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下的书法三问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时间:2015-06-30 【字体:

 

[NextPage数字化将带来书法艺术的终结时代?]

数字化将带来书法艺术的终结时代?

□ 白 锐

信息化时代,一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所说,“计算不再与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在这场新技术革命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书法艺术经受着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冲击与考验。有观点认为,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笔墨纸砚这种古老的书写方式没有存在的价值,书法应该退出历史舞台。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阿瑟·丹托有关“艺术终结论”的论断,难道数字化之于书法的意义就是要宣告它的终结?

数字化:向书法的实用性说再见

从中国古代书法史的发展嬗变来看,书法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兼而有之,而以实用性为“第一要义”。作为古代社会最主要的书写工具,毛笔与古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公务、记录、交流、唱和,毛笔须臾不离,实现交流传达、记载信息、文以载道的目的。同时,书体演变的历史也与实用密不可分。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炼铸于青铜器上的金文、书写在竹木之上的简牍、刻在石头上的隶书、写在绢上的行草书、写在纸上的楷书,书写载体的不同、速度加快、连续性加强使它们呈现不同的风格,而这些都源于日常实用的需要。从内容来看,无论是卜辞、铭文,还是碑记、尺牍,出发点都是满足实用。即使是被后人奉为“天下三大行书”的《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也都是在实用中产生的。它们首先注重传达文本内容,其次因为书法艺术价值极高而备受瞩目。说到古代书法的艺术性,魏晋时期“人的自觉”带来了“艺术自觉”,书法的艺术性得以凸显。于是,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书法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一面是科举制中“身、言、书、判”的要求,明确了书法的好坏成为进仕的重要指标,强化了书法的实用性;另一面是魏晋直至清末,书法艺术呈现出异彩纷呈的风格与面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书家与经典之作。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书法命运的转折点。1918年,钱玄同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一文,开启了汉字拼音化的滥觞。该文受到胡适、鲁迅等人的支持,由此直至上世纪70年代,汉语拉丁化的声音一直没有消歇。中国书法因此受到极大伤害,在实用化笼罩下,人们谈论书法不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而是从写字规范化的角度出发,书法的审美性消失殆尽,实用性被空前放大。这一现象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伴随各级书法组织成立、各类书法活动兴起,才得以好转。

近3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数字化时代到来,电脑普及、无纸化办公,大数据、云计算、APP彻底革新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为适应快节奏要求,短信交流、语音聊天、视频通话代替了昔日的鸿雁传书,微博、微信成为人与人沟通的主要媒介。在这个全民“微时代”,硬笔几乎无用武之地,毛笔的境遇就更加尴尬,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逐渐淡出社会生活的实用之需。显然,与古代社会不同,在数字化飞速前进的时代,从实用层面而言,中国书法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数字化:给书法插上科技的双翼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说,不同的媒介对不同的感官起作用,书面媒介影响视觉,使人的感知成线状结构;视听媒介影响触觉,使人的感知成三维结构;而电子媒介作为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把人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机体。的确,数字化时代彻底颠覆书法学习、审美、接受的习惯,改变旧有的视听感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书法家及其群体置身于神奇的互联网中。

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催生各类书法网站、数据库与软件的问世,这大大提高了书法学习效率与进程。举例来说,传统地比照字帖进行临摹有了新的方法。高科技的发展让“唐代钩摹”“宋代刻帖”“近代珂罗印刷、影印技术”汗颜,只需打开电脑,古代经典书作的高清大图便映入眼帘。如果还不觉得过瘾,点击鼠标,局部放大让每个细节逼真呈现。古代艺术经典的神秘面纱终被揭开,“旧时王谢善法帖,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书法网站上的教学讲座、创作视频、网络书展,让书友足不出户便可领略名师风采、私淑名家技法、欣赏同道新作;还可在网上社区、qq群、微信群,一对一、一对多畅谈书艺、交流心得。这种打破时空阻隔、便捷而高效的学习交流方式,深得书友喜爱。书法类数据库更为书友深入学习提供便利,以字库为主的数据库,可实时检索任意字,满足创作作品之需;以古代书论为主的数据库,可根据关键词进行检索,为书法史论研究者提供便利。另外,通过书法软件的研发给传统的书法艺术插上科技的双翼。使用者只需输入创作素材,并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书家风格,软件将在字库中自动提取已有字形,组合未收入的字形,最终形成一幅类似名家风格的作品。

另一方面,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书法接受的模式。在古代,书法生产(创作)与书法消费直接发生关系。那时书法消费有固定的对象,如亲朋好友、街坊邻里或其生活圈的其他人,这是相对封闭狭小的群体。而现代书法消费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中,各种文化素质、各种职业身份、各种审美观念的人都有,互联网成了汇聚消费者的主要平台。据了解,各类大型书法类网站一般都具有交易功能,近两年随着微信具有了支付功能,便成为书法作品交易的又一重要平台。电商的涉入使艺术品交易逐渐开拓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易模式,这极大拓宽了书法的受众人群。

总之,新时代、新科技对书法艺术广泛介入,为当代书法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对拓展书家视野、促进书家交流、提高书家素养、拓展书家知名度与美誉度都起到了前所未及的效果,这是古代书家所望尘莫及的幸事。

数字化:让书法的艺术性更纯粹

上文梳理从古至今书法艺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关系,从二者兼而有之到注重实用性,再到今天实用性的消失。这一变化引发了书法界一大批有识之士的扼腕叹息,甚至有人认为这一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其实,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大可不必过分担心忧虑。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乐观接受新鲜事物,顺势而为、应时而动才是应有的态度。公允地说,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书法摆脱实用观念的束缚,为书法的艺术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这对书法事业的发展未尝不是件好事。

因为与汉字“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古往今来,书法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含混不清,长期以来书法等同于写字,更有甚者“书法是否是艺术”曾受到严重质疑。数字化革命让书法彻底摆脱实用性与艺术性兼有的状态。它与音乐、舞蹈、美术、杂技、戏剧、曲艺等姊妹艺术一样,成为独立而纯粹的艺术,应该按照自身审美规律发展,回归艺术本体。书法是什么?蔡邕说:“书者,散也”;扬雄说:“书为心画”;王羲之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孙过庭说:“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张怀瓘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古人尚在一两千年前,在书法实用性为主的时代,对书法本体有如此深刻的理解,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的我们难道不该为捍卫书法本体鼓与呼?

数字化通过科技手段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但书法艺术的真正繁荣不能依赖一台电脑、一个鼠标、一个软件来实现。运用数字化手段可以制作大批量的类书法产品,但它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创作。毕竟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差异,切不可一味夸大数字化的益处,而脱离书法艺术本体的诉求。因此,尊重书法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弘扬原创、坚守传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艺术的魅力在于抒情写意,表达人类对美的追求。就书法而言,“书者挥毫以寄意,观者赏之以动情”。蔡邕说,“唯笔软而奇怪生焉”,毛笔在运动中,提按使转产生生动的变化,表达书者或激越、或从容、或奔放、或悲愤的丰富情感。看那点画的粗细方圆、轻重快慢,结体的大小正侧、离合断续,墨色的枯湿浓淡、润燥虚实,章法的起伏跌宕、空白疏密,观者体会其中丰富的节奏变化与对比组合的关系,感受经过书家艺术化后的审美情感,与书者的内心世界进行沟通交流。这才是书法艺术的真谛所在。于是,一面坚守书法本体,一面善用科技创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实现科技为艺术所用,便是数字化时代对书法发展最大的回报。

我们理应感谢数字化的时代,它让书法摆脱实用的羁绊,获得前所未有的艺术自觉。作为承载中华传统文脉与国人审美精神的书法艺术不会因为科技的飞跃而终结。它将与其他艺术门类共同来表达人类情感、展现人类对真善美的诉求,与促进时代进步、革新人类生活的科学,双峰并峙,各美其美。

[NextPage数字化应用能否推动新一轮书法热?]

数字化应用能否推动新一轮书法热?

□ 高 森

当我们还在质疑书法数字化的应用是否会导致人们审美取向误入歧途、书写技能趋于倒退之时,“数字化书法艺术”已悄然步入了我们的生活。数字书法馆虚拟体验,汉字书法字库更新交替,书法艺术教学资源合理应用,网络微拍·线上交易逐步兴起,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数字化应用渗透到书法艺术领域当中。在互联网时代,这些新应用能否推动新一轮的书法热值得期待。

由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推出的《中国汉字历代字体检索数据库》,就是当下书法艺术数字化应用的一个典型例证。该数据库收录汉字单字约9500多个,汉字重文约12万余字,基本涵盖了汉字的常用字。用户可以在常见的Web浏览器中运行和操作,为使用者展现了汉字历代字体的艺术魅力。其功能首先是运用数字科技实现了年代、字体、作者、拼音、笔画5种汉字单字检索查询方法,并配有历代碑帖及书家小传的音频介绍1300余篇,同时还涉及到单字图片的字体缩放、下载、打印、收藏、音乐播放、字库更新、界面字体大小选定、动画渲染等。目前,一些类似的书法高清图像资源库和影像数据库,正逐渐成为广大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学习、研究、传播的主要工具。

当然,数据库的建设只体现出书法数字化应用的其中一个方面,在目前也是开发得比较不错的应用方向,而其他的应用方向还有很多,比如“虚拟紫禁城”,这是故宫博物院走向数字化的部分尝试。在故宫武英殿举办的书画展中,展厅的每个显示器上,游客仅需简单的操作,便可通过电子触摸屏来欣赏、查阅参展宫藏书画作品的详细介绍,并将高品质的照片放大观看,甚至能看清最细微的笔墨变化。另外,还有根植于艺术行业的数字技术综合应用及内容服务提供方的今日数字美术馆,它拥有国内唯一的当代艺术在线全景展览数据库,为艺术家和艺术机构提供“一体化数字服务”,通过3600全景拍摄、Web网站建设、手机页面制作、App应用开发、视频纪录、电子书出版等多种独家技术手段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这些数字化的应用,都是在收藏性、文献性和鉴赏性等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

不过,总体来看,书法数字化应用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开发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主要受限于书法艺术和数字技术兼而有之的“通才”比较匮乏、一些古文字数字化难度太大、数据库规范操作性不够完善、正规书法新媒体还缺乏专业性等原因。在笔者看来,未来书法数字化的走向,是为实现相关书法史料和文物资源的数字化,服务手段的网络化,逐渐覆盖到书法多媒体教学、数字虚拟现实展览空间、书法研究资源库等方面的建设,实现零距离、全方位的接触,会彻底改变人们对书法的视觉、思维、实践和认知方式。当然,它不会替代传统的书法应用模式,只是更加丰富书法传承的方式,这对当代中国汉字艺术的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NextPage数字化科技如何介入国展评审?]

数字化科技如何介入国展评审?

□ 高 森

“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评审模式比较成功,中国书协在顶层设计及项目实施方面得到了业界认同。特别要提及的是数字化技术的介入,利用科技力量促进了评审的公正与高效。”日前,中国书协展览部主任王彦在介绍十一届国展情况时,对于数字化应用做了特别的介绍。

王彦所说的“数字化科技介入”具体指什么呢?中国书协在这次国展举办过程中,在总结以往展览评审模式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评审路径,结合书法评审的特点进行了评审软件的研发,将苹果的ISO系统与微软Windows?xp系统两相结合,对评委表决和打分环节进行优化升级,实现了评审流程的理性模式和评委个体的感性选择相融合,以及数据采集和数据管理的高效透明。评审过程的数字技术应用和数据化管理,一方面护持了评审“公平、公正、公开”的尊严,抵制了人为拉票、作弊等不良操作的可能,客观地反映当代书法创作水准;另一方面,对国展评审数据的研究分析也将进一步挖掘数据背后所蕴藏的价值,为建立信息资源、优化国展模式、预测未来趋势等提供理论依据。

其实,中国书协关于国展评审工作的数字化探索始于2007年,历时8年的不断完善,如今正在逐步建立起一套全方位多角度、有行业观照价值的评审体系,并得到了书法界相关专家的肯定与支持。第十一届国展评审中数字化技术的介入,主要体现在登记退稿系统和评委评审系统两个方面。其一,通过数字化应用,中国书协在本届国展中首次独自完成了收稿、退稿的登记工作。来稿登记系统录入投稿作者的身份信息等数据,准确记录每位投稿作者的详细情况,并设置程序对收到稿件的作者自动发送信息。其间,还对每位作者的作品进行图像采集,实现图片库和信息库的各自独立,同时也支持两库的信息关联、调取和锁定,形成完整的数据管理。其二,本届国展针对不同评审阶段的特点和目标,通过数字技术采用了不同的票选方式:初评评审阶段使用表决器,分初审、交叉复查与终审三步审核,实现评委个体审美与评委会民主集体表决相结合的评审模式;复评、终评阶段使用投票和打分系统,评委之间独自打分,不作交流,以评委集体的眼光决定作品的上下,将高水平的作品遴选出来,细化评判结果,力避遗珠之憾。

对于中国书协评审改革工作,王彦表示,科技的介入已然成为本次国展的一大助力,并将努力深入和加强,包括信息渠道的架设和自媒体功能的拓展。中国书协在数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将不断汲取经验和教训,运用科技手段,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类别的展览采用不同的评审模式与机制进行监督和运行。通过系统化信息构架,改革繁杂冗长的投稿进程,探索实现网上报名和线下报名同时进行,并运用数字化科技对每位投稿作者设定终身报名号,记录每位作者的登记信息和作品评审情况,方便快捷地掌握更为准确的信息范本,提供较为理性的学术数据,及时进行工作思路的调整,将数字化科技应用逐步深入到中国书协的下一步工作中去。

数字 书法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