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文艺事业重在人才培养
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和文艺人才队伍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指出,要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李长春同志在多个场合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多出精品力作,多出优秀人才,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队伍。新中国成立前,陈云同志曾针对评弹艺术有一句名言,叫做出人、出书、走正路。文艺事业归根到底是由文艺工作者来推动的,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关键在于文艺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各国文化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稳定明确,文艺环境宽容和谐,文艺创作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文艺队伍和文艺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数量庞大、名家尚缺。当前,我国文艺工作者总体数量庞大,有全国性文艺家协会会员10万人,省级协会会员100万人,还有大量的非会员的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和这个庞大的数字相比较而言,名家大师的数量就显得少一些。二是不同类别、需求各异。老中青文艺工作者、体制内外文艺工作者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需求。比如,老文艺家、文艺工作者艺术造诣高、见多识广,如何发挥他们的余热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中青年文艺工作者思想比较活跃,知识面广、视野开阔,他们的就业和流动方式日益多样化,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但他们同时也面临着就业压力大、创作压力大、社会压力大等各种问题。此外各种自由职业者占很大的比例,要深入思考如何引导他们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还有一些青年文艺人才,缺少脱颖而出的途径和办法。三是面对诱惑、急需自律。随着文化发展面临的经济基础、社会条件、时代背景、国际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侵蚀着我们的文艺队伍,导致个别文艺从业人员理想信念淡薄、法制观念和道德素养缺失、沉醉于追名逐利、追求低级趣味,等等。虽然这只是极个别人的极个别现象,但在社会上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不同程度地损害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形象和声誉。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文艺界不断加强行业自律,迫切需要我们在文艺界积极倡导崇德尚艺的良好风尚,迫切需要树立一大批老中青文艺工作者的优秀典范,迫切需要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
结合当前文艺工作的实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文艺人才的培养:
努力培养造就文艺界名家大师。现在,中宣部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中国文联有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活动。这些为文艺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建议尽快推动落实国家荣誉制度和文化名家工程,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培养造就文艺界名家大师。
加大对文艺界优秀典型的宣传力度。要扩大媒体宣传力度,积极发掘宣传推介文艺界优秀文艺人才和文艺作品。文艺界继常香玉、丛飞、邹树君之后没有新的典型,特别是活的典型。在当前推动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形势下,需要树立文艺界新的典型。刚刚召开的中国文联九届二次全委会,通过了以爱国、为民、崇德、尚艺为内容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并向全社会进行发布。建议在文艺界迅速掀起学习践行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的活动,大力弘扬崇德尚艺的良好风尚。
进一步加大文艺传播平台建设。扩大优秀文艺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大文艺传播平台建设。中国文联将中国文联网改版升级为中国文艺网,丰富了内容,扩大了影响,就是很好的做法。文艺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演员通过电视媒体可以得到锻炼,更快地成长。中央电视台至今保留有曲艺相声类节目,这是相当好的做法。但是,缺少其他曲种,比如山东快书、评书、评弹等播出展示的平台和渠道。建议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办新栏目,推新人、展新作、重温经典。
加强对体制外文艺人才的培养。要探索出好的途径和办法,加大对体制外文艺工作者的扶持培养力度。比如,开展文艺志愿服务,让文艺家深入基层,手把手、面对面地开展培训等。还可以在体制外文艺工作者的就业、创作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资助,等等。
在一些艺术领域建立传承人制度。仅湖北一省的曲艺种类不下300种,但现在许多种类面临失传的境地。艺术传承人制度有利于保护、弘扬民族艺术。比如一些戏剧、曲艺、民间文艺,都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建立传承人制度,由政府或者文联给予一定的支持,这些民族艺术之花才能永远绽放光彩。
加强青少年艺术教育。孙家正同志有一个观点,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艺家的培养,也要从娃娃抓起。至少让孩子接受艺术的熏陶,能够培养孩子的艺术情操,沁润孩子的美好心灵,塑造美好的精神世界。比如在中小学还可以开展曲艺作品进课堂、让书法、绘画成为必修课等尝试。中国曲艺家协会多年来一直开展曲艺进校园活动,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都曾开设了相声表演班,这些对于培养文艺新人都大有裨益。
(刘兰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主席)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