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红色经典的回顾与品味
为纪念建党百年,人民日报文艺部去年策划推出“品味红色经典”专栏,围绕经过历史沉淀已形成经典的众多红色文艺作品的创作,及其广泛深入的社会影响,约请作家、艺术家和相关人士撰写回忆与评介文章,陆续刊登后赢得大量读者的欢迎和赞誉。现在,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大有书局又将60多篇文章精选出来,结集出版《品味红色经典》一书,让我们得以集中知晓红色经典诞生的过程,领略红色经典的非凡魅力。
于洋、田华、谢芳、傅庚辰、徐怀中、李光曦、郭兰英、马识途、王晓棠等或亲自撰写文章,或接受采访,他们多在90岁以上,马识途100多岁,形成的作者群阵营在近年来是少见的。对红色经典作品的回顾与品味,不仅披露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也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
书中最显著的内涵,是充分印证红色经典文艺的崛起与兴盛,根源于红色革命信仰的凝聚与彰显。文艺是人类情感的符号,来自人类情感的表达,而人类信仰作为人类情感发生的最为牢固的基础之一,可以化为文艺创作的一种持久的原动力。有些经典作品,直接产生自社会革命进程,来源于革命者兼艺术家们为信仰而战的经历。如有文章考证,1938年阿英编辑出版的关于红军长征的画集《西行漫画》,长时间里无法确认绘画的作者。直到1961年,黄镇将军初次见到画册,方认定这些作品是他在长征途中随行所记,当时是用粗陋的纸张和锅灰烟灰调制的墨汁等创作。同样为长征亲历者,萧华将军于1964年养病期间,回顾二万五千里历程,情不自禁,决定选取12个有代表性的场景写一组诗。此后,“经常半夜起身写作,泪水一次次浸透了稿纸”,终于完成作品,由战友文工团编排为《长征组歌》,演出后反响空前。这些作品能够成为经典,与作者心中强烈的理想信念直接相关。这对今天的文艺创作具有显豁的启示意义。
马识途在署名文章中,通过他与罗广斌的交往介绍了《红岩》的创作过程,说明为什么罗广斌要一再说“这本小说的真正作者是那些为革命献身的先烈”。他也回忆了自己在成都解放后参加全体地下党员大会时的情景:很多人初次相互得知真实身份,惊诧后热烈拥抱。当他宣布开会,响亮说出“同志们”三个字时,全场突然鸦雀无声,继而爆发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种回忆,是相当珍贵的,打捞出历史的场面,呈现出经典作品的深厚背景。李光曦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在教《松花江上》时告诉90后的声乐系学生们,声音等于零,不能把“声乐艺术”变成“声音艺术”,只追求吐字发音和技法。并以自己亲身体验过的山河破碎教导后辈同行们,要提升对历史的理解力,在歌曲中感悟人间正道与生活真谛,创造有生命力与感染力的音响。所以,这些文章,对向往此生创作出经典作品的年青文艺家们,应该是很有教益的。
当然,能够继承前辈事业,牢固树立理想信念,从而获得创作激情,奉献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的文艺家也不断涌现,他们的这类创作大都由深入体验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世界开始。董希文酝酿油画《红军不怕远征难》过程中,随同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组重走长征路,肩背20多斤画具翻雪山、过草地,历时半年之久。回京完成素描草图后,迟迟没有继续,在画室墙上钉了几张色标,酝酿数日后,才确定了能够充分表现出“红军战士肉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坚强崇高”的色调,实现了对革命英雄主义的由衷礼赞。罗怀臻在改编《永不消逝的电波》为舞剧时,重新了解电影原作中主人公李侠的原型,发现这位在临解放20天时被捕的革命烈士,镇静地打下最后一封电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之后英勇牺牲。当时收取他电文的解放区接报员苏采青,用了半个多世纪的追寻,才最终确认当年联络人的名字是李白。作者深受感动,全心投入,使舞剧面世后赢得充分肯定,一些90后、00后演员完成作品后纷纷提交入党申请书。书中这些故事,生动说明了为什么红色文艺在中国不断得到发展,这是由于红色文化颇为适合中国国情,甚至能够在民族传统文化中找到呼应。
从作品中许多记载里,可以鲜明感受到经典作品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的重大推动作用。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诞生于1943年正处于抗日战争艰难时刻的河北平山县,平山团正在那里与日寇进行激烈争夺。战地服务团谱写并演唱了这首歌曲。演出结束后演员和观众拥到场地中央挽起臂膀,高声合唱,团结抗敌意志空前高涨。很快,它铿锵有力的旋律从解放区传遍全中国,产生了强大的号召力,迎来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取材于周立波在东北从事土改工作的真实经历,于1947年开始在报纸上连载,直接推动了全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斗争,在不少土改工作队中人手一册。红色文艺在当代中国民众社会价值观中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们参与塑造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灵魂,所蕴含的无形能量处处可感。在中国,红色文艺经久不衰。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22日 14版)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