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信展现壮阔之举
《国家》或许是去年最为引人注目的一部报告文学。它的题材巨大:2011年,中国在战乱中的利比亚撤出35860名侨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撤侨行动。何建明充分显示了作为成熟的报告文学作家驾驭巨大题材的能力,瞬息变幻、间不容发的危机,最高层的决断和意志,恪尽职责的外交官、军人和公民们的勇气和效能,那些在沙漠中奔跑的人们的喘息、恐惧和希望、欢喜,千山万水、千军万马、千头万绪,被何建明强劲的叙事组织得周严、紧张、壮阔。
《国家》的题记中这样写道:“如果离开了自己的国家,你还会有什么?如果没有了自己的人民,国能是什么样?”国家与人民的关系,或许是政治学的问题。而现在,在全球化时代,在中国人越来越深入地参与世界各地的生活和历史的时候,这个命题展现出了更为复杂和紧迫的含义。
《国家》是纪实作品,但阅读过程中,我常常把它想象为一部电影。它向我们证明,宏大的、充满“正能量”、具有感召力的写作在中国生活中从来不缺乏题材,考验作家的是,我们是否能够诚挚地肯定那些英雄壮举,是否能够敏锐贴切地在这壮举中发现普遍的人性价值,是否能够自信地以“站立”的写作姿态想象和展现我们为之骄傲、自豪的人物与故事。何建明的这部新作在此为中国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