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数字艺术将与传统艺术融合共生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云 时间:2019-01-20 【字体:

记者: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新的创作媒介和理念。近期的艺术作品中出现了哪些数字化的新趋势?

张子康:在艺术创作领域,数字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创作媒介和手段的革新,也给创作思路带来新思考,我们在讨论数字技术时,也许正在影响着它们。从白南准的多媒体创作到今天的数字时代,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今天的艺术家已经不仅仅是采用新媒体这样的简单形式,他们从创作理念到创作思想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将成为新的时代最重要的创作艺术表达。

举几个例子,在我们刚刚举办的“后生命”与“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两个展览中,艺术家和工程师合作,制造了一个可以画画的机器人,机器人采用纯数据控制,创作出类似涂鸦的作品。这个作品引导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艺术家会被机器人取代吗?还有一件展品叫“神经风景”,是数字重建神经元的视觉解释,作品通过将神经元数据转换为虚构的景观,对思想、记忆、情感这些无形的东西进行表达,从而建立无形的意识,与物理形成某种对应关系。这样的作品带给我们另外一个深层的思考:数字化是否可以形成生命?是否带来新的伦理?关于艺术家数字化创作的新趋势,我觉得神经网络运算、数字化生物科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本身也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

记者:观众为何青睐新媒体艺术展览?数字艺术会逐步取代传统艺术吗?

张子康:与传统艺术相比,观众从数字时代的新媒体艺术中可以获得互动性、体验感、参与感,这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吸引力。在未来,基于数字技术的艺术形式,不会取代传统艺术,二者会变为一种融合共生的状态。艺术不等同于科技,很难用线性的规律去界定和描绘其发展历程,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艺术的核心不是艺术语言与形式的表达,而是思想的呈现。

记者:数字艺术和传统艺术在策展和布展方面有很大不同,您认为美术馆需要作出哪些适应性的调整与改变?

张子康:美术馆是一个建立文化价值的平台,是心灵的栖息地。美术馆面对数字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应主动利用新的方式方法,有效地推动艺术的学术展览与公共教育。建立全方位、多层面、宽范围的开放式艺术博物馆运营和学习体系,通过“智识系统”开放艺术的边界,鼓励跨学科研究,来引导艺术与其他学科相连接,形成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学术研究展览方式。

记者: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在创作时,是否会着重考虑数字技术的应用?

张子康:去年央美的毕业展确实展出了很多融合数字技术的作品。这也说明,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培养富有创造力人才的学院具有前沿性与学术性。应该说,数字技术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央美的学生在学习和创作时不可能不使用数字技术,但作品的创作过程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至于其中的重要程度,我想是因人而异的。

记者:近年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新媒体展览,从观众数量、传播效果以及业界反馈来看,这类数字展览效果如何?

张子康:近年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陆续推出的一些新媒体展览,都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从学术角度推动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扩大了观众传播度。

例如去年举办的“重拾游戏——首届功能与艺术游戏大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希望通过此次展览,整理呈现游戏艺术的文化议题,探讨今时今日游戏对视觉艺术及其他领域的深层影响,引导这一新鲜的艺术样态在艺术学术系统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讨论。同时,我们希望公众在参观与体验展览的时候,注重那些以游戏手段介入教育、医疗、社会实践、想象未来等方向的功能性游戏,希望通过展览中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社会哲思,引导人们对游戏的未来,乃至人类的未来,产生一些新的思考,激发出更多可能性。还有,在“后生命”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上,提出了数字化时代中生命和数字融合问题、数字化伦理问题、大数据安全问题等等。以上这些展览都和我们周边的生活息息相关,又是具有前瞻性、先锋性的学术展览,未来我们还会继续举办。

数字艺术 传统艺术 美术馆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