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赶上了读书的最好时代

来源:文汇网 作者:韩永进 时间:2017-04-26 【字体:

核心观点

我们要使中华文明传承下去,要使中华文明能在当今发扬光大,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读书。了解我们古人的记忆、古人的思想、古人的智慧,我们才能很好地把这样的文化传承下去。随着社会发展下去,我相信,爱读书又善读书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赶上了一个读书学习的最好的时代

个人国家民族命运连在一起

二十多岁时,我曾经到一位功成名就的老先生家去,当时他已经八十多岁了。我见他还在看书,就问:“为什么要读书啊? 读书有什么用啊?”我没好意思说,您这么大岁数还看书有什么用。没想到,他倒反问了我一句:“看书难道还要有用吗?”就像谁会问吃饭有什么用吗? 这就回答了,读书本身是很有用的。

现在,我也经常碰到一些年轻朋友问我,读书能有什么用? 能帮我涨工资吗? 看一本书,今天挣一百,明天会挣二百? 看完找工作的攻略,然后马上就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 看完爱情鸡汤以后,能够找到白马王子和女神? 虽然这些是功利主义,但是读书也确实有这方面的作用。

其实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把读书作为一种追求,作为一种人生的态度,作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人们饿了,就需要吃饭;当人们精神饥渴的时候,就需要读书学习。

1977年恢复高考,当时我正在农村“上山下乡”。我作为一个农民,天天在地里干活,干活一天挺累的。但是还是有一点促使自己想要读书,是什么? 就是心灵的苦恼、心灵的沙漠。特别是当时正处于学知识的时期,对人生、社会都想去了解。所以即便生活条件苦一点、差一点,但是能读到一些书,还是能让自己得到心灵上的满足。“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就考上了大学。这是我个人的例子,是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后来我仔细一想,如果没有恢复高考呢? 如果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呢? 那我读再多的书,能改变个人的命运吗? 我忽然悟到,我个人的读书学习,是和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读书学习是离不开的。

传承文化需要了解历史智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基本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哪儿来的? 最早见于 《汉书•河间献王传》 里的一句话:“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书中确实有我们思想的闪电,有我们历史的智慧,有我们文学的滋养。

当今世界出现了战争、疾病等诸多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就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回到2500年前去,向孔子寻找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已经被誉为世界的黄金定律,这就是汲取了我们古人的智慧。再过三年,也就是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哪儿来的? 来自《诗经》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两千年前的古人对未来的社会就提出了历史的期盼:社会安定,人民富裕。历史的智慧,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女士就讲过,中医药典籍给她以巨大的启示。

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的意义是,只要读进去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经历了那么多次民族、国家的磨难,文明却不间断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脉络。几千年绵延不断的精神特质、精神追求,是通过历史典籍传承下来的。典籍是用文字书写下来的,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将几千年历史的记忆、几千年的知识、几千年的智慧,贮存在里边了。我们要使中华文明传承下去,要使中华文明能在当今发扬光大,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读书。了解我们古人的记忆、古人的思想、古人的智慧,我们才能很好地把这样的文化传承下去。

爱读书善读书的人会越来越多

人们常会问我,你怎么看待现在的阅读现象。比如地铁里,现在大家都是低头看手机,而发达国家,大家都是拿一本纸质书在看。其实,只要了解一下中国近代历史,就一定会有正确的答案。

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军阀混战,天下大乱,民不聊生。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呼声!”大敌当前时,还有心情读书吗? 还能够读书吗?能有阅读习惯吗?

1949年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上强大起来了。古人说得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富了口袋以后,我们更希望富脑袋。所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倡导读书学习,“全民阅读,书香社会”,这些都为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现在,大年三十、大年初一,我们中国国家图书馆每天都有几千人在书香中过大年。作为馆长,我在假日值班的时候,看到这些读者在馆里,非常地感动。中国国家图书馆现在平均每天到馆的读者有一万多人。我们网站的点击量达14亿次,国外人一听都很惊讶,天文数字!

记得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我说,我们中国爱读书的人也很多。随着社会发展下去,我相信,爱读书又善读书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赶上了一个读书学习的最好的时代。《四库全书》 是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7.8亿字;《二十四史》4000万字。在浩如烟海的书海中,我们怎么读书? 必须读经典。

我特别欣赏张载的“横渠四句”,作为一个图书馆人,作为一个当代的读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韩永进(作者为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

读书 中华文明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