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北京”涵养城市文化氛围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时间:2018-07-23 【字体:

激发文化兴趣、打开文化视野,需要创造条件让人们更多地进入“文化场景”。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绝不能止于“有了就行”,必须依据人们口味兴趣精准上菜,缺乏提质增效的环节,好端端的文化设施极易沦为可有可无的鸡肋产品。

近日,本市就支持实体书店发展出台专门意见,到2020年,京城将建立起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特色浓郁、多业融合、遍布全城的实体书店发展新格局,并将以社区书店为抓手,打造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对广大爱书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这几年,随着网络业态冲击,实体书店行业一片“唱衰”之声,很多人笃定实体书店消失只是时间问题。与此同时,“中国人不读书”似乎也成为一种常见说法,无处不在的“低头族”与实体书店“倒闭潮”交织,引得不少人痛心文化空气日益稀薄。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突破800亿元,同比增长14.55%;年阅读量在10本以上的受访者,从2016年的48%增长到56%;而实体书店也绝非一味负增长,PAGE ONE、全民畅读等“高颜值”特色书店,成为一众读者心仪的“打卡圣地”……直观的“大数据”,见证着全民阅读的不断走强。而观察当下人们的生活日常,从朋友圈中晒书单,到图书馆里过周末,再到90后成为知识付费的主力用户。这一切都证明,阅读热并未降温,全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量非常惊人。

城市,应该供人们“诗意地栖居”。激发文化兴趣、打开文化视野,需要创造条件让人们更多地进入“文化场景”。就实体书店而言,“书的在场”涵养一种独特的精神性和人文性,文化体验赋予了其城市文化地标的价值。涵养城市文化氛围,实体书店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或许就是很多地方在“唱衰”声中,仍不遗余力为实体书店撑腰打气的原因。以北京为例,近几年,本市每年都拿出1800万元用于扶持实体书店,并设立“阅读季”“图书节”等品牌性活动打造“书香北京”文化符号,如今又在前期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专门意见,从资金支持、产业转型、品牌塑造、书店布局等多方面提供系统性支持。可以说,对实体书店的大力支持,正是北京探索更多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具体实践。

以书为媒涵养城市文化氛围,对应着实现全民阅读的期望。反观当下的一些实体书店,虽然格调优雅、颜值惊艳,但过于浓厚的商业氛围和过度追求形象包装,反而让真正的主角“书”,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书店里不能只有哈根达斯,没有哈贝马斯”的疾呼,反映着不少爱书人士对实体书店乱象的焦虑。当书店成了咖啡馆、歇脚亭,甚至取景框,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供给的走偏,而这种不精准也体现在公共文化供给侧的诸多方面。有的是针对性不足,钱投了、书买了、馆建了,却有书没人读、有戏没人看、有场馆没人去;有的是文化味不足,一些作品因套路化、娱乐化而缺乏生命力,七拼八凑的各路成功学、致富学、官场秘籍大行其道;有的是操作性不足,电子化的阅读亭、图书馆建了不少,但老百姓不会用、不便用,更有年久失修无法使用的问题……这些都说明,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绝不能止于“有了就行”,必须依据人们口味兴趣精准上菜,缺乏提质增效的环节,好端端的文化设施极易沦为可有可无的鸡肋产品。

如何用好用足我们的文化资源,让文化与人相遇,让人与文化相知,是一个时代“文化引航”的大问题。近些年来,从“24小时书店”渐成气候,到特色图书馆广受追捧,成功的探索都在说明同一个道理,那就是做好文化服务不是撒胡椒面,切准需求、精准滴灌才有出路。由此来看本市此番出台的实施意见,与其说是针对实体书店的一项专门政策,不如说是北京对打造全国文化中心的一次系统思考。打造15分钟阅读圈,倡导书店设立总编辑等具体举措的背后,更是对文化服务精准性的强调。这15分钟,不仅是时间和空间概念,更是产品和服务概念,意味着文化设施不仅要建在老百姓身边,更要让其真正服务于老百姓生活;总编辑,作为书店的经营者也是服务的提供者,就是要让群众来有所获,将大家的文化需求凿实在每一个细节。

做好文化服务供给,涵养城市文化氛围,需要商业头脑,更需要文化自觉。我们相信多措并举之下,满城的书香会更浓,北京这片文化绿洲势必愈发生机勃勃。

实体书店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