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自信为基 聚“文艺两新”之力
——中国文联2022年度“文艺两新”骨干培训班侧记
中国文联2022年度“文艺两新”骨干培训班学员在云南大理古生村进行现场教学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工作者是时代精神和文化的创造者、记录者和传承者,而新时代以来,“文艺两新”作为人数多、种类全、分布广、流动大的“文艺新力量”,正在以其不断焕发的文艺生命力和创造力,齐心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合力推动我国文化艺术繁荣兴盛。
人才兴则文艺兴,人才强则文艺强。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纽带,近年来,中国文联不断延伸手臂、扩大覆盖、创新方式,加强对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的团结服务引领。11月7日起,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文联人事部、云南省文联承办,大理白族自治州文联协办的中国文联2022年度“文艺两新”骨干培训班分线上线下两个阶段进行。11月15日至18日,线下培训在云南大理顺利举办。参加培训的学员们是蕴藏在人民群众中文艺热情的创造者,是根植于众多领域诠释文化自信的表达者;他们从五湖四海而来,济济一堂,源自对文艺的追求和情怀;他们“卧虎藏龙”、锐意进取,用艺术朝气与时代同频共振。
凝聚力引领文艺“新军”唱响时代主旋律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论述,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发展文艺事业指明目标方向、提出原则要求,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以原创力和创新性催生优秀作品,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开班当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学员授课。对此,本次“文艺两新”骨干培训班学员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进行分组讨论,并结合自身实际共研共学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而言,就是要调动全市的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自身的民族特色和内涵,创造新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文联组联部主任尹晓萌说,呼伦贝尔市是多民族聚居区,包括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4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有一些非常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民歌。“今年我们文联正在推进一个呼伦贝尔民歌保护项目,将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面临失传的民歌搜集整理,出版呼伦贝尔民歌全集,这是一次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尝试”。
当西伯利亚红嘴鸥跨越山海划过洱海水面,当水中红杉相映成辉尽染江山色,11月的大理是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此情此景之下,北京生态摄影协会负责人高菡颇有感触——这个缘起于一群喜好拍摄珍稀鸟类的摄影人发起的组织,肩负着镜头背后的责任:“在当下,影像文明更能触达人的内心深处。生态摄影师就如国家战略的实践者,见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巨大转变,用影像语言展示着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记录着历史的变迁,这些鲜活的影像就是文化自信的最好体现。”
归属感助力有生力量育繁花硕果
做好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是团结引领“文艺两新”的重要抓手之一。中国文联人事部主任郑希友以《锐意进取,全面推进文联组织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工作》为题作专题授课,学员在明确自身文化担当、社会责任和价值追求的同时,也在逐步找到社会认同与归属感。
“粤剧是一个开放、包容、进取的剧种,但与影视相比,它又是小众的、弱势的。”粤剧演员郑远杰说:“作为新文艺群体的一员,我始终有一种荣誉感,想要付出更多,要想办法把我们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文化整活。而如何延续粤剧的生命力、薪火相传再焕发生机,培养人才至关重要。希望能通过职称评审让更多专业的人才得到肯定,让他们也感受到坚守这份情怀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谈道:“很多艺术形式是国外兴起的,如说唱表演、街舞等,但只要人民群众喜欢,我们就要用,并赋予其健康向上的内容”。这一番话,让街舞从业者王森达记忆犹新:“结合授课内容,让我对街舞创作又有了新的认识,不一定每个作品都要国际化,可能从生活细节当中就能捕捉到时代的进步。当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越来越完善、规范,我们街舞从业者收获的不仅仅是家人的支持、社会的认可,将有更多机会坚定地去走这条艺术之路。”
此次培训还邀请法律、新媒体等领域专家授课,并就“文艺两新”法律咨询、文艺作品新媒体推广咨询等议题座谈交流。务实又贴心的专题设置与新文艺群体的文艺创作、切身利益等息息相关,也关系着基层文联“文艺两新”工作的方方面面。
包容性催生“文艺两新”创作大格局
在大理这片民族文化艺术的沃土之上,山河、星月和微风是大自然的无私馈赠,而丰富多元的民间文化底蕴和民间生活形态为“文艺两新”创新创造提供了重要元素。当前大理州“文艺两新”几乎涵盖了所有文艺门类,涉及创作、营销、传播等各个环节,全州共有新文艺组织2158家,新文艺群体成员3万多人,“文艺两新”已成为大理州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培训期间,全体学员前往古生村、大理市花上花科普宣传艺术团、大理市飞扬艺术培训学校和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大理石馆等地进行现场教学。
大理市花上花科普宣传艺术团是大理州最具代表性的新文艺群体之一,成员身份都是农民,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1人、州级传承人1人、市级传承人3人。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大理白族霸王鞭、大本曲等非遗表演让学员切身感受到新文艺群体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中的积极作用。
来到大理市飞扬艺术培训学校,大家无一不被这个大理州代表性新文艺组织“普及艺术教育、提升艺术素养、弘扬民族文化、承担社会责任”的办学宗旨所感动。大理市飞扬艺术培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熊琼丽作为本次培训班的成员之一,就如何发挥党建引领“文艺两新”进行了详细介绍。
“故知造物之愈出愈奇,从此丹青一家,皆为俗笔,而画苑可废矣。”徐霞客曾对大理石发出如此感慨。当学员身处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大理馆,同样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折服。馆长李振葵作为大理州“文艺两新”的代表,以宣传大理石文化为初心,深挖大理地方的经济史、人文史、人类史,面向广大社会群众讲述着大理与大理石的故事。
“这种跨界的交流可能会催生很多新的艺术形态或新的合作可能。”培训尾声,自由职业艺术家舒勇谈道:“这次‘文艺两新’培训从人员结构、思想高度、授课内容来看都是大格局、大视野,将众多领域的艺术工作者凝结起来交流共享,有一种新活力,让我也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是否可以借助一些民间艺术的形式来表达,比如核雕、剪纸、皮影戏等。我们文化根基中有太多的艺术形式,若以创造性的思维去转换和应用,既能发挥出民间艺术的智慧,也能找到中国式的独特审美,促进创新,坚定文化自信。”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