有提过,这个营队的对象,除了开放给两岸青年学生参加之外,希望也能保留一部分的名额给在大陆工作的高校教师或台湾青年,以文字文学为媒介的工作者。相信更多元的互动,能够激荡更多的火花。
苏笑嫣:这次活动我感到本身已经非常完美,但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未来两岸青年的交流活动也可以去到台湾进行,让大陆的青年作家们切身实地走进台湾,从而更好地了解台湾的文学和文化。
郑庭绎: 西藏令我十分神往,希望有机会能去美丽的雪山,美丽的布达拉宫一看,以促进我对大陆的全盘了解。我感觉两岸青年的文学与文化交流势必要往更细的方向走,真正能促进两者对话。台湾青年现在被意识形态绑架,失去与大陆朋友对话的耐心,这是我不乐见的。我能做的,就是在台湾社群网路上大量分享大陆的好。希望疫情过后,两岸关系和缓,我能协助更多人来大陆交流,促进两岸沟通有无。
熊曼:没有建议,希望活动越办越好,影响力越来越大。另外,挺喜欢蒋好书老师的带队,亲切自然。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